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商业综合体设计中的交通流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2

浅谈商业综合体设计中的交通流线

陈宇亮

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商业综合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各种各样不同的商业建筑,由不同的建筑综合起来形成整体的建筑群,这一建筑群在功能上是协调的,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商业综合体能有效实现客流有效流通,促进消费,促进市场经济。例如,商业综合体,包括购物中心,电影院,健康俱乐部,茶馆和其他商业机构等,可以满足绝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本文对商业综合体设计中的交通流线进行探讨。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交通流线

引言: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商业的发展。建筑单元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实现空间交叉在实际应用的过程形象地被称为商业综合体。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如何采取更加灵活有效的设计手段来发掘商业综合体当中潜在的价值一直以来都是城市管理工作人员十分重视的问题所在,因而文章从这一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尝试解决其中存在的交通流线设计问题。

一、商业综合体的设计特点

商业综合体通常位于城市的中心,是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其特点是交通量大,单位面积交通密度高,造成周边道路交通很繁忙,形成一个容易交通拥堵的地区。允许运行的流量模式多种多样,流量管理也很复杂。如道路划分不明确,在不同的交通条件下很容易形成交通拥堵。在高峰时段交通非常集中,一般来说,在假日的整天和工作日的高峰时段,交通量非常大,而在一天的其他时间则相对稳定。实际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商业综合体因为其需要交通流动性,所以都是建设在靠近道路的地方,进而建设完成之后通常都会表现出车位紧张之类的特性,而现在车辆拥有量的增加速度相当快,已经建设完成的商业综合体已经没有进一步扩大道路的可能性,所以就显得建筑周围的交通环境愈发恶化。商业内部人流密集,购物流线的处理及引导,人流的疏散都是设计关键。同时,商业综合体因为需要进出货物,所以货物流线的处理也不容忽视。

二、商业综合体选址的考虑

香港的许多购物中心与太古广场、时代广场和撒丁购物中心等城市地铁站相结合,将餐饮,购物,休闲和娱乐融为一体,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此外,转运设施可以像分支机构一样渗透到商业区域,并自然地与商业活动路线相交以吸引人们。例如,虽然香港兰芝酒店与港铁地铁站之间没有联系,但有很多可供选择的道路,步行可在10分钟内到达。对外运输组织的关键是通过对外交通和建设的一体化设计,使客户更方便,更舒适地进入购物中心,从而产生消费者行为。换句话说,购物中心必须具有良好的可访问性。简而言之,城市界面和建筑界面之间的关系需要连接起来以模糊它并将外部交通节点结合到购物中心的建筑设计中。调查商业建筑的发展,我们知道现代商业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特别是交通。城市正朝着三维方向发展,交通也发展成三维,整体和谐。因此,城市交通设施和商业项目在商业项目用地规划设计中的结合可以看作是一个成熟的现代城市发展。这种选择也是为了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在有限的条件下,城市规划过程与城市规划部门的人性化设计相结合,使其能够沿着清晰的路线快速到达购物中心。因此,现代商业设施的选址可以与地铁站相邻,以便导入人流,同时区分不同类型的商业组织,整合小区域,并执行小区域的特定细分,以使商业综合体达到一定水平。利用商业布局来推动客流,降低运输线建设的管理成本。这样便于顾客购物和消费,吸引人,并使人流不再是交通负担。其实,目前在很多实际运用中已有相关案列,如上海的百联世纪购物中心与世纪大道地铁站结建、久光百货与静安寺地铁站结建等。

三、商业综合体外部的交通流线

商业综合体的外部交通可分为三种类型:轨道交通系统,车辆系统和行人系统。商业综合体和城市交通之间的联系至关重要。蓬勃发展的业务的第一个条件是客户可以快速轻松地到达商场,他们只能在他们走进时停留。商业建筑等商场功能复杂,交通流量大,对城市影响很大交通。重点是满足人类活动法,并将城市规划与交通节点相结合。现在正在进行的商业综合体项目进行施工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对于相关管理和交通规划的方面,通过综合考虑对于交通流线的需求然后再分析出来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给出解决的方法,这对于后续建成之后交通出现情况时进行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合理的交通规划有利于吸引投资,为商业综合体创造有利条件,及时收回成本。使用交通枢纽进行业务布局可以实现以一半的努力实现两倍结果的目标。交通十分便利,人员和物流都非常高效。在交通高峰时段,可以对道路的某些路段施加交通限制,以有效减少拥堵。

四、商业综合体内部的交通流线

商业综合体当中,车流、物流和人之间有着比较复杂的关系,进行交通流线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综合考虑到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一、出入口设计,尽量减少人流和车流的相互影响。二、消防及人流疏散考虑。三、人流设计的时候首先要以人为本,进而做到商业综合布局合理,路标清晰,人们了解功能区位于显着位置。四、货物流线、货车装卸货,以及货物的交通垂直管理等考量。商业综合体车流量非常大,为减少因商场、周边办公及居住区等建筑体带来的车辆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根据业主及相关规划部门的要求并结合现场实际的情况,尽量在设计中将车辆主要出入口与人流主出入口分设在不同道路,如场地受限设于同一道路则应尽量拉大距离。消防车通行路线宜环绕建筑物布置,除考虑平常车行线可以兼消防车道外,步行通道、步行商业内部街道均可兼做消防紧急车道,同时需要布置紧急出入口,以保证消防车在紧急情况下均可畅通便捷的到达火灾现场。另外因消防疏散口必须直接对外的要求,在保障商业效应最大化的同时,将建筑疏散口全部布置在交通流线对外的节点上。商业综合体体量庞大而复杂,为了让各个功能区既能分工合作,又能自成独立的体系,就要依靠合理的内部流线设计。一般在商业体的内部,可结合自动扶梯组形成中庭空间,为各层的人流提供短暂休息的区域,也可以利用两组扶梯快速便捷的到达其他商业楼层。可以考虑将电梯、楼梯等交通设施组团布置,布设在购物通道的流线上,使之具备视线的引导作用。货物应直接从货运通道到仓库或仓库物流区,如此可减少商业综合体中人员和物流的混合运作,并应明确规定储存区域,以免随意倾倒货物。商业综合体的货物交通需要考虑从仓库中心到前端采购区域的快速分配渠道。

五、内、外部设计综合考虑

通过对商业综合体外部及内部交通流线的剥离-整合-分散的分析,我们可以建立起一个趋于完整的交通流线体系,使各功能区块即能独立运作又能有机联系成一体。商业综合体的对外交通组织必须纳入城市交通的背景,以确保购物中心人员的顺畅流动,减轻城市交通的压力。内部流线较为复杂,就像血管对于我们人体,如流线循环系统不通畅甚至堵塞,就会导致整个建筑无法运作。这就需要设计对各种交通流线做出合理的分析,进行剥离、整合、分散等全方位研究,以实现商场每层楼的人流量的平衡。

结束语:

中国的设计业务是在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对商业综合体和交通流量组合的研究已经存在了30多年,但它仍处于起步阶段。解决业务组合中的流量问题与解决许多业务开发问题相同。这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需要从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方面入手,实现相互协调和联系。采取科学态度,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探索理论和实践,为更好地解决交通流线问题提供必要的前提和支持。

参考文献:

[1]郑鑫,樊子瑄.城市综合体与城市接口客流交通设计浅谈[J].榆林学院学报,2018(2):55-58.

[2]彭琰.北京轨道交通商业综合体步行系统设计策略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