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2

分析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及对策

程援

甘肃省庄浪县人民医院检验科744699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及对策。方法:随机的抽取本院自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送检的血液、粪便、痰液、脓液、分泌物、中段尿等微生物标本18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回顾性分析、总结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结果:送检的1800例微生物标本中不合格的有165例,不合格率为9.17%(165/1800),而且在这165例不合格标本中,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类型依次为:粪便不合格、痰液不合格、血液不合格、分泌物不合格、中段尿不合格、脓液不合格;追究不合格原因,依次为:申请信息不全或者出错、标本留取质量不合格、未使用无菌容器。结论:回顾临床资料发现:有效的加强临床科室与检验科之间的互动沟通,严格的把控微生物检验前质量,全面的提升微生物标本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是提高微生物标本送检质量、减少不合格率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对策

近年来,微生物检验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医学,且发展迅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认可。经临床实践证实,微生物检验能够有效的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的配药及顺利的开展医疗工作[1],但是有相关资料反映: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严重阻碍临床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全面的提升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质量是医疗工作的重点[2],基于此,本次调查研究回顾了本院自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送检的血液、粪便、痰液、脓液、分泌物、中段尿等1800例微生物标本,探究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及对策,作出如下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自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送检的血液、粪便、痰液、脓液、分泌物、中段尿等1800例微生物标本为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其中不合格的有165例。

1.2方法

临床微生物标本检验人员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对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送检的血液、粪便、痰液、脓液、分泌物、中段尿等1800例微生物标本进行检查、分析,并且根据送检标本的采集时间、外观特征、检测以及复查结果科学的判定是否属于不合格标本,并且客观、完整、真实的记录造成不合格的原因。本次调查研究的不合格标本的判定标准参照《现代医学实验室管理与认可实践》。

1.3统计学意义

本次调查所有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均采用%表示,用X2检验。

2.结果

2.1原因

2.1.1送检标本不合格类型

送检的1800例微生物标本中不合格的有165例,不合格率为9.17%(165/1800),而且在这165例不合格标本中,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类型依次为:粪便不合格、痰液不合格、血液不合格、分泌物不合格、中段尿不合格、脓液不合格,具体情况详见表1。

2.2对策

回顾临床资料发现:有效的加强临床科室与检验科之间的互动沟通(旨在双方统计、分析的数据保持一致,避免数据出错,且避免因交流不当引起误差),严格的把控微生物检验前质量(送检前质量把控,是将潜在的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里,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全面的提升微生物标本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尽可能的避免人为失误)等是提高微生物标本送检质量、减少不合格率的重要手段。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微生物检验逐渐的成为医院各科室应用重点,但是从实践来看,仍然暴露出诸多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现象[3],严重影响整个临床医疗进程。本次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本院自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送检的血液、粪便、痰液、脓液、分泌物、中段尿等1800例微生物标本中不合格的有165例,不合格率为9.17%(165/1800),而且我们根据不同不合格类型划分回顾分析,发现:而且在这165例不合格粪便不合格96例(58.18%)、痰液不合格43例(26.06%)、血液不合格12例(7.28%)、分泌物不合格7例(4.24%)、中段尿不合格4例(2.42%)、脓液不合格3例(1.82%),并且追究不合格原因发现:申请信息不全或者出错是主要原因,共105例属于该类型,所占比例为63.64%(105/165),其次为标本留取质量不合格,共41例属于类型,所占比例为24.85%(41/165),最后为未使用无菌容器,共19例属于该类型,所占比例为11.52%(19/165)。因此,本院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有效的加强临床科室与检验科之间的互动沟通,严格的把控微生物检验前质量,全面的提升微生物标本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等[4]。

总之,申请信息不全或者出错、标本留取质量不合格、未使用无菌容器是导致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的重要原因,且通过加强临床科室与检验科之间的互动沟通,严格的把控微生物检验前质量,全面的提升微生物标本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等能够有效的提高微生物标本送检质量、减少不合格率。

参考文献:

[1]魏丹,郭晓艳.分析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及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6):3602-3603.

[2]戚润鹏,郭晓艳.分析微生物培养标本不合格原因及对策[J].医学信息,2014,(8):422-422.

[3]舒玲,郭靓,罗岚等.华西医院不合格微生物标本的特点分析及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2):2360-2361.

[4]张国英,夏学红.4605例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9):1061-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