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ROC曲线评价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在儿童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应用ROC曲线评价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在儿童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

王永韧1,李亭2,杨云乐2,王晓卫2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江苏南京210008

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检验科,江苏南京210008)

*通信作者:王晓卫,男,硕士

[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WBC)及血小板(PLT)在儿童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比较急性阑尾炎组与对照组的WBC及PLT,并绘制WBC和PLT诊断儿童急性阑尾炎的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结果:急性阑尾炎组患儿的WBC、PLT高于对照组,WBC和PLT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和0.74,PLT诊断儿童急性阑尾炎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低于白细胞。结论:WBC和PLT在诊断儿童急性阑尾炎中具有中等诊断价值,可以通过检测WBC和PLT将儿童急性阑尾炎患者与健康人群进行初步的鉴别诊断,WBC的诊断效率高于PLT。

[关键词]:儿童;急性阑尾炎;血小板;白细胞;ROC曲线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儿科常见的急腹症,但临床极易发生误诊,主要原因是儿童急性阑尾炎症状体征常不典型,且检查不合作[1]。血常规检测在急性炎症性疾病的诊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白细胞计数(WBC)及血小板计数(PLT)是血常规检测结果中的两个重要指标,本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儿童急性阑尾炎患者的WBC及PLT进行分析,评价其在儿童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急性阑尾炎组为2014年1月至2014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手术的急性阑尾炎病人103例,其中男66例,女37例,年龄4月至12岁。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单纯性阑尾炎13例,占12.62%;化脓性阑尾炎61例,占59.22%;坏疽型阑尾炎29例,占28.16%。对照组为择期手术的腹股沟斜疝的患儿80例,男56例,女24例,年龄11月至8岁,排除感染性和免疫性疾病。

1.2WBC及PLT检测方法抽取病人EDTA抗凝静脉全血2ml,使用日本Sysmex1800血球计数仪进行检测,原理为流式细胞半导体激光法。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学分析。急性阑尾炎组和对照组数据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绘制WBC、PLT诊断儿童急性阑尾炎的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

2结果

2.1急性阑尾炎组与对照组WBC、PLT的比较急性阑尾炎组中,WBC和PLT分别为12.76±5.28(?109/L)、348.60±95.31(?109/L),对照组中,WBC和PLT分别为8.29±1.95(?109/L)、275.06±50.13(?109/L)。两组各指标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儿童急性阑尾炎通常缺乏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症状[2],同时,儿童自诉能力差,检查时不易合作,常导致漏诊。儿童阑尾的解剖结构与成人不同,大网膜相对较短,阑尾壁较薄,且活动度大,阑尾系膜动脉细小,易发生栓塞,坏死发生较早[3],学龄前儿童中手术前阑尾穿孔率高达30%-60%[4]。

白细胞在人体中担负许多重任,能够吞噬异物并产生抗体力,能够治愈机体的损伤,能够抗御病原体入侵,提高对疾病的免疫抵抗力等。人体患病或有不适的情况下,白细胞的数量通常会有一定变化。急性细菌性感染白细胞会迅速升高,临床医生多通过白细胞数量的变化初步判断是否因细菌性感染而造成临床症状。血小板由骨髓巨核细胞的胞浆脱落而成,参与止血、伤口愈合、炎性反应等过程,是血常规检测中的一个指标。炎症反应时,机体释放出多种炎性介质,激活血小板,聚集趋化其它炎性反应因子;血小板粘附于病原体周围以防止其扩散,同时促使吞噬细胞聚集于炎性反应区而杀灭病原体,且促进组织的修复[5]。目前临床上大多只关注血小板的数量,将其作为反应骨髓造血功能和止血功能的指标,并未将血小板作为一个炎性指标来考虑。本研究中急性阑尾炎患儿WBC和PLT均高于对照组(见表1),说明这两个指标在儿童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均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是作为评价诊断试验的工具,具有全面、准确的特点,能客观地反映诊断方法对疾病的诊断能力[6]。ROC曲线下面积(AUC)是反应诊断试验准确性的关键指标,理想的诊断试验AUC为1,0.5~07时诊断价值较低,0.7~09时诊断价值中等,0.9以上表明诊断价值较高[7]。本研究中WBC和在诊断儿童急性阑尾炎中的AUC分别为0.81和0.74,具有中等诊断价值,表明可以通过检测WBC和PLT将儿童急性阑尾炎患者与健康人群进行初步的鉴别诊断。同时从表2可以看出,PLT诊断儿童急性阑尾炎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均低于WBC,说明PLT在儿童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效率要低于WBC,辅助诊断的价值不高。

总之,PLT是简单、快速、易得的检验指标,不会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不会对患儿造成二次损伤,在儿童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有中等诊断价值,但诊断效率低于WBC,临床可给予一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何英,袁阿彩.儿童阑尾炎42例误诊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6):496-497.

[2]李欣,杨志勇.儿童阑尾脓肿的CT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8,32(10):701.

[3]袁伟华,单蕊,谷兴琳.儿童急性阑尾炎及其并发症的CT诊断价值[J].江苏医药,2013,39(21):2168-2619.

[4]郝晶,王岚,顾淑春,等.应用高频超声诊断不同类型儿童急性阑尾炎的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6):6138-6139.

[5]AtesSM.Consultaviehematilogy:thepregnantpatientpregnancyloss[J].Hematology,2010,12(6):166-172.

[6]HanleyJA,McNeilBJ.Themeaninganduseoftheareaunderareceivreyoperatingcharacteristiccurve[J].Radiology,1982,143(1):29-36.

[7]张克江,杨振华.应用ROC曲线图评价检验项目的临床准确性[J].江西医学检验,1999,17(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