循证护理在基层医院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循证护理在基层医院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曾宪英

汉寿县人民医院湖南常德415900

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运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6年6月这一时间段我院收治的200例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先入院的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而后入院的10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采用生活质量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入院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P>0.05。经过护理质量管理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平均评分为(68.1±6.7)分,而观察组平均评分为(85.6±8.4)分。可见,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基层医院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各项功能恢复,在临床中值得广泛运用及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基层医院;外科;质量管理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相对来说,基层医院无论是设备、技术,还是环境,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对于外科工作来说,由于其复杂性较高,在外科护理过程中,如果护理不当,或者存在一些误操作等,都可能引起感染等并发症,严重情况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做好基层医院外科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循证护理能够融入患者的治疗愿望,能够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本次研究主要是为了探讨循证护理工作在基层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运用的效果,以我院收治的100例外科患者为例,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来自于我院2016年1月到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外科患者,共计200例,采用随机均分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区间为24~68岁,平均年龄(42.8±5.6)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与女性患者比例为1:1.1,年龄最大者70岁,最小者25岁,平均年龄(43.9±6.1)岁。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组成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了常规的护理模式,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做好患者的输液管理工作,避免发生药物外渗等问题,加强对患者的巡视、查房,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第二,密切观测患者的病情变化,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强化与患者的沟通;第三,护理人员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关心患者,帮助患者舒缓身心,协助家属做好患者日常生活指导。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工作模式,具体体现在:第一,建立有效的循证护理小组。由护理部主管以及外科护士长担任组长,小组成员包括外科护理人员。循证护理小组需要明确工作任务,对患者疾病、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明确;第二,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寻找与患者相同或相类似的病例,在明确问题后,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第三,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实时观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要求,在医嘱下进行相关的资料与护理操作。同时,为了预防患者发生感染问题,可以在医嘱下实时感染管理措施。在饮食方面,也应该指导患者多进食易消化的清淡食物,同时少食多餐,切忌食用辛辣油腻食物;第四,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的评估,一旦发现患者存在焦虑、不安、甚至工具的不良情绪,或者出现此类发展趋势,就应该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或者邀请治疗效果良好的患者现身说法,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护理质量管理实施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有效的监测,对于异常情况,需要及时上报给主管医生,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1.3观察指标

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比。

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在患者出院时进行一对一发放、填写与回收,将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满意与不满意四个层次,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满意)/总例数。

1.4统计学意义

采用excel表格对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信息进行录入整理,同时通过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表示,通过t值进行检验,P<0.05则表示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两者不具有可比性。

2.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为(57.3±5.6)分,观察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为(56.9±5.7)分,说明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85.6±8.4)分,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为(68.1±6.7)分,可见,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

对照组100(57.3±5.6)分(68.1±6.7)分

观察组100(56.9±5.7)分(85.6±8.4)分

在满意度方面,对照组患者中有11例对护理工作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89%;而观察组患者无不满意患者,满意度为100%。可见,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基层医院外科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是患者疾病得到治疗,病情得以康复的重要环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护理工作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治疗的效果,关乎患者住院时间、住院心情等。

循证护理是一种先进的护理理念,主要是在传统护理工作理念上,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护理模式,通过发现并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文献,制定有效的护理工作措施。这一系列的护理步骤,体现了护理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实施循证护理工作,不仅能够促进护理工作向着更加科学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能满足目前患者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再者,通过实施循证护理模式,还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帮助护理人员明确工作任务与目标,提升整体护理工作水平。当然,这还需要医院加大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包括对文献检索的能力、收集护理难题的能力等,通过知识讲座、晨训等方式,切实提升护理工作素养。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100例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其生活质量明显得到提升,且护理工作满意度高达100%。可见,循证护理用于基层医院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能够有效的改善护患关系,还能够帮助患者恢复生活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迟明明,张文君.基层医院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关于循证护理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8(13):32-35.

[2]YRHuang,XPHospital.Effectofevidence-basednursinginterventiononqualityofnursingandqualityoflifeofpatientswithchronicgastritis[J].NursingPractice&Research,2016,24(8):99-101.

[3]王金娜,余燕.循证护理模式在泌尿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18(3):144-145.

[4]刘爽,季东岳,朱秀金.基于循证护理的细节化管理在提高神经外科手术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统计.2016,11(70: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