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景观营造方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24
/ 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景观营造方法探讨

曹玉杰

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70

摘要:从目前我国的发展情况看,各个地区都在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目的在于缩小城乡差距,建设美丽宜人的乡村。但乡村建设脏乱差的情况在很多地区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变得日渐严重。再者,千篇一律的乡村发展模式也使乡村失去了原本具有的特色,乡村应该具备的传统文化和原生态景观基本上已经看不到,遭遇到了毁灭性打击。所以,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使乡村景观变得更具有特色,才能促进乡村更好地发展。本文以江苏省徐州市吴邵村为例,从景观营造、生态修复、文化振兴、产业振兴等几个角度对其景观进行改造与规划,阐述乡村景观改造与规划的方法,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机遇。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景观;构成要素;具体方法 引言:

近年来,我国乡村地区的建设发展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在乡村建设过程中,美丽乡村建设观念应运而生,也成为当前现代化乡村建设中的重点内容。在乡村建设过程中,乡村景观建设成为构建美丽乡村的重要核心。由于乡村的自然环境良好,并且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乡村建设与设计过程中应当有效应用,自然环境着重突出景观价值,确保乡村景观的适应性与功能性得到进一步提高,有助于确保乡村景观美观度,也能够为乡村的实际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有助于后期阶段提高乡村景观的具体应用情况,能够为乡村景观建设及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有助于构建科学完善的乡村景观建设体系,促进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积极融入乡村区域特色,结合民俗文化特色,提升产业价值提升,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规范化与现代化发展。

一、乡村景观的构成要素与特征

景观是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兼具了文化、生态、经济等多重价值。而我们目前说的乡村景观,是以农村为背景,以乡村聚落景观为核心,由文化景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构成的环境综合体。农村的风俗文化、农耕文化、生态系统都沉淀着当地的历史和传统,都体现出当地特有的地域特色,形成了农村原始的乡土景观。这种原始的乡土景观,是长期历史发展中留下的痕迹,是自然条件、生产和生活成为一体的因地制宜的生态景观。

乡村景观的营造,离不开对乡村景观要素的提取,根据大量的乡村振兴景观建设案例,乡村景观要素主要包括以下7点:(1)村落,主要指村民生活的主要地方。(2)民房,房前屋后的景观、微菜园、微果园等。(3)农田,主要包括菜地、水田等。(4)水体,在农村中,水体有灌溉用的水渠和自然的河道、池塘等。(5)道路,主要包括机耕路、巷道等。(6)植物,包括当地乡土树种、经济林、杂木林等。(7)农村特有构筑物,包含了当地特有的祠堂、土地庙、水车、水井、石墙等。这些乡村景观元素作为农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与村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存在对于乡村景观风貌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从以上乡村景观的元素可以看出,乡村景观有着自己不可取代的特点。首先,乡村景观有着大地般的宽广感与辽阔感,并有着由于历史沉淀下来的稳重的安宁感与宁静感;其次,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的生态景观。丰富的水系与植被,适合生物繁衍与生存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四季景象,生产与生活自然过渡的农田、果园等。最后,农村构筑物不仅尺度上较为人性化,而且材料上也采用乡土建筑材料,体现出和谐的村落景观。

营造独具乡村特色的景观

2.1具备田园特色

乡村自然景观由山、水、林、田、园等构成,主要是田园自然的特色风格为主,包含生态防护林、生产田园等的绿色植被资源及湖泊池塘等蓝色资源。现状的池塘、河道、其他水体在乡村景观规划中应以保护为主,并结合适宜的休闲空间。乡村聚落空间由乡村田园环境与乡村特色建筑构成,同时承载着乡村独特的风光及悠久的历史文化,乡村的田园景观体现在农田与池塘、河流与林带上。要尊重原有的基地,不破坏村庄的原始形态,科学合理地控制用地扩张。乡村生产景观通过生产场地的展示,生产活动的体验,生产记忆的传承进行表现。同时生产过程与性质决定着乡村生产性景观的重要特色。

2.2凸显生态价值

美丽乡村的景观设计要尊重现状基底,顺应自然地形。尊重场地现状肌理,能够维持土地生态性、安定性、自然性。在乡村景观改建中,应避免导致土地的不安定感,产生不必要浪费。在地理位置较为特殊且地貌复杂的地区,大部分乡村通常是依山而建,在乡村建设中要顺应自然地形,才能造就独特的地理景观。例如,云南元阳县的蘑菇房,通过依山而建,参差错落形成了独特的景观,并且能够有效融入自然之中,与当地的环境形成整体。在实体的构建过程中应使用生态环保的技术材料与技术方法。通过设计独具特色的生态景观,有助于提高场地的生态性及可持续性,也能降低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本。提升场地环境的自然生态性,有助于场地生态圈的建设。

2.3发展休闲产业

尊重场地资源,对场地基底进行最小干预,梳理场地现状,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通过重塑自然生态肌理,修复场地生态环境,提升场地生态的自然自净能力,通过种植乡土树种打造乡土景观特色,同时通过布置自然湿地收集雨水,调节旱涝,同时吸收和过滤生活用水。布置生产性景观突出乡土旅游特色,并结合生产体验空间突出游客休闲游憩的功能需求,使原先单调乏味的农业景观变得更令人兴奋且富有娱乐性。让游客能够感受到乡村的生态魅力,并与劳作的农民进行亲密接触,体验其中的艰辛与快乐。劳动与游憩、生产与休闲、乡村与城市、村民和游客、功能和审美之间都不分彼此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美丽和谐的一幕。

2.4重现乡土记忆

乡土精神是乡村中特有记忆传承,例如,乡村中的牌坊、石井、水巷与古戏台等,使村民对于乡村精神的记忆,具有极为特别的意义和内涵。营造乡村景观应从村民的活动记忆以及地方遗产中挖掘凸显该区域特色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象征。通过村民的活动展示可以将村民印象深刻并具有极为重要价值的景观,当作活化并且有效保存和创作,同时可以将娱乐休闲与自然地景资源相结合,营造出特色的乡土空间。国家提出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纲领,是国家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进程,现在过多的农村出现了盲目模仿城市景观建设现象,城乡同质化严重,乡村特色缺失严重影响着村民对于乡土地方的情感依附,也丢弃了乡村地域特色。应保留并优化受到当地村民认同的生活场所,使其成为容纳乡村记忆情感的重要区域。乡村的古寺堂与古庙、数量较多,所以在营造乡村景观时,应保留地方特色,并且对其进行一定的乡土记忆修复。

结语:

目前,乡村振兴战略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落后的面貌,也为农村的发展指出了“非城镇”化的道路,有利于消除城市和乡村之间现存的差异。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对乡村景观进行设计的同时,要考虑到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其他影响因素,要在保证乡村原有文化原有地域特色的情况下丰富乡村景观,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刘滨谊,陈威.关于中国目前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的思考[J].城镇风貌与建筑设计,2017(9)

[2]韩晓雄,卫红,刘保国.村民活动中心空间在当下乡村村社共同体重塑中的作用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7,(10):108-111.

[3]刘彦随,周扬.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挑战与对策[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5(2)

[4]侯晓蕾,郭巍.场所与乡愁—风景园林视野中的乡土景观研究方法探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5,(04):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