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研究王怀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研究王怀勇

王怀勇

保康县人民医院湖北襄阳441600

摘要: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方法:收取我院9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0月8日直至2016年2月11日,并将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患者实施CT诊断),观察组(46例患者实施MRI诊断),将两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检出率86.96%(其中椎间盘游离患者有10例、椎间盘脱出患者有10例、椎间盘膨出患者有10例、椎间盘真空现象患者有10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MRI与CT诊断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价值向比较,MRI诊断具有多种优势,能显著提高椎间盘游离、椎间盘脱出、椎间盘影出、椎间盘真空现象检出率,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后期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MRI;CT诊断;准确性;临床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腰椎间盘突出为常见的病症,主要是由于持物过重或者腰部扭伤等外伤而导致的腰间盘内侧纤维损伤,而早期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诊断,明确患者的病情十分重要[1]。因此,我院将9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不同的影像学诊断方式,见本次研究中描述。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收取我院9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0月8日直至2016年2月11日,并将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患者实施CT诊断),观察组(46例患者实施MRI诊断)。纳入标准:①92例患者均符合临床腰椎间盘突出诊断标准,②9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参与本次研究内容。排除标准:伴有严重精神疾病患者。

观察组;患者年龄均在40~65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9.21±1.45)岁,男性患者有26例、女性患者有20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均在41~65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9.45±1.26)岁,男性患者有27例、女性患者有19例。

上述两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各项资料无明显的差异,能够实施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4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CT诊断(使用本院提供的CT机,机型为:SOMATOMPerspective,在对患者实施检查前,应确定定位片,层和层之间相隔2mm、层厚约为4mm,实施仪器扫描时,应对患者腰椎四个椎间隙实施仔细扫描,每个间隙扫描5层左右,再对软组织和骨窗进行重建检查)。

观察组-4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MRI诊断(使用本院提供的MRI仪器,机型为:SIEMENSMAGNETOMESSSNZA,对患者行冠状位、矢状位等多方面进行扫描,扫描结果由两位影像学医师进行分析,然后将扫描结果详细记录)。

1.3观察指标

对比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检出率)。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均采用SPSS22.0软件,每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治疗后的检出率进行相关统计处理,研究中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进行检验,计量资料则采用T检验,采用P<0.05代表两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治疗后的检出率对比具有差异,其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具有意义。

2结果

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检出率86.96%(其中椎间盘游离患者有10例、椎间盘脱出患者有10例、椎间盘膨出患者有10例、椎间盘真空现象患者有10例)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发病率不断增加,对患者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而对于该类疾病患者早期实施诊断,对其预后十分重要,能改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病情[2-3]。

研究显示,CT诊断为临床十分常见的检查方式,其具有价格低廉和扫描速度快等优点,但是该项诊断方式具有放射性,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应用中具有一定局限性,易导致检出率不高等[4-5]。而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MRI检查,取得较为可观效果,MRI检查不具有放射性,能弥补CT诊断中的缺点,和CT诊断方式相比具有诸多优势,能清晰显示周围结构和椎间盘之间的关系,能准确诊断出椎间盘游离、椎间盘脱出、椎间盘影出、椎间盘真空现象等,具有检出率高、扫描速度快等优点,现如今已经成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首选的诊断方式,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取得多数患者和医生的青睐[6]。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检出率86.96%(其中椎间盘游离患者有10例、椎间盘脱出患者有10例、椎间盘膨出患者有10例、椎间盘真空现象患者有10例)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将MRI与CT诊断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价值向比较,MRI诊断具有多种优势,能显著提高椎间盘游离、椎间盘脱出、椎间盘膨出、椎间盘真空现象检出率,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后期治疗提供依据,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程春,陈蕾,梁晓航等.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应用的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5(7):91-92,119.

[2]刘永,滕云.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9):1734-1736.

[3]王俊琴,陈明安,张海燕等.MRI与CT检查腰椎间盘突出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7):1343-1345.

[4]江时忠,王士维,夏花等.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CT与MRI影像学临床诊断对照探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5):816-818.

[5]王忠明,杨宏涛.CT与MRI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20):2055-2057.

[6]辛立旭,姚立正,李新等.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效果对比[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6):5129-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