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生化检验项目的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1

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生化检验项目的价值分析

郭楠

郭楠

大连第五人民医院116021

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生化检验项目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肝硬化患者,并把这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在选择这一期间进行体检的50例体检志愿者设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生化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与纤维化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与纤维化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项目可以有效提高肝硬化的诊断准确率,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优质护理;小儿扁桃体炎

本次研究为了进一步探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生化检验项目的价值,特意选取了特意选取了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50例肝硬化患者以及同时期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的50例体检自愿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现把研究结果做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肝硬化患者(观察组)以及同时期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的50例体检自愿者(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范围在45—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2±6.4)岁,病程时间为0.5~6年,平均病程为(2.6±0.5)年,这些患者根据肝功能分析可分为21例I级,15例II级,14例Ⅲ级;观察组患者年龄范围在46~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4±6.5)岁,病程时间为0.6~5年,平均病程为(2.3±0.7)年,在这些患者中有2,2例I级,13例II级,15例Ⅲ级,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与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肝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主要包括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2)观察与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纤维化指标,血清纤维化指标主要包括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血清Ⅳ型胶原(ⅤⅥ)、血清Ⅲ型胶原(PC-III)。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将本次研究对象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利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整理,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所得的计量资料通过t进行检验,判断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以P<0.05为有意义。

2结果

观察与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肝功能与纤维化指标可以得出,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以及纤维化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肝硬化在我国临床医学上是一种比较常见慢性肝脏疾病,同时又被成为进行性弥漫性肝病。引发肝硬化的发病的原因十分复杂,主要是由于弥漫性肝细胞受损后,肝组织发生了变性与变硬的现象[1]。在我国现阶段大部分肝硬化的主要发病原因为病毒性肝炎,患者一旦患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正常的工作与学习。因此,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对于肝硬化患者的后续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与纤维化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以及谷草转氨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血清Ⅳ型胶原以及血清Ⅲ型胶原也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岁时间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可以得出,ALT、AST主要分布于患者的肝脏内部,在肝细胞出现坏死的情况下,就会有大量的ALT、AST被释放到患者的血液中,从而导致患者的ALT、AST水平升高[3];同时肝细胞的坏与受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机体脂的正常代谢,这就会导致患者体内的胆红素增多TBIL水平升高。因此,纤维化指标的的异常程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患者肝硬化患者的严重程度,并且可以间接的表现出肝脏硬化的变形程度与变化趋势[4]。

总而言之,生化检验项目可以有效的提高肝硬化的诊断准确率与检出率,同时也可以为肝硬化患者后续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赵剑刚.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生化检验项目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22):160.

[2]贺月园.生化检验项目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的临床分析[J].心理医生,2017,(30):80-81.

[3]王军伟.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项目及价值探讨[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3):574-575.

[4]李国红.生化检验项目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的临床观察[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