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妇 产 科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影响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7
/ 2

分析妇 产 科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影响因素

廖锦姬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妇科 广西 梧州 543002

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通过现场查看和实际考察,调查与分析我院妇产科护理人员手卫生现状。结果:我院妇产科在岗护理人员50名,手卫生依从性率为53.0%。通过一周的手卫生培训和管理,妇产科护理人员手卫依从率提高到85.7%,但三个月后又降到58.8%。结果:经过加强管理后医院护理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可得到提升,但随着管理的放松便又降低,所以应该对其加强管理,使其效果得以巩固。 关键词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

本世纪初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执行率只有20%左右,而大量研究得出,医务人员手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的传播媒介,因此医院感染管理有效的措施之一便是做好手卫生管理。为了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进行了解,本文选取了某妇产院护理人员进行了手卫生依从性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2个病区的妇科护士,对其在2017年1月—12月间的手卫生现状进行调查。本次调查的护理人员都是女性,共包括2个病区的护理人员50名,其中主管及以上护师24人,护师21人,护士5人,平均年龄为35岁。 1.2方法 1.2.1调查前准备

首先对参加调查的人员进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各岗位手卫生特征和六步洗手法等知识,调查人员对护理人员执行手卫生的情况和正确操作方法进行观察。

1.2.2调查方法

调查人员现场观察护理人员执行手卫生的情况,并把其分为直接接触患者前、直接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体液或分泌物后、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等指征并做好记录,观察时间应为1h。 1.2.3整改措施

在第1阶段获得调查数据后,根据其中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1)进行专题培训:根据护理人员存在的手卫生问题,进行手卫生知识和法规培训,强化管理措施;(2)进行考核:在培训后,分别在1周、1个月、3个月之后利用设计问卷的方式对其实施考核复查,对其存在的问题和手卫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调查问卷中,为了便于调查人员选择,设定了6个影响手卫生因素的选项,分别是“工作繁忙顾不上洗手、不洗手对患者危害不大、手卫生会给工作带来麻烦、反复洗手会伤害皮肤、戴手套可以替代洗手、手上未见污染物不必洗手”。

1.3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相关数据和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前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见表1)

5df8759cf364f_html_5c65aef1aa89545c.png

通过调查得出,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体液或分泌物后的手卫生依从性最高(72.4%);手卫生依从性最低的是接触周围环境后(4.6%),通过计算,各岗位护理人员平均手卫生执行率是53.0%。

2.2手卫生的影响因素(见表2)

5df8759cf364f_html_e6b4cadcc64592b.png

由表2得出,在6项护理人员手卫生影响因素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工作繁忙顾不上洗手”;然后是“手上未见污染物不必洗手”和“手卫生会给工作带来麻烦”。根据调查结果可知,主观因素对妇科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较大,许多人都从内心排斥手卫生,觉得是一种负担;另外,护理人员还对手卫生存在认识误区,并缺乏较强的法规观念和防控医院感染的意识,对手卫生意义缺乏正确的理解也是导致手卫生依从性较差的主要原因。

2.3整改后的考核结果(见表3)

5df8759cf364f_html_d79a518b9a8b6c73.png

由表3得出,通过整改和培训后,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在1周、1个月和3个月分别为85.7%、76.7%和58.8%,所以,整改培训后第一周手卫生依从性提高比较明显,但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下降,3个月后便降低到类似培训前的水平,说明护理人员手卫生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3.讨论

通过调查显示,该医院妇产科护理人员整体手卫生依从性较低,其中接触患者体液或分泌物后手卫生执行率较高,是因为其意识到患者的体液或分泌物可能会对自身产生某些影响;通过分析影响因素得出,对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造成影响的主要原因是工作繁忙顾不上洗手,因此适当增加护理人员可能会使其手卫生依从性得到提升。有的护理人员觉得手上未见污染物不必洗手,说明护理人员并没有充分重视手卫生,对手卫生对患者的危害意识缺乏足够的意识,而相关研究得出,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是因为护理人员每次和患者及患者周围环境接触后手卫生执行不到位,而且医护人员不严格执行手卫生还和医院感染有重要的关系。

在对妇产科病区的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调查后,对这些护理人员开展了手卫生相关培训,在1周之后,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提高的比较明显,说明教育培训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上影响较大。通过知识和技术层面的培训使护理人员深入了解手卫生的重要意义,掌握了各种手卫生用品、消毒或洗手的正确操作方法,另外还应培养其树立法规意识,从管理制度入手使手卫生执行机制等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在对护理人员培训后的1个月后,其手卫生依从性在不断下降,3个月后手卫生依从性和培训前几乎无差别。说明单次少量的理论干预只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发生作用,而无法起到长期影响,因此,想要使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得到持续提升,需要对定期对其进行培训,感染管理科应定期深入病区进行监督,并做好问题的反馈,促使医务人员树立并养成良好的手卫生意识和习惯,使其手卫生依从性逐步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应添苗.黄忠怡.唐益娟.章吕潇.妇科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7,34(02):164-166.

[2]赵元婷.商临萍.临床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3):282-283.

[3]张丽莉.刍议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影响因素和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3):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