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乘务专业的形体训练研究型教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27
/ 2

空中乘务专业的形体训练研究型教学分析

肖文哲 王聪 马晓倩

青岛工学院 山东省 胶州市  266300

摘要:重视高校空乘专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高技能、高素质人才而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对促进民航业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深化,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释放,民航业在近二十年中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状态,但是长期以来,民航类人力资源的严重短缺一直是限制民航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空乘专业作为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一个门类,必须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按照科学的学制和课程设置要求。

关键词:空中乘务专业;形体训练;发展现状;有效措施

引言:

中国民航业迅速发展,民众选择乘机方式出行频次增加。为与民众旺盛的乘机出行需求相适应,航空公司应有一支具备高超的职业技能,完善的服务意识,严明的工作纪律的航空服务人才队伍。与此同时,民航事业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民航空中乘务人员的需求增长,根据航联传媒的数据显示,到2021年中国民航空乘队伍将超过25万。为了培养空乘专业人才,多所大学和高职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其中高等职业教育由于与经济发展的联系更加紧密直接,成为培养空乘人才的主要力量。空中乘务专业在进行形体训练教学的过程当中,缺乏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认知另外也不能够认知与实践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最重要的是教学方法和内容相对较为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因此为了提高空中乘务专业形体训练教学的实际效果,应该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要创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最重要的是能够创建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模式,进而保证形体训练,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

1空中乘务专业形体训练教学的发展现状分析

民航业发展对空乘类职业人才的需求,促使了相关教育行业的改革发展。虽然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空乘专业,但是会出现一些教学上的问题,比如形体训练。首先,缺乏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在进行形体训练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往往居于主导地位,然后让学生们对知识进行被动的接受,这样不仅不能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提高学生们对于形体训练教学的兴趣和爱好,导致形体训练教学的实际效果也不够明显。其次,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相对较差。在进行形体训练教学的过程当中如果单纯的对书本知识进行灌输,而不进行实际训练的话,那么形体训练教学的实际作用就不会明显,而当下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很难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样就导致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很难真正的对形体进行有效的训练,提高形体的优美度。最后,教学方法、内容理念都相对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性。在专业形体训练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学方法相对较为落后,而教学模式也非常的陈旧,这种单一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难免会造成学生们缺乏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很难提高学生的整体专业素质,尤其是面对当下对于空中乘务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如果高校在进行形体训练教学时,不能够结合实际进行教学方法和内容再创新,那么将会导致空中乘务专业形体训练教学,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进而阻碍到我国航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2提高空中乘务专业形体训练教学实际效果的有效途径

2.1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进行形体训练教学的过程当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能够结合形体训练教学中所包含的内容,有效的对内容进行教学并且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比如说瑜伽、普拉提、民族舞蹈、器械健美以及力量和柔性训练等等。所以一定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前提,让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来才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的掌握住形体训练的专业要领。比如说在对普拉提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时主要涉及到形态训练。教师可以首先播放一些优美的音乐,意境较为清新,而且较为舒缓能够让学生们释放压力沉淀自己的气息,然后就可以开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让学生们舒展筋骨,最后达到向极限方向延伸的目标。要对整个课程进行认真的自我总结、自我发现,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学生们意识到形体训练非常重要。

2.2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在空中乘务专业形体训练教学中,教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空中乘务专业形体训练教学涉及的教学内容有瑜伽、普拉提、民族舞蹈等,教师需充分掌握各种基础训练内容,为学生创造思考、探究的机会,才能有效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普拉提”这个内容的形态训练教学时,教师可以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引导学生,并尽可能地向着极限方向延伸,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自我总结、自我发现,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提升意识,促进学生形体更加优美。

2.3构建积极教学氛围

在空中乘务专业形体训练教学中,需要注重积极教学氛围的合理构建,从审美、认知、意境等多个方面着手训练学生的形体,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进行“脚步”这个内容的形态训练教学时,教师可采用分组练习的教学方法,并让小组之间相互对比,不但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团结意识、责任意识等,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2.4引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为了改变传统的空中乘务专业形体训练教学的现状,必须要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构建一种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才能够引发学生参与到形体训练教学过程当中来,从而保证教学取得实际效果。比如说在对脚部进行形体训练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分组练习的方式,把8-10人设置为小组然后进行小组内部的练习,最后通过小组之间的相互对比,不仅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形成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帮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可谓一举数得。

2.5创新教学评估模式

由于形体训练与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具有息息相关的联系,并且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就业,应该创新教学评估模式,能够将平时的训练以及实践的操作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既能够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形体,也能够对各种形体理论知识了如指掌。因此可以让学生们来自己进行编舞来进行形体的展示。不仅能够使得学生的形体更加多姿多彩,同时也能够利用动感音乐调解形体的姿态等,最重要的是真正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将日常表现创意以及新的想法都纳入到评估范围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受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双重影响,中国民航业持续快速发展,行业对民航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为高校空乘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事业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因此民航运输业的竞争日益加剧,为了提高民航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应该进一步提高民航一线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因此高校对于空中乘务专业的教学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黄赶祥,李鸣镝,虞雪.应用型本科院校空中乘务专业建设与发展——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07):77-79.

[2]臧杨柳,徐明.基于岗位需求的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15):123-124.

[3]赵淑桐,黄华.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23(03):106-107+115.

[4]陈丽梅.论现代礼仪与形体训练对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素质的影响及培养[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6(3):4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