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中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妇产科护理中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

潘少会

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医院天津300350

摘要: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需求不断提高,人们对护理工作越来越重视,重视程度越高,就越能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虽然妇产科医疗工作已经明显改善,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针对妇产科风险管理现状、护理风险因素以及管理措施方面进行综述分析。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风险管理

妇产科收治的患者病情复杂,危险因素较多,再加上人们对健康需求不断提高,极易诱发医疗纠纷或护患纠纷,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因此临床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对于减少治疗中潜在风险,预防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缓解医患纠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护理风险管理现状

护理风险管理是衡量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越来越受到临床管理者重视。所谓的护理风险管理就是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进行风险控制,降低风险造成的经济损伤和危害,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在护理工作中,护理风险不可避免,一旦出现护理失误,便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再加上我国护理风险管理尚处于初级阶段,各项管理制度均不完善,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弱,更容易导致护理风险频发。澳大利亚医疗机构设立不良实践报告系统,分析护理差错发生的根源,有效保证患者的安全;美国建立患者安全中心,明确规定患者安全标准,并将保证患者安全作为医院管理工作的核心对待;日本设立安全委员会,制定对应的防范措施制度防范风险[1]。结合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为了更好践行护理风险防范,应建立规范完善的安全防范体系。

2产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

2.1护理人员自身因素

一些护理人员在实际护理操作中,因自身操作技术水平有限,专业能力欠佳,责任心不强,在工作中消极懈怠,工作效率低,缺乏病情发展的预见性、风险防范意识等。产科分娩操作中,产程观察以及产后出血统计、新生儿护理中,护理工作中病情观察不准确,未做详细的记录,未及时发现产妇以及婴儿异常情况。另一方面,护理人员未严格遵医嘱用药、报错婴儿等问题发生,均会发生护理不安全。

2.2护理工作性质以及沟通问题

产科护理工作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包括分娩、难产、助产以及产后护理、新生儿护理等,若护理技术不达标,极易影响产妇以及新生儿的生命健康[2]。在抢救过程中不能按照主次进行抢救,也会导致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一些护理人员护理工作中,过分关注自己的工作内容,而忽略与患者的沟通,消除患者的担忧疑虑,容易诱发护患纠纷。

2.3组织管理因素

所谓的组织管理因素是指医院制度不健全或贯彻落实不到位、专业技术水平欠佳、护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危险品急救物品处理、基础设备不完善。产科护理工作繁琐,再加上新增护理人员临床经验不足,尤其是人员匮乏情况下,简化护理程序,尤其是节假日放松防范意识,这些都是导致护理风险发生。

2.4患者因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孕产妇对护理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临床护理科室不断提高护理操作水平。同时因妇产科患者的病情危险性高、病情复杂,一些患者不能自觉遵医嘱,甚至隐瞒病史以及孕产史,不能主动配合护理工作,这些都会影响护理工作进行,从而导致护理出现风险率大[3]。

3护理风险管理

3.1建立完善的护理风险管理组织

建立护理风险管理组织,以预防为主,由科室骨干护理人员组成管理小组。护士长需要根据月计划制定具体到每天、每周的检查工作内容,组织成员不断进行自我核查、更新掌握的知识,并及时发现工作中隐患,评价护理风险管理有效性以及可行性,制定有效的预防改善措施。

3.2制定风险管理制度

制定风险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工作内容流程,建立专科护理流程以及常见护理风险应急处理措施,根据产科特点,设立安全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新生儿相关制度,制定弹性排班制度,针对常见公共突然事件以及疾病制定应急预案,强化培训重要技术的告知程序以及护理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并针对双休日、节假日制定安全防范管理制度。

3.3加强护士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护理风险教育是护理风险防范的基础,而且产科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对母婴安危起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需加强在职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并进行护理风险教育,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士管理办法》、《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4],并通过案例学习,让护理人员真正认识到护理风险工作的重要性,了解自己的违规行为可能会引发的不良后果,引以为戒,总结经验,提高护理风险防范操作能力。

3.4加强护患沟通

产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尊重并理解患者,结合患者的身体情况实施护理,了解患者的需求,耐心回答患者问题,让患者了解病情及医疗风险、医疗事故、治疗措施等,争取获得他们的理解支持,并且要由患者家属签署同意,明确护患双方需要承担的风险与责任。

3.5加强新生儿管理、关节环节护理

新生儿出生应戴上腕带,避免抱错,并安装防滑地板,防止产妇摔倒,或出现新生儿滑脱等护理安全事故发生;加强产科中护理关键缓解的护理,保证产妇以及新生儿的安全,提高产妇护理服务质量。

4展望

妇产科是一个特殊科室,收治的患者包括妇科患者、孕产妇、新生儿,工作内容复杂,不安全因素多,护理风险大,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水平要求高,因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为了提高妇产科护理风险防范能力,针对性护理风险发生原因,制定一系列护理风险防范措施,以求保证护理安全,提高医院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当前我国的风险管理尚不成熟,仍停留在工作经验总结方面,缺乏前瞻性,建立护理风险体系以及评估系统是当前护理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代定花.妇产科护理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2):191-192.

[2]林云凤,杨志红,易芳.妇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及管理措施浅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4,23(22):124.

[3]王庆霞,汤夏.妇产科护理风险及常见护理问题实例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5,2(4):187.

[4]王媛媛.浅析降低妇产科护理风险的方法措施和管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4(8):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