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左心衰竭临床误诊9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老年左心衰竭临床误诊9例分析

李龙勇

赣州市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34100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左心衰病例误诊原因。方法:收集我科从2013年5月至2016年8月9例误诊的老年急性左心衰病例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为肺部感染4例,支气管哮喘1例,心律失常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3例。误诊时间2-5天,全部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抗感染等心衰逐渐纠正。结论:老年患者合并多系统疾病,造成临床症状复杂,急性左心衰临床早期表现不典型,临床医生在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不够细致,辅助检查不够完善,对老年急性左心衰临床表现认识不足,对急性左心衰的发病机制不够了解等因素。

关键词:老年;急性左心衰;误诊;分析

老年人由于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储备力及顺应性下降,应激适应能力差,故易发生心衰,心衰除影响心脏本身外,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因而可出现这些系统的症状,当这些系统症状表现很突出时,常常会干扰对心脏疾病本身的识别,尤其急性左心衰以肺淤血的表现为主,早期临床体征较隐匿,不典型,稍有疏忽易误诊,轻者延误诊断,重者危及生命,现将我科2013年5月-2016年8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左心衰临床误诊9例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老年性左心衰鉴别能力。

1.临床资料:

1.1.本组男6例,女3例,年龄56岁-82岁,平均年龄68岁,既往患慢性阻塞性肺病7例,有吸烟史6例,高血压心脏病史2例,脑梗病史1例,冠心病6例,高血压心脏病合并冠心病3例,肺心病4例,冠心病合并肺心病3例,术后输液后诱发1例,肺部感染诱发8例,本组发热3例,均咳嗽,气紧,咳脓痰3例,咳白色泡沫痰5例,心悸3例,端坐位不能平卧5例,半卧位4例,烦躁不安2例,紫绀5例,双侧肺部可闻湿罗音及哮鸣音5例,可闻及双下肺广泛湿啰音4例,心率:大于120次/分7例,心尖部心瓣膜病理性杂音2例,P2亢进8例,查BNP均明显升高,超声提示:左室扩大5例,左右心室扩大4例,心包少量积液3例,胸腔少量积液3例。心电图示提示窦性心动过速7例,室性早搏1例,房颤1例。

1.2.误诊情况:误诊时间2-5天,平均3天,误诊为肺部感染4例,支气管哮喘1例,心律失常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3例。

1.3.结果:本组经确诊后,在止咳,化痰,平喘,抗感染的基础上,减少液体入量,控制输液速度,匀速缓慢输入,并给予吸氧,镇静,利尿,强心,扩血管等对症治疗后。均在2-5天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心衰逐渐纠正。

2.急性左心衰定义

2.1急性左心衰指左心室代偿功能不全而发生的急性心力衰竭,临床上较为常见,以肺循环淤血为特征。

2.2诱因

(1)感染:可直接损害心肌或间接影响心脏功能,如呼吸道感染,风湿活动等。(2)过度的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可增加心脏负荷。(3)严重心律失常:特别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阵发性心动过速等。(4)贫血、妊娠、分勉、过多过快的输液、过多摄入钠盐等可增加心脏负荷。(5)严地黄中毒或不恰当的停用洋地黄。6)其他疾病,如肺栓塞等。

2.3临床表现

(1)劳力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系因运动使回心血量增加,左房压力升高,加重了肺淤血。引起呼吸困难的运动量随心衰程度加重而减少。(2)端坐呼吸肺淤血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患者不能平卧,因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多且横膈上抬,呼吸更为困难。高枕卧位、半卧位甚至端坐时方可使憋气好转。(3)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已入睡后突然因憋气而惊醒,被迫采取坐位,呼吸深快。重者可有哮鸣音,称之为“心源性哮喘”。大多于端坐休息后可自行缓解。其发生机制除因睡眠平卧血液重新分配使肺血量增加外,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加,小支气管收缩,横膈高位,肺活量减少等也是促发因素。(4)急性肺水肿是“心源性哮喘”的进一步发展,是左心衰呼吸困难最严重的形式。(5)咳嗽、咳痰、咯血咳嗽、咳痰是肺泡和支气管黏膜淤血所致,开始常于夜间发生,坐位或立位时咳嗽可减轻,白色浆液性泡沫状痰为其特点。(6)乏力、疲倦、头晕、心慌这些是心排血量不足,器官、组织灌注不足及代偿性心率加快所致的主要症状。

2.4.体征

(1)肺部湿性啰音由于肺毛细血管压增高,液体可渗出到肺泡而出现湿性啰音。随着病情的由轻到重,肺部啰音可从局限于肺底部直至全肺。患者如取侧卧位则下垂的一侧啰音较多。(2)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及舒张期奔马律。

3.讨论

3.1.本组病例的特点:男性多见,男女比为2:1,既往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病占77.7%,冠心病占:66.6%,肺心病占:44.4%,高血压心脏病占22.2%,高血压心脏病合并冠心病占:33.3%,冠心病合并肺心病33.3%,脑梗病史占:11.1%。误诊肺部感染:44.4%,支气管哮喘:11.1%,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33.3%,心律失常:11.1%。认为老年人多种疾病并存,往往多种疾病的症状相互交叉,其临床表现复杂且多样性,多数误诊为呼吸系统疾病,故左心衰早期隐匿不典型,易被原发疾病掩盖心衰表现而误诊。

3.2.老年人免疫力下降,极易导致肺部感染,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输液过多过快,增加心脏容量负荷加重左心衰,临床医师只满足一种疾病的诊断,而忽略了心功能检查造成的误诊。

3.3.老年人患心脑血管疾病,心衰时导致心排血量降低,脑血流减少,大脑功能受损,出现脑缺血、缺氧症状,出现精神异常、烦躁不安、呼吸困难,掩盖左心衰临床表现,治疗上错误的给予输液增加脑有效灌注。

3.4.除以上患者自身疾病因素外,临床医生问诊不仔细,查体不全面,相关辅助检查未完善,孤立地看待某一症状或体征,对病情缺乏全面的综合分析,主观思维脱离临床实践是造成误诊主要因素。

4.总结

4.1.为防止老年人左心衰误诊,充分认识老年人左心衰的基本病因、诱因、心脏结构特点,病理生理、临床表现,特别是合并多种疾病时要善于发现左心衰的不典型表现

4.2.每个临床医生加强责任心,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运用临床思维综合分析病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参考文献:

[1]郭建杏老年左心衰9例误诊原因分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1.21(12):766.

[2]王继翔老年左心衰误诊16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8,5(10)

[3]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