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文本中矛盾性语句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2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本中矛盾性语句浅析

赵莹慧

四川省南充市安平中学(637000)赵莹慧

臧克家诗云:“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汉族有句俗语:“软是水,硬也是水。”脑白金广告词:“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读到这些语句时,我们总会不自觉地陷入沉思,玩味其中的内涵。究其原因,从审美经验过程描述来说,这种破格的语言图式对读者的语言逻辑意识产生刺激作用,使读者在日常意识中引起审美注意和审美期望,继而,知觉到其完形,身体产生同构性反应,获得感性愉快,接着进入审美认识阶段,对这种不合逻辑的语言图示做出审美判断,从而得到感性与知性愉快混合的审美快乐。[1]从这种句子自身建构特征来说,这种句子把相反相成,互相排斥的语汇、概念或判断巧妙地揉合在一起,构成一个表面上语义冲突而在理解上语义和谐共存的对立统一体,即似矛盾而非矛盾的矛盾性语句。这种矛盾性语句体现了文学语言的内指性和陌生化审美特征,让读者主动抛开词汇、概念或判断之间表面语义上的矛盾而自主去求得矛盾对立两极各自存在的“真值”,从而悟出句子包含的言外意。矛盾性语句的预设是隐性的,虽然如此,但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寻,笔者就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文本中出现的矛盾性语句为例,作一个浅析。

1预设情境,展现矛盾的心情

情境是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情境是由历史遗留以及对未来的预期而决定的、表现形式多样的、现行的占主流地位的环境因素。刘勰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虽说是文论观点,但可以说明一点:外物环境影响情感。所谓“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都是情为物扰。那么,我们可以说,矛盾心情的产生是与外界环境因素息息相关的,换言之,矛盾心情的出现背后有其预设的情境。

如: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张晓风《行道树》)“忧愁”源于城市的污浊,寂静孤独的黑夜。“快乐”源于夏日的浓阴,清晨的新鲜空气,黎明的朝阳。一“忧”一“乐”的矛盾对比,突出了行道树无私奉献的精神。又如:“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鲁迅《故乡》)这里的“欢喜”是因为二十多年未见的老朋友相逢。而“凄凉”则是因为社会地位的低下和生活的窘迫。综上所述,反映矛盾心情的矛盾性语句,在预设的情境中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其语义达到了和谐统一。

2预设条件,求得矛盾的共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因为只有具备一定条件,矛盾双方才能依存,才能转化。[2]因此,矛盾性语句之所以能为人们认同,是因为它存在着隐含的预设条件。如: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鲁迅《故乡》)希望的“有”和“无”是以人们的追求和奋斗与否为前提条件的,这正如地上的“路”是靠“走”来实现的一样。预设条件的隐含带给我们的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又如: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鲁迅《孔乙己》)孔乙己的确死了,其判定的条件是:孔乙己是一个好喝懒做之人,尽管被打拆了腿,只要一气尚存,就是爬也会出席咸亨酒店的,然而从初冬到年关,到第二年的端午,再到中秋,又至年关,始终不见孔乙己来酒店,从推理上,“的确”死了。大约孔乙己死了,其判定的条件是:孔乙己无姓无名,在众人眼中只是一个笑料罢了,是可有可无的小人物,他的死活无人关心,因此,也就无人能够确认他的死活,只能说“大约”。“大约”、“的确”借助预设条件组合在一起,更加含蓄、深刻地表现了孔乙己的悲惨命运。

3预设角度,实现矛盾的均衡

在意义上处于对立的两极的词汇可以表示其意义跨度之间某一点的意义。如互相排斥的“明”和“暗”就可统一于一种若明若暗的客观状态之下。这种矛盾双方相向运动到某一点而处于平衡的状态时,矛盾双方在语义上分别指向了不同的角度。如: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小”是指年龄和身材,“大”是指思想认识和意志品质。英子年龄虽小、个子不高,但她遇事坚强独立、镇定安静,所以,英子是既小又大的人。又如: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聂华芩《亲爱的爸爸妈妈》)一个人虽然同不可战胜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茨威格《伟大的悲剧》)这此矛盾性语句都是从预设角度来实现矛盾的均衡,达到言尽而意无究的效果。

总之,矛盾性语句的预设规律或许不仅限于上述这些,有待于大家继续探寻。掌握矛盾性语句的预设规律,这有利于我们指导学生理解其深刻的含义,让学生掌握文学语言的审美价值,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逢松月.专升本入学考试复习教材-政治.中国人事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