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许秀华

奉新二中医院江西宜春330700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11月在我院治疗的脑瘫患儿90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45例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在护理干预后的临床疗效及干预前、后的运动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运动功能评分均提高,观察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后,脑瘫患儿的肌张力、机体发育、姿势矫正及智力情况均明显改善,患儿的运动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脑瘫患儿;运动功能

脑瘫患儿的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降低,增加了家庭的承受力,故给予患儿有效的康复护理是关键。在康复过程中,应时刻关注其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关注患儿的心理发展,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康复效果[1]。本研究旨在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2月至11月在我院治疗的脑瘫患儿90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45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对照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1.03±0.41)岁。观察组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1.09±0.52)岁。比较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方法两组均实施相同的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肌肉松弛药物与饮食指导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包括:运动、智力、语言及心理等,具体内容:①运动训练。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按其不同的运动功能,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如进行翻身、爬行及支撑等运动锻炼,并在训练时纠正患儿的异常姿势。对于患儿大部分出现肌张力增加的情况,应加强锻炼患儿肌肉的,以缓解患儿的肌肉痉挛现象,增强患儿的力量。②语言训练。父母应参与学习,并多与患儿交流,可通过各种玩具、图画等语言、感觉刺激的方法,来引起患儿的注意,进而引导进行反复训练,以达到提高患儿语言能力的目的。③智力训练。患儿常伴有智力障碍等并发症,对尚未出现智力障碍的患儿做好防御、护理工作,以阻碍智力障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护理人员需反复教学患儿进行认人和认物,并使患儿在病房内与家长及护理人员进行简单的游戏,也可将患儿带至户外与各种新鲜的事物进行接触,以生动形象的方式来提高患儿对外界事物的兴趣,进而提高患儿的智力发展。④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干预过程中,要和善、温柔,耐心的给予患儿及家属所遇的问题解答,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减弱患儿对陌生的病房环境或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恐惧感,进而改善患儿的心理状况。⑤饮食指导。给予哺乳期的患儿母乳喂养,给予可进行正常饮食的患儿食用富含高蛋白及易消化的食物,并训练喂养困难的患儿进行饮食。⑥健康教育。对家属讲授脑瘫的知识,促进家属对脑瘫的全面了解,并提高患儿家属对康复的认识及对疾病治疗及护理的依附性。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儿在护理干预后的临床疗效及干预前、后的运动功能恢复的情况。有效:明显改善患儿的肌张力,患儿机体发育接近或已经正常,患儿的异常姿势得到矫正,患儿可正常行走,并恢复了患儿的智力;有效:肌张力、机体发育、姿势矫正及智力情况均得到改善,但未完全恢复;无效:患儿的临床症状均未出现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采用本院自拟运动量表,共100分,分数高运动功能恢复好。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运动功能两组干预前运动功能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评分均提高,观察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脑瘫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等,给患儿的健康及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患儿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以最大限度的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提高自理能力作为脑瘫患儿的康复目标[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两组患儿评分均提高,观察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综合护理干预后脑瘫患儿的肌张力、机体发育、姿势矫正及智力情况均明显改善,患儿的运动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其原因在于综合康复护理包括运动、智力、语言及心理等方面,进行综合康复护理有利于全面改善和恢复患者的功能等。其中,按其不同的运动功能,进行针对性干预,如训练翻身、爬行等动作,纠正患儿的姿势;鼓励父母多与患儿交流,并通过刺激来引导患儿反复训练,进而提高语言能力;通过反复教学,在病房内简单游戏,可减少智力障碍的发病率,多以生动的方法提高兴趣,从而增强智力[3-4];及时对患儿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减轻患儿的恐惧感,以改善心理状况;给予母乳喂养或正常的高蛋白及易消化的食物指导。讲授脑瘫的知识,促进家属全面了解疾病,提高家属对康复的认识,以提高对疾病治疗及护理的依附性[5]。

综上所述,采用综合健康护理干预的脑瘫患儿,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学习的兴趣,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进而提高对运动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杨见萍.婴幼儿脑瘫康复的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6):139-140.

[2]张欣.康复训练和护理干预在小儿脑瘫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9):133-133.

[3]李平,李泽楷,邓爱玲.脑瘫患儿家庭支持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4):365-367.

[4]王丹,钟清玲.脑瘫患儿家庭远程康复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12):1474-1478.

[5]杨锦.心理护理对脑瘫患儿家长心理健康水平及患儿康复积极性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4):919-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