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2

试议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常瑜

常瑜

[摘要]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并总结相关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2月到2014年2月以来就诊的280例儿科患者,将实施细节管理前的传统管理组14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另将实施细节管理后的140例患儿设为观察组,将两组患儿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儿满意度、护理出错率以及相关护患纠纷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总结出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结果:细节管理施行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护患纠纷以及护理出错率明显得到改善,且患儿满意度有所提高,细节管理前后两组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细节管理有益提高护理质量,其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关键词]细节管理儿科护理管理作用

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4.15.69

作者单位:064000,河北唐山,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

[作者简介]常瑜(1974—),河北省唐山市人,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儿科护理管理。

细节管理(DetailsManagement)强调的是一个系统,其具体意思是说,每个岗位员工都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即便是合适的借口,也不能成为不完成任务的理由。随着国民经济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随之不断提高的同时,对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而合理的护理方式则是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事故发生的关键所在。护理中儿童病患的病情变化更快且复杂,因而其护理比一般护理的风险更高[1],而做好细节管理工作则是降低这种风险并能够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步骤之一。现笔者就我院2012年12月到2014年2月以来280例儿科患者作为细节管理的研究对象,取得满意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到2014年2月以来就诊的280例儿科患者,其中男152例,女128例,年龄最小4岁,年龄最大8岁,平均年龄6.2岁,将细节管理前的140例儿科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实施细节管理后的140例儿科患者设为观察组,两组患儿在年龄、病因、病程以及性别方面都无影响统计学意义的显性差异且具有可比性,即P<0.05。如下表一所示,为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表一观察组、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分组人数年龄男女比例病种病程

观察组1406.3±2.151.0317.20±1.5923(8.56)

对照组1406.4±2.021.0527.41±1.5922(7.79)

t/x²值1.0360.5830.8961.134

P值0.2630.5390.4960.081

1.2护理方法

对对照组的患儿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由相关护理人员在于患儿家属的接触中自由进行相关教育,而观察组的患儿则是采用细节管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其具体方式如下。

儿科就诊患儿中大多患者都为独生子女,因而其在家庭中的都是很受重视的,并且备受各个家庭成员的关注,因而,对儿科患者的护理风险也就变得更大,即便是细小的偏差,也极容易引起相关患儿家属的情绪波动,从而引起相关的护患纠纷[2]。而患儿群体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在语言表达以及相关治疗的配合方面都为护理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一定风险,可以说患儿的特殊性给医护人员对其救治带来一些难以避免的风险。针对这种情况则更应当加强细节管理,在做好常规护理工作的前提下,护理人员更应当积极主动的同患儿家长取得沟通,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以最大可能的减少护患纠纷的形成。另一方面,还应当以人为本,在护理中不断归纳总结,并改善和完善传统的护理方式,在儿科中,和家属的沟通尤为重要,是深入了解患儿需求的重要途径,并以达到患儿满意为最主要目标,对护理中产生的问题及时纠正,从而不断提高护理水平。

同时还应当完善并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针对这一方面,医院可结合实际中的护理情况为基础,整理编制《儿科护理手册》等一方面的标准和制度,在保证护理工作有序及时完成的同时,还应当及时改进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对护理中的漏洞及时给予解决措施。

1.3评价标准

对于儿科护理管理中细节管理的运用成果,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评价和分析,其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大内容:和护理相关并发症的发病率,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等。

这其中,患儿和家属的满意度评价是通过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并发放给患儿和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实行的,而实际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发放问卷调查表的信度为0.736,调查表的效度为0.898,因而此种此次问卷调查表符合调查表的设计要求[3],此次研究共发放280份问卷调查,收回280份,家属的配合率以及问卷调查表的回收率为100%。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与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资料数据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则是利用进行X²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本医院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实行细节管理之后,护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就放的发生以及护理差错的发生率等都有明显降低,而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较之传统的护理方式明显有所提高,从之前的80%提高到细节管理后的96.43%,如下表二,为两组相关情况的比较。

表二观察组对照组护理过程中相关情况比较(%)

3讨论

细节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强调企业管理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同时,又主张每个员工都做好自己岗位的本质工作,更注重细节,从而不断追求完美,到如今,细节管理越来越受到卫生系统管理工作者的重视,并以此引入护理管理中,应用以来得到良好应用效果。

本次试验中显示,我院将细节管理试加入儿科管理中后,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人数相等的情况下,对照组实施传统常规管理且观察组实施细节管理的基础上,调查显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加入细节管理后,相较于传统的常规管理,无论是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还是护理人员的出错率以及护患纠纷都明显有所减少,由此可见,在儿科管理中加入细节管理确实有着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而医院施行细节管理之后,相关医护人员的工作护理质量也都在很大程度上有所提高,并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意识。由于医院领导开始重视细节管理,医院相关各部门也开始逐步意识到细节管理的重要性,并且能够主动的将细节管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同时充分渗透到每一个工作环节。

另一方面,由于护理模式的转变,医护人员的工作则是化被动为主动,从之前的护理难、易与患儿家属发生呼唤纠纷转变为及时沟通了解相关需求,并能够将一些问题扼杀在胚胎中,从根源处解决问题,从而营造起医护人员和患儿家属一同参与护理工的良好局面。

综上所述,将细节管理代入到儿科护理管理中去,可提高儿科护理质量的同时又提高相关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儿科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非常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秀霞,杨雪飞,刘爱梅等.细节管理在护理服务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1):91-92.

[2]肖震萍,朱建英.细节管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5):510-511.

[3]王海英,李珍珍,谭媛.细节化管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0):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