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中医护理方案对消渴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运用中医护理方案对消渴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周多艳

邵阳县中医医院湖南邵阳422100

摘要:目的:探讨消渴病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方案成效。方法:选取消渴病患者120例,均为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n=60)与中医护理干预(观察组,n=6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消渴病患者在护理干预后,情绪、社会融入度、家庭融入度、独立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干预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无差异(P>0.05),干预后均有下降,其中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有更高的降低幅度,具统计差异(P<0.05)。结论:针对消渴病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方案干预,可稳定血糖水平,促生活质量提高,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医护理方案;消渴病;临床效果

消渴病临床以口干多饮、机体消瘦、倦怠乏力等为主要表现,发病机理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相关。因本病病程长,有较高并发症发生风险,故对护理质量有更高的要求[1]。依据《3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试行结果显示,针对消渴病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方案,可显著增强生活质量,最大程度改善疾病预后。本次研究针对所选病例,就中医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展开探讨,现总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消渴病患者120例,均与《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相关诊断标准符合。随机分组,观察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44-75岁,平均(56.9±2.6)岁,病程平均(4.3±0.4)年;其中肝肾亏虚型3例,气虚血瘀型26例,寒凝血瘀型6例,阴虚血瘀型25例。对照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45-76岁,平均(56.7±2.5)岁,病程平均(4.2±0.3)年;其中肝肾亏虚型4例,气虚血瘀型24例,寒凝血瘀型7例,阴虚血瘀型25例。两组对本次实验均知情同意,并排除严重肝肾疾患者、认知障碍者,组间自然信息可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消渴病应用常规护理方案,即健康指导、注意事项告知等。观察组引入中医护理模式,具体步骤如下。

1.2.1情志干预

与患者主动沟通,评估其心理特征,个体化予以情志干预。可应用中医移情法、静志安神法、抑情顺理法等进行疏导,以使患者负性情绪消除,增强战胜疾病信心。

1.2.2穴位按摩

取地机、足三里、涌泉、太溪等穴,应用指揉法行按摩操作,即拇指柔和轻缓的在穴位处做环旋活动,每穴操作时长为2min,后由膝关节至踝关节,做腓肠肌轻捋操作,每次10min,1次/d。

1.2.3中药泡洗

组方由川牛膝、川乌、鸡血藤、草乌、透骨草、当归、威灵仙组成,将上药加水煎至200ml,于足浴器中倒入,加水至2000-3000ml,以将患者小腿中部可浸泡为宜,设置恒温38°C,泡洗20min。后擦干,涂护足霜。

1.2.4运动指导

依据患者病情,结合年龄、兴趣爱好,对合适的运动项目进行选择,可作太极拳、八段锦等具有匀速步行特征的运动,强调以不疲劳为宜,需持之以恒。

1.2.5艾灸干预

应用艾灸治疗仪进行操作,取足三里、地机穴,将艾绒于隔热垫中放置,于穴位处固定,仪器初始温度调整至38°C,渐上调,至患者可耐受为宜,但需控制在42°C以下,20min/次,1次/d。同时,做好皮肤状况观察,避免烫伤。

1.3观察指标

(1)生存质量:采用自制生存质量调查问卷,对患者独立生活能力、社会融入度、情绪正常度等生存质量问题进行评分,总分100分,分值越高,效果越好。(2)血糖: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4h血糖变化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涉及数据均在spss13.0中输入,组间生存质量各因子评分、血糖水平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生存质量

观察组消渴病患者在护理干预后,情绪、社会融入度、家庭融入度、独立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采用中医护理方案对消渴病患者进行干预,可采取多种中医护理技术联用的手段,最终达到稳定患者病情的目的。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通过采取情绪干预,可提高患者遵医依从,促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行中药足浴、穴位按摩、艾灸,可缓解病情,消除肢体麻木、倦怠乏力等症状;行运动干预,可将机体调理至最佳的状态,使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上述方案综合运行,可稳定血糖水平,增强生存质量[2-3]。结合结果示,:观察组消渴病患者在护理干预后,情绪、社会融入度、家庭融入度、独立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干预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无差异(P>0.05),干预后均有下降,其中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有更高的降低幅度,具统计差异(P<0.05)。

综上,针对消渴病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方案干预,可稳定血糖水平,促生活质量提高,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管玉香,武义华,方秀萍,等.糖尿病病人应用中医护理方案的干预效应与思考[J].全科护理,2015,13(21):2049.

[2]杨莉,顾平,张旋.消渴病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与评价[J].护理研究,2015,29(17):2115-2116.

[3]吴翠玲.中药熏洗在消渴病痹症中医护理方案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21):2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