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综合康复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7
/ 2

颈椎病的综合康复治疗

张婷婷

南京市六合人民医院 江苏南京 211500

摘要:目的:研究以电脑中频疗法、温热疗法、手法治疗、往复式牵引等为主的综合治疗对颈椎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73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予单纯手法进行处理;治疗组38例,加用电脑中频疗法、温热疗法、往复式牵引等综合治疗,两个疗程后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对照组痊愈14例、显效9例、有效9例、无效3例;治疗组痊愈23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1例,经秩和检验,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u=2.00,P<0.05)。结论:综合治疗颈椎病的康复效果显著,可发挥各疗法的协同作用,起到整复小关节促进血液循环、松解粘连、解痉止痛的功效。

关键词:颈椎病;综合康复治疗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等诸种因素的影响,颈椎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目前,治疗颈椎病尚无特效药物,一般以物理治疗中的理疗、推拿、牵引、针灸等作为主要治疗方法。颈椎病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本文主要研究颈椎病的综合康复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医院各临床科室及康复医学部门诊收治的颈椎病患者73例,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物理治疗结合颈肩背功能训练)和对照组(单纯物理治疗)。治疗组35例,男17例,女18例;年龄35~83岁;病程2周~11年。对照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33~79岁;病程3周~10年。二组一般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颁布的《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中颈椎病的诊断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坚持完成治疗;③按要求完成调查;④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及混合型颈椎病患者。脊髓型颈椎病除外。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手法点按治疗;治疗组增加以下治疗

1.3.1 电脑中频电疗:采用频治疗仪,电极患处上下对置,选择相应的处方,电流强度耐受量,每次20min,每日1次,10次/疗程。

1.3.2 温热疗法:选择美国物理湿热治疗机敷垫敷患处,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或磁振热治疗,磁头置于患处,感觉温热为宜,每日一次,每次20分钟,10次/疗程。

1.3.3 电动牵引治疗:①电动牵引机进行牵引治疗,患者取水平位(卧位),间歇牵引,具体为:牵引15秒,放送5秒,每次牵引20min,牵引重量5~15kg,1次/d,重症者2次/d。10d为1疗程。②手法治疗每次治疗先用较轻手法放松颈肩部、患侧上肢及头部肌肉,然后视患者体质情况用适宜力度采用推、拿、摇、拨等手法施治后,再用点、按等手法于风池、风府、大椎、肩井、手三里等穴位实施点按,反复数次,每次20分钟,治疗1次/d,15d/l疗程,隔7天后再进行下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4 疗效评定标准

颈椎病目前疗效评价标准主要根据头晕、肢体麻木等主要症状的改善程度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等级。具体为:①痊愈:头晕、头痛及颈肩部、上肢疼痛及麻木消失,颈部活动正常。②显效:头晕、头痛减轻,颈肩部、上肢疼痛及麻木减轻,颈部活动基本正常。③有效:头晕、头痛减轻,但仍有颈肩部及上肢疼痛、麻木,颈部活动仍受限。④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症无变化。

1.5 统计学处理

对所得数据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秩和检验、χ2检验和t检验。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经秩和检验,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u=2.00,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n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对照组 35 14(40) 9(25.71) 9(25.71) 3(8.85)

治疗组 38 23(60.35) 9(23.68) 5(13.15) 1(2.63)

注:经秩和检验,u=2.00,p<0.05

3 讨 论颈椎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是长期低头或颈部外伤,使颈椎间盘受损,含水量减少,导致椎间盘变薄,近而小关节承受的力量增加,日久使椎间孔相应变小,后纵韧带、黄韧带可有微小撕裂,进而继发纤维化或钙化,颈椎活动度大,稳定性差,主要依赖周围肌肉、筋膜和韧带的保护,因此这些组织较易引起劳损。当劳损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其代偿能力遭到破坏,可引起肌肉痉挛、缺氧,代谢产物增多,血管壁渗透性增加,组织液积聚而形成无菌性炎症。炎症继续发展,进一步影响组织代谢,导致组织粘连,弹性降低,失去对颈椎的支撑和保护作用。导致颈椎动力和静力失调而发生弧度改变、退变和增生,颈椎失稳。

直接或间接损害和牵拉颈丛神经根,从而出现颈椎病的临床症状。而颈椎动力和静力失衡则加速这一变化,且使椎间盘退变更为严重。因此,在进行牵引、推拿等颈椎病的康复治疗的同时,积极进行颈肩背功能训练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其原理为:①功能训练可松懈神经根的粘连以及硬脊膜与后纵韧带的粘连,维持硬脊膜在椎管内的活动性,调整小关节的紊乱,改善神经根与病变组织的位置关系,解除神经根或血管的压迫或刺激。②功能训练可理顺脊柱两侧的筋膜关系,增加颈项部肌肉及韧带的力量,恢复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增强肌肉对脊柱的固定作用,从而维持颈椎的稳定性[2]。③功能训练增强了骨的代谢,使骨骼的有机成分增加,无机成分减少,使骨的强度、韧性增加,延缓骨的退变[3]。④功能训练配合牵引、手法治疗可以锻练颈肩肌肉,解除颈部肌肉的痉挛,调整和恢复已破坏的颈椎内平衡,增大椎间隙及椎间孔,牵开被嵌顿的小关节囊,增大横突间距离,伸张被扭曲的椎动脉,改善脑血液循环,从而达到预防颈椎病所致功能障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缪鸿石主编.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下册)[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308~319

[2] 邵盘,许竞斌主编.实用颈腰背痛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2,261~291

[3] 颜帮海.神经根型颈椎病推拿术加功能锻练的体会[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8(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