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垂体瘤在术后护理措施有哪些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5
/ 1

脑垂体瘤在术后护理措施有哪些呢?

罗发美

宁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 宁南 615400

近年来,随着脑垂体瘤检测水平的提升,垂体瘤发病率不断升高,成为颅内肿瘤疾病发病率极高的疾病之一。垂体瘤是指于垂体前叶、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临床以激素分泌异常症群、垂体周围组织症群被肿瘤压迫、垂体卒中及其他垂体前叶功能减退为主要表现,以闭经、头疼及阳痿为主要症状。垂体瘤多发于青壮年时期,往往会对患者生长发育、生育能力、学习及工作、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所以,一旦得了该病应及时采取治疗,临床对于垂体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药物及放射治疗,但由于垂体瘤周围存在视神经、颈内动脉、下丘脑等重要结构,因此手术在切除肿瘤同时可能会损伤到周围组织,进而引发并发症。有数据显示,垂体瘤术后约有30%的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并发症,比如尿崩症、鼻腔出血、头疼、低钠血症、鼻腔分泌物等,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因此需要做好术后护理服务,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那么,脑垂体瘤在术后护理措施有哪些呢?

一、生命体征监测

在完成手术患者因麻醉还未清醒前,应使患者呈平卧位,并将头偏向一侧以免引发误吸情况;同时,还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情况,观察患者瞳孔、尿量、神志变化情况,并注意心电图检测变化情况,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异常应立即采取对症处理,以免诱发患者意识障碍而加重病情。

二、伤口护理

1.术后,应注意患者切口护理,及时消毒切口部位,并定时更换敷料,敷料应固定好,以免敷料脱落、移位而引发感染。

2.期间还应密切监测患者切口处渗液、渗血情况,若切口处渗液量大,应立即告知医生行换药处理。需要注意的是,所有操作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执行,以免交叉感染。

3.若患者无脑脊液鼻漏,应于术后3d将鼻腔填塞纱条拔出,每日将0.25%氯霉素眼药水、新麻药滴入鼻内,每次2-3滴,4次/d,以防感染。

4.若患者有脑脊液鼻漏,应在术后5d将鼻腔填塞纱条拔出,并每隔1日行1次换药,10d拆线即可。

5.护理人员还应叮嘱患者切不可用力打喷嚏,以免引发鼻漏,增加感染几率。

6.护理人员还应叮嘱鼻漏患者尽可能卧床休息1-2周,并告知患者切不可用手纸、棉球堵塞鼻腔,更不可抠鼻孔,以免诱发感染。

三、饮食护理

1.术后应叮嘱患者家属为患者准备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低脂肪流食,再根据患者病情逐渐过渡至普食。

2.应叮嘱患者多喝水,也促进血液循环,以免导致便秘。

3.饮食宜少食多餐,定时定量。

4.应叮嘱患者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果蔬等。

5.应叮嘱患者少食或不食用油炸、盐腌、烟熏等食物。

四、疼痛护理

很多患者术后会出现疼痛情况,护理人员应先了解患者疼痛原因,掌握患者疼痛性质及程度,再给予患者对症镇痛治疗。期间,应注意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情绪变化,通过多种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以稳定患者情绪,进而缓解由情绪异常导致的疼痛。

五、尿崩症护理

很多垂体瘤患者术后易出现尿崩症,一旦确定患者出现尿崩症后,应予以对症护理,以免导致患者水电解质紊乱,加重病情。

1.应密切监测患者尿量、尿色情况及入量情况,一旦尿液量增大,应及时调整输注液体的用量、速度,若尿量在200-300ml/h以上,应及时告知医生行抗利尿剂治疗,并遵医嘱给予患者垂体后叶素治疗,以缓解患者尿崩症症状。

2.对于尿崩症引发的水电解质紊乱情况,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尿量增多的原因,叮嘱患者多食用含钾纳高的食物,如有必要还可静脉滴注氯化钠液体或口服补液盐,期间切忌摄入过高糖分,以免增加尿量。

3.应每日进行1次血常规生化检查,再按照检查结果重新调整护理方案;或者通过动态监测血生化水平来及时调整护理方案,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六、口腔护理

因鼻腔被纱条填塞,患者只能行口呼吸,易导致口腔干燥,因此应确保患者口腔湿润,并确保患者口腔清洁,进而缓解患者不适,增强患者食欲。

七、其他护理

1.若患者体温过高,可通过冰袋等进行物理降温,同时应注意保暖,避免患者感冒。

2.术后,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正确进行咳嗽、排痰,如有必要可行雾化吸入,以排除痰液。

3.叮嘱患者排便时切勿用力过度,以免增高脑腔压力引发脑疝;若患者出现便秘情况,可行开塞露或缓泻剂治疗。

4.叮嘱患者多加强日常训练,以提高自身免疫力,抵抗病毒侵袭。

5.若术后颅骨被去除,应叮嘱患者注意颅骨缺损处,期间切忌剧烈运动,以免碰伤受损部位。

6.若患者瘫痪卧床,应每隔2h帮助患者翻身拍背1次,以防压疮、肺炎发生。

7.由于垂体瘤易反复发作,因此在患者出院后应叮嘱患者定期回院复查,以防病情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