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经 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7
/ 2

研究经 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

金鑫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五科 272300

【摘要】目的:探讨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使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120例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以随机分组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使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绞痛改善效果、一年后患者的生存率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状况。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75%(P<0.05);试验组患者一年后的生存率为8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P<0.05);试验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和18.3%,均低于对照组的16.7%和41.7%(P<0.05)。结论:使用冠脉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较低,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皮冠状动脉介入;高龄患者;冠心病心绞痛;治疗

由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日渐严重,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率也在持续攀高。这一病症在医学临床上属于一类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反应为感觉胸部受到剧烈的压迫刺痛感,若是治疗有所延误,不但会使得患者的心脏受损,患者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常规的药物治疗疗效普通,此次研究使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进行治疗,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120例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各60例患者。其中,试验组的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65-85岁,平均年龄(74.3±4.7)岁;观察组的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63-84岁,平均年龄(74.6±3.9)岁。组间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的30例患者全部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主要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硝酸酯类药物、他汀类药物以及钙通道阻滞剂等。

试验组的患者全部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详细治疗操作如下:手术之前先对患者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待到患者的病况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后,在患者心绞痛发作的3至7天之内开展冠脉介入治疗,利用心电图进行检查,明确患者的缺血部位,然后联合冠状动脉造影功效,对发生病变的血管进行经皮冠状动脉内形成术,放置支架[1]

1.3 疗效判断标准

以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改善状态作为临床效果的评判基础。评判等级分为三类:显效,患者在治疗之后,心绞痛发作的频率降低至术前的20%以下;有效,患者在治疗之后,心绞痛的发作频率降低至术前的20%-50%;无效,患者在治疗后,心绞痛的发作频率高于术前的5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19.0来对收集得到的数据展开统计和分析工作,其中的计数/计量资料进行X2/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对比[n(%)]

组别

例数(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试验组

60

37(61.7)

17(28.3)

6(10)

54(90)

对照组

60

26(43.3)

19(31.7)

15(25)

45(75)

X2

0.031

P

4.675

2.2 两组患者的一年后的生存率对比

试验组患者一年后的生存率为8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下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1 年生存率对比[n(%)]

组别

例数(N)

一年存活率

试验组

60

53(88.3)

对照组

60

43(71.7)

X2

4.093

P

0.043

2.3 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试验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和18.3%,均低于对照组的16.7%和4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下表3和表4。

表3 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N)

心脏性死亡

非致命性心肌梗死

脑卒中

发生率

试验组

60

1(1.7)

1(1.7)

1(1.7)

3(5.0)

对照组

60

4(6.7)

3(5.0)

3(5.0)

10(16.7)

X2

4.227

P

0.04

表4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N)

再发心绞痛

心率失常

心力衰竭

造影剂肾病

发生率

试验组

60

2(3.3)

4(6.7)

4(6.7)

1(1.7)

11(18.3)

对照组

60

11(18.3)

7(11.7)

6(10)

1(1.7)

25(41.7)

X2

7.778

P

0.005

3.讨论

冠心病在老年人群中属于多发疾病,不但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影响,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其当前主要使用传统的药物进行保守治疗,或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主要是通过对堵塞或者窄小的管桩动脉血腔进行疏通,以此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缺氧的症状,以此实现治愈心绞痛[2]

此次研究中,试验组先使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对病情进行稳定,然后再实施经皮冠脉介入治疗,通过放置支架来扩展动脉血腔,以此提升患者的血氧量和供血量。此治疗方法不但术后压迫的时间较短,而且不会对患者的行动带来不便,术后不适体验较轻,所以对于冠心病心绞痛这一病症治疗而言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3]。从上述研究结果中可以得知,试验组的总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术后一年后的存活率也高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以及并发症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都低于对照组。

综上可知,使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心绞痛,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而且能够减轻术后的不良反应,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媛.七氟醚伞麻喉罩通气在小儿眼科短小手术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5):83—87.

[2]千少超,杨振东,赵献亮,等.喉罩全麻控制呼吸在患儿纤维支气管镜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30(1):64—67.

[3]鲁海兵.喉罩通气全麻在小儿扁桃体摘除术中的应用[J].中刚现代药物应用,2014,8(19):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