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3
/ 2

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的影响

陈玮

重庆市奉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邮编 404600

摘要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搜集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优质护理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优质护理;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时间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而造成的心肌坏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心血管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如护理不当,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有研究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1]。笔者将优质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明显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搜集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其检查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同意加入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将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下:实验组:男、女分别26例、17例;年龄最小为41岁,最大为68岁,平均年龄为(53.6±2.4)岁;病程最短30min,最长12h,平均病程(5.4±0.7)h。对照组:男、女分别24例、19例;年龄最小为38岁,最大为69岁,平均年龄为(52.4±3.1)岁;病程最短30min,最长11h,平均病程(5.1±0.8)h。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基础生活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遵医嘱进行镇静、抗凝、止痛等措施。

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在患者入院前,护理人员则需准备好除颤仪,氧气等各项措施,需行急诊PCI术(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者,科室护理医护人员,需密切配合,护送患者至介入室。(2)环境护理。保持病房的干净、整洁,保持病房通风、光线柔和,避免强光刺激,保持适宜的温度及湿度,减少探病人数,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3)采取一对一的护理服务。在患者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相关检查结果及心理状态进行有效的评估。为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管床医师等,帮助患者尽早熟悉环境;依据心理状态的评估结果,倾听患者的诉说,分析患者出现负性情绪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并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向患者详细的介绍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情况,帮助患者更好的了解疾病,从而积极配合疾病的治疗。(4)生理舒适护理。嘱患者卧床休息,将软枕垫于背下,维持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保证体位的舒适度;适当按摩腰背部,被动活动四肢,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伴有强烈的疼痛感,入院后立即给予镇静、止痛治疗。在治疗期间多食用水果、蔬菜,多进食含纤维素的食物;并按摩腹部,促进肠道蠕动,避免便秘的发生;如有便秘患者,则可采用低压盐水灌肠或开塞露。(5)康复指导。向患者详细的讲解康复知识,增加患者对康复的认识,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复发。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

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进行判断,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护理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SPS18.0,计量资料用(5df34677e1069_html_83ba4077644d6121.gif )表示,采用t 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对比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护理满意度(分)

实验组

43

21.6±3.4

97.4±2.4

对照组

43

28.5±5.7

86.1±4.3

t

6.817

15.047

P

0.000

0.000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但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有明显降低,但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如护理不当,则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本次实验中,两组患者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及优质护理,发现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需在患者入院前准备好各项急救措施,节省准备时间,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保持心情舒畅,针对患者的负性情绪,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增加患者治疗的自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缩短住院时间;为患者提供生理舒适护理,康复指导等,从心里、生理两方面保证患者的舒适度,在缩短住院时间的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艳, 庄如意, 李坤,等.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不同治疗措施的护理观察与分析[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15, 32(2):4-5.

[2]戴成久.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进展[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13(6):779-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