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a1b干扰素雾化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重组a1b干扰素雾化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效果研究

刘一波谷志勇

1四川省南充市第四人民医院儿科637000;2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637000

摘要:目的:分析重组a1b干扰素的雾化治疗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组行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a1b注射治疗,对照组行更昔洛韦的针剂注射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的相关指标。结果:①研究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是94%,对照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是80%;②研究组患者的预后相关指标均显著的较对照组的低。结论:重组a1b干扰素的雾化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传染性的单核细胞的增多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一些预后的相关指标,耐受性较好。

关键词:重组;a1b干扰素;雾化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治疗效果

本文主要分析重组a1b干扰素的雾化治疗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对象为本院100例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收治时间均在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上述患者均经过严密检查确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中患者的年龄2岁至12岁,平均年龄(6.1±1.2)岁,病程是1至9天,平均病程是5.2±0.4天;研究组中患者的年龄3岁至13岁,平均年龄(5.9±1.0)岁,病程是2至10天,平均病程是4.9±1.1天。两组间一般资料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上述入组患者均符合实用儿科学当中的诊断标准:①临床上的诊断病例应满足如下临床症状当中任意三项以及实验室的检查当中的第四条;②实验室中的确诊病例:应满足如下临床症状当中的任意三项以及实验室的检查当中的第一至第三条中的任意一条。临床症状:①咽峡炎;②发热;③眼睑水肿;④肝脏肿大;⑤颈淋巴结的肿大;⑥脾脏肿大。实验室检查:①抗CA-IgM的抗体检查属阴性,而抗CA-IgG的抗体检查属阳性,且属于低亲和力的抗体;②抗CA-IgG和抗CA-IgM的抗体检查均为阳性,与此同时抗NA-IgG的抗体检查属阴性;③外周血异型的淋巴细胞的比例大于等于10%;④双份血清的抗CA-IgG的抗体滴度呈4倍以上的升高。

1.3方法在一般的对症疗法的基础之上,给予研究组中患者行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a1b(商品名:赛若金,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10960059,规格:1ml:10ug,生产厂家:深圳科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注射治疗。用法用量:按照患者的体质量,每公斤给药2μg,每天给药两次,加入4毫升的生理盐水的注射液,通过压缩泵进行雾化吸入;给予对照组中的患者行更昔洛韦的针剂(生产厂家:海南中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注射治疗。用法用量:按照患者的体质量,每公斤给药5毫克,每隔12小时给药一次,加入1克/升的生理盐水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10天。

1.4观察指标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的相关指标。

1.5数据分析将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的相关指标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预后的相关指标是计量资料,应采用t检验,而治疗效果是计数资料,应采用卡方检验,若组间的P值小于0.05,说明组间差异存在一定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对照组患者当中,显效的患者有30例(60%),好转的患者有10例(20%),无效的患者有10例(20%),总体有效率是80%;研究组患者当中,显效的患者有36例(72%),好转的患者有11例(22%),无效的患者有3例(6%),总体有效率是94%;研究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显著的较对照组的高,经过数据的分析可得,差异均存在一定的统计学的意义,即P<0.05。

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2.22组患者的预后相关指标的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预后相关指标均显著的较对照组的低,经过数据的分析可得,差异均存在一定的统计学的意义,即P<0.05。

表22组患者的预后相关指标的对比

3.讨论

传染性的单核细胞的增多症是主要因EB病毒的感染而产生的一种常见疾病。临床上主要通过更昔洛韦静脉下的注射治疗,但该种疗法的不良反应较多、治疗周期较长,使得患者及其家属均难以接受。在上述基础上,本文主要研究重组a1b干扰素的雾化治疗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效果。

研究发现,经过治疗后,①研究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是94%,对照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是80%,经过数据的分析可得,差异均存在一定的统计学的意义,即P<0.05;②研究组患者的预后相关指标均显著的较对照组的低,经过数据的分析可得,差异均存在一定的统计学的意义,即P<0.05。

总之,重组a1b干扰素的雾化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传染性的单核细胞的增多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一些预后的相关指标,耐受性较好,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卿松.α-1b干扰素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04):459-461.

[2]孟献芳.雾化吸入干扰素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6):112-113.

[3]朱虹.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_(1b)联合更昔洛韦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3):65-66.

[4]谢明红.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40例临床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6(02):400.

[5]蒋月娟,陈霞.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2a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9):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