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护理中的临床疗效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27
/ 2

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护理中的临床疗效评价

孙培培

丰县人民医院 江苏 徐州 221700

摘要: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择取于本院诊治的冠心病患者68例,病患纳入时间自2018年4月~2019年4月。根据护理内容不同分组为参照组、研究组,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则同时强化健康教育。经干预后组间比较两组冠心病患者的情绪、生活质量、满意度等情况。结果:研究组病患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认知度、SF-36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护理总满意率97.06%显著高于参照组82.35%,P<0.05。 结论:强化健康教育能有效提升冠心病患者的情绪、疾病认知及满意度。

关键词:健康教育;冠心病;认知度;情绪;满意度

冠心病作为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等临床特点。临床施行救治同时,为保障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需同时采取优质、科学的护理服务[1-2]。本次研究即分析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1.基线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择取于本院诊治的冠心病患者68例,病患纳入时间自2018年4月~2019年4月。纳入标准:(1)临床诊断确诊为冠心病疾病;(2)沟通能力良好,认知功能正常;(3)知晓本次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认知障碍、精神障碍;(2)不配合或中途退出本次研究。

68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护理内容不同分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参照组34例冠心病患者中男、女例数之比为18:16,其年龄在35岁~76岁间,年龄均值为(53.21±5.14)岁;研究组34例冠心病患者中男、女例数之比为19:15,其年龄在36岁~77岁间,年龄均值为(53.25±5.11)岁。比较两组冠心病病患各基线资料经分析、对比可知,差异不显著,有临床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参照组:对本组冠心病病患施行常规护理服务,即密切关注病患体征变化、疾病变化情况,为病患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指导病患遵医嘱用药,告知病患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对本组冠心病患者强化健康教育,即:(1)组建健康教育管理小组。由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健康教育小组,由该小组成员结合冠心病疾病特点、患者的健康知识认知需求,制定健康教育方案。(2)丰富健康教育方式。通过发放宣教手册、开展宣教课堂、口述宣教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与此同时,利用互联网平台,以微信、QQ、微博等形式定期推送冠心病疾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文章,不断提升病患的疾病认知度。且病患可通过微信、QQ等平台提出日常疑问,由专业人员进行解答,及时满足患者的认知需求并纠正其错误认知。(3)丰富宣教内容。①强化沟通,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病患介绍冠心病的发病原因、疾病发展、治疗措施及注意事项。针对病患的疑问进行耐心解答,并告知病患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护理工作的重要性。②告知病患维持稳定、乐观情绪对疾病治疗的影响,同时通过放松疗法、音乐疗法以缓解病患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及其家属需鼓励、安慰病患以提升其治疗信心。③日常生活行为指导。告知病患需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科学、均衡饮食,适当、坚持运动,保障充分睡眠,进而有效提升病患的机体免疫力、抵抗力。

1.3 评价指标

以疾病知识掌握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冠心病患者疾病认知度情况,得分越高即认知度越佳;以HAMA、HAMD量表评估两组病患的情绪状态,得分与焦虑、抑郁严重程度成正比;以SF-36量表评估两组病患的生活质量情况,得分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以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病患的满意程度,问卷总分值为100分,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得分各为≥80分、60分~79分、<60分,护理总满意率=(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

1.4数据处理

以软件SPSS22.0分析数据,满意度以率(%)表示,以c2检验行组间比较;评分以(±S)表示,以t检验行数据比较。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认知度、HAMAHAMDSF-36

研究组病患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认知度、SF-36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详见下表。

表1.比较两组冠心病患者认知度、HAMA、HAMD、SF-36评分(±S,分)

组别

认知度

HAMA

HAMD

SF-36

参照组(n=34)

69.35±3.45

45.36±4.17

46.92±3.57

73.54±4.21

研究组(n=34)

78.54±3.57*

35.46±5.12*

36.82±4.23*

89.33±4.57*

注:与参照组比较,*p<0.05。

2.2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病患护理总满意率97.06%显著高于参照组82.35%,P<0.05。详见下表。

表2.比较两组冠心病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n(%)]

组别

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

参照组(n=34)

12(35.29)

16(47.06)

6(17.65)

28(82.35)

研究组(n=34)

16(47.06)

17(50.00)

1(5.94)

33(97.06)

注:与参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为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多因机体油脂代谢异常所致血液脂质沉积于血管壁且难以清除,进而导致冠心病。冠心病疾病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为保障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行临床治疗同时需辅以优质、科学的护理服务[3-4]

对冠心病患者强化健康教育,由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施行宣教。在原有护理措施基础上丰富宣教形式,如开展宣教活动、借助互联网平台、播放宣教视频等。同时,丰富宣教内容,除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外,告知病患维持良好心态、科学饮食、适当运动等重要性,并不断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提升整体生活质量[5-6]。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可知,研究组病患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认知度、SF-36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护理总满意率97.06%显著高于参照组82.35%,P<0.05。

综上,对冠心病患者强化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其情绪、疾病认知及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方向阳,巩维佳,侯原平等.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血压、血糖达标状况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7):4198-4199.

[2]樊晓美.每日目标化临床护理路径和健康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患者护理中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0):1395-1397.

[3]邹芸,郑梅.基于Pender健康促进理论下的健康教育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患者生活方式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20):1531-1536.

[4]轩玉宏,刘有为,刘彤等.微信健康教育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19,35(4):367-370.

[5]王莉莉,李毅,刘姝等.冠心病患者出院前健康教育对院外依从性与 心血管疾病预防效果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9,42(8):1033-1036.

[6]叶晶,郁莉芬,方晋等.结合微信公众平台的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23):1770-1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