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宣传对无偿献血的促进和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新媒体宣传对无偿献血的促进和影响

王菲

天津市血液中心300110

关键词:无偿献血;新媒体;健康指导

在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全球相互依赖性增强,更便捷的交通和电信的进步缩短了世界的距离,利用通信技术进行的交流更加迅速和广泛。利用新媒体加强对无偿献血的宣传,可以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通过无偿献血知识和血液生理知识学习,他们很容易就会明白“血液可以再生、定期科学献血有益健康”等道理。

无偿献血的背景及意义

血液是一种特殊的宝贵资源,它在临床治病救人中发挥着其它药物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当代科学如此发达,但临床医疗用血仍然只能依赖于人类自身提供的血液来解决。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出台后,我国无偿献血事业发展迅速,无偿献血者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由于近几年我国媒体的发展迅速,新媒体发展的日新月异由于各类细分性媒体这种细分思维的影响,各种形式的倡议的嫁接层出不穷,在这种新媒体的发展之下,我们应该做出充分的利用,充分的规划,借助于新媒体的力量加强无偿献血的力量,让大家对无偿献血有一个新的认识,在献血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加入血液知识的讲解,以电视播放的形式来给大家讲解,让大家进一步的了解无偿献血的重要性。新媒体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工具,不仅可以使宣传更加丰富多样化,而且可以有效满足临床用血,大大促进了无偿献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的目的

新媒体时代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限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媒体形态

就新媒体的意义而言,媒体是具备价值的信息载体,载体具备一定的受众,具备信息传递的时间,具备传播条件,以及具备传播受众的心理反应的空间条件。这些综合媒体形成媒体的价值,使载体本身就具备其自身价值。加强新媒体的互动性,如网络、微博、微信、电视宣传,彩信、手机报、室外媒体等网络媒体,以及无偿献血宣传折页等帮大家树立正确的无偿献血观念和信念的有效手段。所以在科技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我们应该充分的利用这种有效、快捷、方便的新兴产业的资源。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无偿献血、支持无偿献血、愿意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

讨论

血液工作从根本上来说是一项饱含公益性的服务性工作,需要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人们对此的关注反映了大家已经意识到血液工作与自身利益的密切关系,关切的程度也表明了对血液工作重视的程度。但我国无偿献血的历史还较短,自1998年《献血法》颁布以来,献血宣传工作是无偿献血工作模式转变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献血宣传是推进公民自愿参加无偿献血的基础,是实现我国临床用血全部来自自愿无偿的根本保障。在新的历史条件先下,要充分认识和正确把握无偿献血宣传工作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创新宣传,消除公民的保守观念和落后思想,提高共鸣参加无偿献血的自觉性,增加公民无偿献血的意识,进一步推进我国无偿献血事业健康、稳定、成熟发展。血液是生命与健康之源,输血是现代医学治疗疾病、拯救生命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有效手段。血液的特殊性在于人体是唯一的供给渠道。血液是一种特殊的稀缺资源,目前还不能利用科学技术人工合成,不能大规模生产,临床用血只能靠适龄健康人群的无偿捐献。国家《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规定,献血者一次只能献血200至400毫升,《献血法》规定献血时间间隔为:献全血间隔6个月以上。而且,血液不宜大规模长期贮存,血小板最长保存5天,全血最长35天。所以血液是一种有限的、宝贵的资源。

建议

发展无偿献血事业离不开健康教育在我国实行公民无偿献血制度,使所有健康适龄的公民都成为捐血者,这是一项十分建宏伟的工程。要完成这一宏伟工程,不但要有政策做保障,更重要的是要使人们懂得,健康适龄者每六月捐献全血200~400毫升,对献血者的身体健康有益无害。还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来开展医学科学知识的宣传,能深入到人民生活和劳动之中去。虽然我国采供血机构的起步较晚,但随着全世界对血液安全的关注和精神心理卫生的重视,以及加强新媒体的大力宣传,相信一定会成为我们无偿献血队伍中最有力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文国新,赵俊岭,美黑丽,浅谈KAP理论与自愿无偿献血招募,中国输血杂志,2005,18

[2]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主席令第93号,1997-12-29,第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