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提升女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6
/ 2

新形势下提升女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研究

张颖

——以哈尔滨理工大学为例

张颖

(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竞争凸显,就业竞争能力的提升,成为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优选的必然途径。文章从就业与就业竞争能力入手,以哈尔滨理工大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了女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模型,针对模型进行了提升模块指标的研究。为女大学生充分就业提供了切实参考。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1就业竞争能力与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是就业能力和竞争能力的有机综合体,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而竞争能力是当今社会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一种心理特质。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即全面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它可以由大学生自己和学校通过一些措施和手段来提升和加强。

2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特点

2.1“三高”。“三高”是指:就业成本付出高,即大部分女大学生在找工作时要比男生花费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来购买漂亮的衣服、高档化妆品、拍艺术照片等;期望值偏高,即女生对就业比较理想化,愿意到国家机关、外资企业、大中城市工作,不愿到基层、私企等单位工作;依赖性高,即对父母亲朋的依赖性高于男生。

2.2“三低”。(1)女大学生就业层次相对较低;(2)女性就业收入相对较低;(3)女性职业流动性相对较低。

2.3性别歧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事业单位在招聘就有更大的自主权,这同时也引发了就业性别歧视问题众多的企业在用人上倾向于男性,国家机关单位、事业单位也是如此。厦门大学福建女性发展研究中心对厦门大学2002届1068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超过2/3的毕业生认为在就业中存在着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值得指出的是女生持赞同观点的比例高达87.8%,也就是说平均每10个女大学毕业生中就有9个认为在找工作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性别歧视。

3女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模型的建立

3.1性别结构分析。对哈尔滨理工大学2006年以来大学生毕业生就业数据库进行性别结构分析呈现如下趋势:(1)女大学生比例相对稳定;(2)当年未就业女大学生比例均高于未就业男大学生比例;(3)未就业男大学生比例呈现明显的波谷,未就业女大学生比例呈现明显的波峰;(4)平均未就业女生比例明显高于男生比例。

在考量未就业人数比例时,可以通过数据看出未就业女大学生的平均比例高于未就业男大学生的平均比例。尤其在社会经济发展受到外来因素冲击致缓时(如2008年),未就业女大学生的比例呈现最高峰,表明女大学生群体是受环境因素影响最为直接的受众。

3.2就业单位性质分布分析。对哈尔滨理工大学2006年以来女大学生数据库进行就业单位性质分析,呈现如下趋势:(1)事业单位、研究机构等单位就业比例逐年递减;(2)国企、部队等单位就业比例逐年递减;(3)三资企业等单位就业比例有递减趋势;(4)升学、出国等继续深造的比例逐年递增;(5)其他形式就业的比例有递增趋势。

国家机关、研究所等事业单位以及国企、部队等社会通常认为是“铁饭碗”的单位就业比例逐年递减,相反升学、出国的比例逐年递增,表明为适应社会就业市场,女大学生群体自我调控机能显现。同时,在社会经济发展受到外来因素影响时,呈现出的整体趋势表明,已经就业的女大学生群体秉持的就业竞争能力较为突出,基本没有收到影响。

3.3女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模型。根据上述几种分析的数据结论,课题组科学的建立了女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模型(如图1),并将24种因素整理归纳成为五种模块:专业能力模块、职业能力模块、求职能力模块、适应能力模块、创新能力模块。

4积极影响就业竞争能力模型因素,提升女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4.1专业能力的提升。专业技术能力是指大学生在专业教育和专业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本领。专业技术能力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在专业实践中不断摸索、逐步提高、持续发展。用人单位往往特别重视考察大学毕业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水平,因而,女大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越高,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就越强。

4.2职业能力的提升。文字语言运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是职业能力的基础,是女大学生最直接展现自己能力的体现。文字语言运用能力包含了应用文写作、语言表达等相关的应用;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基本办公和业务能力的体现,能够正确的运用计算机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外语应用能力包含了应用文件和专业技术文件阅读及写作,听、说等交流方式。女大学生拥有扎实的基础职业能力,会大大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是职业能力的需要,是女大学生职业生涯中快速提升自身修为应具备的能力,会提升在职场中的就业竞争能力。

4.3求职能力的提升。自荐能力、简历制作能力建立在大学生对用人单位情况的全面了解和招聘信息内涵准确把握的基础之上,既体现在大学生对求职信和求职简历的精心策划,又体现在大学生在求职过程自我形象的展示水平。女大学生要凭借自己的实力向用人单位大方而又巧妙地推销自己,让自荐能力发挥恰到好处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高霞光.高校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基于女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视角[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9.

[2]胥海军,赵景云.论大学生就业“瓶颈”——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和提升[J].职业时空,2009,3.

[3]徐涌金,高秋艳.试析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基本要素[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