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患者60例的护理实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肠梗阻患者60例的护理实践分析

魏秀艳

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300

摘要:目的:对60例肠梗阻患者的护理进行实践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肠梗阻患者共60例,对患者进行持续胃肠减压护理、禁食和口腔护理、对水和电解质进行记录、运动护理和心理护理,并配合营养的护理。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来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患者48h内行胃肠减压、肛管排气、静脉补液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等对保守治疗10-58h后,均恢复肛门排气、排便、腹胀缓解,术后9-15d痊愈出院。结论:对肠梗阻患者的全面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效果,能促进患者痊愈。

关键词:肠梗阻;护理;实践

Abstract:OBJECTIVE:Topracticeandanalyzethecareof60patientswithintestinalobstruction.Methods:Atotalof60patientswithintestinalobstructionwereselected.Thepatientsweretreatedwithpersistentgastrointestinaldecompression,fastingandoralcare.Thewaterandelectrolyteswererecorded,sportscareandpsychologicalcarewerecombinedwithnutrition.Byobservingtheclinicaleffectofpatients,toanalyzeandsummarize.Results:Thisgroupofpatientswithin48hofgastrointestinaldecompression,analcanalexhaust,intravenousfluidtomaintainwaterandelectrolytebalance,anti-infectionandotherconservativetreatmentafter10-58h,wererestoredanalexhaust,defecation,abdominaldistensionrelief,postoperative9-15dcuredanddischarged.Conclusion:Thecomprehensivenursingofpatientswithintestinalobstructionhasanimportanteffectontherehabilitationofpatients,canpromotetherecoveryofpatients.

Keywords:Intestinalobstruction;Nursing;Practice

肠梗阻是腹部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引起肠梗阻的原因很多,比较常见的有手术、肠扭转、肠套叠、嵌顿病及肿瘤所造成的梗阻,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恶心、便秘,腹部高度膨隆部分患者可有肛门排气或腹泻,情况严重者需行手术治疗,合理的术后护理方式既能够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又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效果,因此为患者提供科学对症的临床护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60例肠梗阻的护理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术后患者12例,孕妇术3例,腹部手术后19例,肠扭转10例,嵌顿疝21例,结肠癌9例,肠套叠5例,肠米粘连3例,住院时间5-22d。手术治疗26例,保守治疗34例,年龄10个月-94岁。手术后有1例未排气排便,16-24h内均出现腹胀,7例伴呕吐,为胃内容物,3例在术后30h再次出现腹胀,因疾病引起的有25例是腹痛、大汗淋漓,13例是呕吐、不解大便,查体温37.4-39.5℃之间,血压均正常,均出现腹部膨隆,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减弱。电解质都在正常范围,17例白细胞明显升高,X线腹部拍片显示结肠充气扩张至7.4-9.2cm见少许液平面,隔下无游离气体。

1.2方法

持续胃肠减压:严格保持胃管的通畅,保证减压装置有效,随时检查减压器有无漏气,经常抽吸,冲洗胃管,观察管道有无阻塞及引流液的性质量、颜色有无气体引出60例胃肠减压的时间为16~78h,引流出草绿色液体及白色黏液140~1100,留置胃管均未出现阻塞、滑脱、漏气等现象。禁食,认真做好口腔护理:49例患者一般情况好,选择用生理盐水漱口,每日6~7次,保持口腔黏膜清洁湿润,11例患者使用广谱抗生素长达15d,禁食5d,禁食第4天起除了上述护理措施,我们还在生理盐水中加入碳酸氢钠粉用于漱口,以不定时地改变口腔内中性环境(唾液PH为6.6~7.2),近似中性,保持弱碱性,口唇涂以石蜡油或无色无味的防裂唇膏以防干裂,通过上述护理措施,60例患者均未出现口腔黏膜充血,溃疡恢复饮食后能顺利进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做好各种护理记录:严密观察病情,加强监测腹部体征变化;每日4~6次,用听诊器听有无肠鸣音,及时行肛管排气,每次排气时间不超过30min或用生理盐水行小量不保留肠,及时观察并记录有无排气排便,包括大便的次数,性状量及颜色,定期或间断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电解质以及血液白细胞监测,根据病情安排好输液顺序,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保证水、电解质平衡,合理抗感染治疗及时对症处理。加强翻身、变换体位,早期下床活动:在病情许可术后第1天协助患者下床活动,活动量根据个体差异而定。做好各种引流管的护理,保证引流通畅,并记录引流的性质和量,要定时翻身,变换体位,给予舒适的卧位采取半卧位。做好心理护理:留置胃管及长时间输液,患者会出现紧张、烦躁,我们及时耐心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给予关心、指导、安慰患者配合治疗,使患者早日康复。加强营养,注意饮食护理:患者恢复后准备进食的前3h,我们重视做好卫生宣教,嘱咐患者宜少量多餐,进温热,清淡饮食,嘱咐家属合理安排食谱,秩序渐进地适当增加水份,多进食新鲜水果、蔬菜、鱼汤,以促进产后恢复,并观察患者有无腹胀、腹痛的情况,观察大便的次数、性状及量。

1.3处理

对于护理后患者的状况进行及时的记录。

2.结果

本组患者48h内行胃肠减压、肛管排气、静脉补液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等对保守治疗10-58h后,均恢复肛门排气、排便、腹胀缓解,术后9-15d痊愈出院。

3.讨论

肠梗阻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是由于肠内容物不能正常通过肠道而导致的外科急腹症,主要表现为呕吐、腹胀、肛门闭塞无法排气排便、腹胀、腹痛等。肠梗阻患者需要通过胃肠减压来排除肠腔内的积液、积气,降低肠腔内压力,缓解肠梗阻症状。肠梗阻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演变为肠坏死,严重者可能会休克或死亡,大部分肠梗阻患者容易产生不适、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因此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临床护理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肠梗阻结肠功能紊乱和组织损伤后愈合机制的下降引起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便秘、腹胀,一般腹胀明显,如果结肠扩张到9-12cm(临界面),则易穿孔而致感染、休克、死亡。在结肠未扩张到临界面前可保守治疗,保守治疗72h后无好转,则应手术治疗。如果能早期诊断,早期正确处理,一般3-6h症状可缓解,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认真仔细观察病情极其重要,尤其是对术后患者更要加强对腹部体征的观察,以便使患者获得保守治疗的机会。

综上所述,对于肠梗阻患者进行合理、恰当的护理,对于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的康复都是有益处的,因此,临床上应该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的训练,保证肠梗阻患者护理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朱东晶.手术治疗肠梗阻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2):253-254..

[2]吾吉提?海沙尔,海梦.个性化护理在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0):129-130..

[3]顾仲丽.肠梗阻患者在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服务方面的对比研究[J].特别健康,2014,3(3):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