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例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治疗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17例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治疗体会

姜晓辉陈东(通讯作者)李采龙黄佳明

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三科辽宁大连116000

摘要:目的:评估血管内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回顾1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颈部血管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相关资料及血管内支架置人情况,分析血管内支架置入的疗效。结果:左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12例,次全闭塞1例,右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3例,右侧锁骨下动脉闭塞1例,成功置人17枚锁骨下动脉支架;术后患侧上肢脉搏、血压恢复正常;随访12月,无明显再狭窄。结论: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SSS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有效。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血管内支架治疗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指的是一侧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的近端在椎动脉发出前因多种原因造成狭窄或阻塞,此时椎动脉的血流会出现逆流,严重时会盗取对侧的及椎动脉血流,锁骨下动脉的远心端是上肢的主要供血动脉,进而产生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1]。本文选取我院接诊的17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收集作者医院2015年1月11日~2016年10月15日行血管内介人治疗的SSS患者17例,男14例、女3例,年龄59~78岁,平均年龄69.5患者均符合下列诊断标准中至少3项:(1)自发性或患侧上肢活动后头晕;(2)患者脉弱或无脉,患侧血压低于健侧超过20mmHg;(3)锁骨下动脉狭窄,锁骨上窝可闻及血管杂音;(4)超声检查可见椎动脉反向血流,椎动脉狭窄;(5)DSA检查可见反向血流和近端血管狭窄[2]。

本次研究中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共13例,合并糖尿病共14例,合并血脂异常增高者15例,吸烟史14例,饮酒史8例。入院时有17例患者发生头痛,颈部疼痛2例,双眼复视6例,饮水呛咳2例。体征:有17例患者双上肢血压不等,11例患者无脉征,14例患者可闻及锁骨上区血管杂音,11例患者出现肢体无力麻木发凉。

1.2.1颈部血管超声及DSA检查所有患者均行椎动脉、颈内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与无名动脉超声探察,观察其动脉内膜增厚、斑块、管腔狭窄情况及血流方向。根据DSA检查表现,参照北美颈动脉外科学会(NASCET)标准确定血管狭窄程度:狭窄49%以下为轻度,50%~69%为中度,70%~99%为重度。

1.2.2血管内介入治疗

血管内支架置人治疗:常规于术前3-5天,拜阿司匹林100mg、波利维75mg、阿托伐他汀20mg。如果患者服用双抗时间<3-5天,可术前临时加大剂量,即阿司匹林300mg或氯吡格雷300mg,预防血栓形成。术中密切监视患者的生命体征,给予患者局部麻醉后,使用改良Seldinger法,于右侧股骨动脉作为穿刺点,穿刺成功后将8F动脉鞘置入其中,然后送入8F导引导管,在导丝的引导下降引导管送入左侧锁骨下动脉,进行动脉造影检查,明确狭窄的位置、长度,根据狭窄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球囊和支架,将交换导丝伸入病变位置的动脉远端,尽可能向动脉远端延伸,有利于提高导丝的支撑力,给予患者7U/kg肝素静脉推注。本次研究中有3例患者采用球囊预扩张,13例患者使用自膨式支架。

2.结果

2.1血管超声、DSA检查

本次研究的17例患者中,有16例患者的超声和DS检查均见明显异常,可见不同程度的动脉内膜增厚、锁骨下动脉狭窄、斑块形成等。11例患者可见患侧椎动脉全程完全反流入患侧锁骨下动脉远端,6例呈现不完全型心脏收缩期反流入患侧椎动脉,自对侧椎动脉盗血16例,自基底动脉盗血0例;其中左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12例,次全闭塞1例,右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3例,完全闭塞1例.

2.2本组17例患者均有锁骨下动脉盗血症状,以动脉重度狭窄及临床症状为支架置人标准。本组17例狭窄率均≥70%,为重度狭窄或次全闭塞。17例患者均行血管内支架置人,共成功置人支架18枚,其中1例术中发生造影管进入夹层假腔,经反复调试后导丝进入真腔,因夹层范围较长,以2枚支架覆盖夹层病变及狭窄处病变,置入支架后经动脉造影检查可见扩张效果理想,锁骨下动脉狭窄处的血流有明显改善,逆向血流完全消失。治疗前双侧上肢血压不等的患者在治疗后血压差低于20mmHg,患肢皮肤变温暖,无脉症患者恢复正常脉搏。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术后3~7d左右出院。术后连续服用三个月波立维,叮嘱患者戒烟戒酒,长期使用阿托伐他汀钙、拜阿司匹林。定期入院复查,严格控制血糖、血压水平。术后1、3、6、12月对患者展开随访,患者未发生头晕、升值物理等症状,复查桡动脉搏动有力,血管超声检查未见狭窄

3.讨论

笔者结合工作经验总结锁骨下动脉狭窄手术治疗指证:①有明显上肢缺血症状,如活动后上肢发凉、无力、酸胀或(和)疼痛;②有明显椎动脉盗血症状,如眩晕、恶心、运动失衡;③需经右侧胸廓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产生的临床症状是SSS的典型表现,当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近心端发生狭窄或完全阻塞时,患侧椎动脉的血流会放生反向流动,甚至盗取对侧椎动脉的血流,造成锁骨下动脉椎-基底膜供血不足。

目前临床上对于SSS的治疗主要有内科治疗、外科治疗和介入性治疗三种。内科治疗主要为改善患者的微循环状态,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血管内介入支架置人治疗SSS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易被接受的治疗方法,但操作方法多样,采用术式亦不同,要求术者术前仔细评估,术中灵活多变操作方式,最终达到治愈SSS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6-187.

[2]帅杰,刘勇,李黔宁,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全脑血管造影诊断及支架治疗[J].中国族中杂志,2006,1(1):15-17.

[3]张欢,张福先,张昌明,胡路,冯亚平,罗小云,梁刚柱.探索锁骨下动脉狭窄与闭塞的介入腔内处理指征(附28例报告)[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1,(04):303-305.

通讯作者:陈东,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三科,汉族,1970年8月2日,硕士学位,主任医师,辽宁。研究方向:脑血管病与脑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