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

邝旭环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目的:探析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介入治疗后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择取我院在近期内接诊的56例实施介入治疗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A组28例实施常规护理,B组28例实施干预护理措施,就组间体征变化进行比较,比对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组间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等一般数据比较,B组明显优于A组(P<0.05);组间血压及心率情况比较,B组也具有明显优势(P<0.05);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B组低于A组(P<0.05);组间治愈率比较,B组高于A组(P<0.05)。结论:对实施介入治疗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有效的干预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体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这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护理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的症状临床称之为产后出血,本病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其中难治性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出血量超过1500ml。难治性出血会导致产妇凝血功能障碍,器官功能严重衰竭,对产妇的生命安全有着严重的威胁。对于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治疗,临床多采取髂内动脉结扎术或子宫切除术治疗,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患者的生育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1]。介入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主要手段,此种治疗手段属于微创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同时也可有效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但手术毕竟属于侵入性操作,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因此良好的护理措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探析了实施介入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取我院在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间接诊的56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全部患者均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并知情同意签字。入选患者年龄23岁到39岁不等,平均年龄(31.23.1)岁;患者孕周39周到42周不等,平均孕周(40.21.3)周;患者分娩方式为剖宫产的有34例、为阴道分娩的有22例;患者产后出血原因为产程过长的有15例、为巨大儿的有10例、为妊高症的有6例、为胎盘早剥的有6例、为瘢痕子宫的有6例、为前置胎盘的有6例、为贫血的有4例、为羊水过多的有2例、为宫腔感染的有1例。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A组28例实施常规护理、B组28例实施干预护理措施,组间在一般资料方面比对,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措施:A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包括生命体征的监测、输血、吸氧、对症治疗等;B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护理措施,具体实施内容如下:

1.2.1术前护理:结合临床病历资料及患者临床表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准确掌握患者的身体健康情况及心理健康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如:血压、呼吸、体温等,细致阅读患者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做好介入治疗准备工作。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如:病因、症状、治疗、预后等,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从而争取到患者的临床配合。重视心理护理,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会因疾病因素而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负面的心理情绪[2],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对出现负面情绪的患者应及时的进行心理疏导,以改善患者心态,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1.2.2术中护理:患者入室后,应协助患者摆好体位,并协助麻醉医师做好手术麻醉工作。做好患者呼吸道护理工作,确保患者呼吸通畅并予以吸氧治疗,吸氧治疗氧流量控制在每分钟8-10L之间。做好患者的监测工作,对出现体温升高、血压降低、呼吸急促、意识淡薄等改变者,应立即告知医师并配合医师进行紧急有效的处理。

1.2.3术后护理:术闭,推患者回房,嘱患者平卧6小时,以促进患者的血液流通,避免血栓的形成。观察患者的术侧肢体皮肤颜色、温度、感觉、运动功能,并定期监测患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认真听取患者主诉,警惕“5P”征(即疼痛、麻木、运动障碍、无脉、苍白)的出现,提示“5P”征的患者,应警惕血栓形成,护理人员应及时告知医师,并配合医师做好溶栓处理或手术切开准备,同时指导患者注意饮食、休息、运动,以缓解疼痛、麻木等症状。指导患者避免打喷嚏、屈膝、咳嗽等剧烈运动,以防止局部压力增大而引发的出血。术后24小时后,可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下床活动,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大小便的排泄,避免腹压、下蹲等动作,防止血痂脱落。观察患者子宫收缩情况,阴道流血情况及排出物情况,注意观察有无血尿、血便及阴部周围皮肤情况,及早的预防盆腔脏器缺血性病变、坏死等并发症。观察穿刺点是否存在出血及血肿,做好穿刺点皮肤护理工作。做好病室的环境护理工作,保持病室内温湿度适宜。指导患者多饮水,促进造影剂的排出,同时,应指导患者进食清淡食物,并重视补充离子及热量,以减少胃肠道反应[3]。

1.3观察指标:于护理前后,对患者的血压、心率等体征进行测量记录比较。另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数据,如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等;同时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综合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此外,参考相关文献,总结如下疗效标准,利用DSA造影技术,若提示无造影剂外溢且患者各项体征恢复正常、腹腔及阴道内无出血的表示治愈[4]。

1.4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均数以(XS)表示,检验方式采取X2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数据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组间比较,B组优于A组(P<0.05),详见表1。

表1:表示组间止血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情况

注:与护理前比较,*P<0.05;与A组比较,#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2.3并发症及治愈情况:A组出现16例并发症,占57.14%,其中5例感染、5例臀部疼痛、4例恶心呕吐、2例发热;B组仅出现1例发热患者,占3.57%,组间比对,B组优于A组(P<0.05);治愈率方面,A组治愈率71.43%(20/28),B组治愈率100%,组间比较,B组明显高于A组(P<0.05)。

3小结

产后出血是一种临床产科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对产妇的生命安全有着严重的影响,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关键。既往多采取子宫切除术或髂内动脉结扎术治疗,但创伤较大且易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一定的伤害。介入治疗是近年来发展成熟的微创术式,具有创伤轻、恢复快、安全性高等特点。研究显示,良好的护理措施对于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5]。此次我院对28例实施介入治疗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开展了干预护理措施,结果显示,对比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的实施有效的缩短了手术时间、止血时间等,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提高了临床治愈率。因此,笔者认为,临床对行介入治疗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干预护理措施是安全可行且有效的,这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春霞,余翔,杨红兵.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中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J].中国性科学,2015,24(11):103-105.

[2]曾晓明,卢斌,邱鸷华.动脉栓塞联合宫颈钳夹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5,31(9):716-718.

[3]冯友银.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栓塞治疗临床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8):1726-1728.

[4]张平.探讨产科紧急子宫切除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临床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9):45-46.

[5]韩东亮,高志红,王东昕,等.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1):117-11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