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县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 ------水环境治理体系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30
/ 2

利辛县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 ------水环境治理体系建设

朱桂祥

利辛县大李集镇环境保护工作站 安徽利辛 236700

引言:2013年水利部1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八项工作和五大目标,随后开展了水生态文明城市的选拔和建设工作,利辛县被列入第二批试点城市名单,依据水利部审查通过的《利辛县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利辛县主要从“水资源利用”、“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水安全保障”、“水管理创新”及“水文化传承”六大体系方面进行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这里主要谈一下水环境治理体系建设。

1 概述

利辛县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期间,利辛县按照源头控制、末端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加强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防治,扩建和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处理排放标准,严格控制入河污染物排放;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污水集中处理率;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沟通水系,改善了河道生态环境。

2、控制截污减排

试点期间,利辛县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污染源治理,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排放,减少入河及入污水处理厂的废污水,提高污水处理标准,进一步削减入河污染物,进行排水体制改造,采取雨污分流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直接排入地表水体的废污。

2.1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

推动区域经济转型,产业布局优化调整,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现代产业结构体系,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要与清洁生产和污染物源头控制相结合,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加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引导所有企业进入工业园区,形成统一管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要与大力削减农业面源污染相结合,优先发展化肥用量较低、取得的环境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发展集约化蔬菜种植业,发展循环利用的畜禽养殖业。城乡布局要有利于水环境综合治理,实现城市与区域的整体联动。

试点期间,利辛县建设了4个以粮食、蔬菜种植及规模养殖为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重点示范项目,实现了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的大幅削减;在工业园区开展了工业节水技改、节水型企业建设、经开区污水处理厂建设等工程,落实工业节水建设,做到优化产业结构,从源头上截污减排。

2.2 控制点源污染排放

试点期间,利辛县通过中沟截污治理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河道环境整治工程等措施,切实做到控源截污,达到控制点源污染排放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2.2.1 中沟截污治理工程

试点期间,利辛县为保证中沟西侧沿线污水不再排入中沟,开展了中沟截污治理工程,对长春路至滨河中路中沟西侧合流制管道及沟渠排放口污水进行截流后接入向阳路污水管道。设计污水截流管径为D500,位于中沟西侧,全长1850m。

2.2.2 污水管道建设工程

试点期间,科辛县开展道路污水管道建设,污水管道采用单排管或双排管布置, 管材为新型管材,主要施工方法为普通开挖法,对管道埋置深度较深的采用顶管法施工。共完成红丝沟西路、国强路、高新路、环翠西路、青年北路、政通路6处新建污水管道2861m,完成中沟西侧截污、中沟东侧截污、长春路污水管道、光明路污水管道、人民北路污水管道、向阳西路污水管道6处截污工程管道的建设,总长5173m ;另外还进行了城区配套污水管网的建设, 长度为18.036km。

2.3 再生水利用工程

通过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排水系统改造工程及农村水利用工程,实现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试点期间,利辛县从城区污水处理厂沿晴岚溪铺设20km管道,将处理后的再生水用于水系补给、城市绿化用水、城市环境喷洒公路用水及洗车用水等。2017年, 利辛县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7%。

2.4 农村水污染治理工程

试点期间,利辛县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同步开展农村水污染治理工程。

2.4.1 农村清洁工程

在利辛县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乡村配备了专门的保洁人员,每月发放固定工资。保洁人员基本是闲在家里的老年人,他们负责将村户门前的垃圾送到垃圾收集房。随后,这些垃圾将进入一个专门的废墟地就地掩埋。在公共设施建设中,每个村部配备垃圾收集点及垃圾收集房,对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村庄生活垃圾收集实行垃圾袋装化,按照“村收集、镇(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置模式,积极鼓励农户利用有机垃圾作为肥料,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有机垃圾资源化。

2.4.2 污水处理工程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综合整治为抓手,强化措施,主动而为,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利辛县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及运行情况如下:截止目前,全县除城关镇外,22个乡镇政府驻地已建成或正在建设污水处理厂,中心村污水处理站46座。其中,永兴镇、胡集镇、马店孜镇、张村镇等4个污水处理厂已建成并具备正常运行条件;江集镇原已建有2座日处理600t污水处理站、在建日处理1500t 污水处理厂;中疃镇、城北镇、孙集镇、展沟镇、阚疃镇等5个乡镇污水管网已铺设完成,主站土建基本完成;望瞳镇污水处理管网已铺设完成,主站在建;纪王场乡、巩店镇、王市镇、孙庙乡、汝集镇、大李集镇等6个乡镇污水处理管网基本铺设完成,主站已开工建设;程家集镇、王人镇、新张集乡等3个乡镇污水管网铺设60%,主站在建;西潘楼镇、旧城镇等2个乡镇污水管网铺设完成50%,主站在建。村级污水处理站结合建制村环境镇整治工作,已建成36座,2018年度马店孜东门等10座污水处理站正在稳步推进。

2.4.3 沟河整治和生态建设工程

对在美好乡村建设规划用地范围内的沟河实施整治,对村民住宅与周边水塘过渡地段进行环境整治。留出生态缓冲带,营造出“村在田水之间”的美好乡村意境。同时,开展沿路、沿河、沿线的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整治村庄的“八乱”(即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积极开展改路、改水、改厕、改塘,使村庄人居环境达到“八化”标准。即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 沟渠净化、环境美化和服务强化。

3、城区水网提升改造

以纵横的水系为基础,以连通为手段,以改善水质为目的,结合城区河道补水、活水的要求,加强城区水系沟通及河道生态建设,加快水网改造提升,改善内河水生态环境,构建互联互通的水系格局。

3.1 提升城区水网品质

利辛县利用天然的水韵底色,通过城区水系沟通工程以及城区河道生态建设,以西淝河、阜蒙河为主线,对城区内现有的河道进行生态治理, 打造“八纵六横”的水网格局,切实提升城区水网品质。

3.2 开展了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

工程主要包括对东红丝沟、中红丝沟、早阳沟、龙吟河、截岗沟、揽翠河、晴岚溪、中沟、截阳沟、阜蒙河、车辙沟、驻马沟12条沟河的综合治理,治理长度7013km; 治理主要内容为清淤疏竣、土方开挖、配套桥涵、培植防护林带及慢行系统等。

3.3 开展了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工程对城区内西红丝沟、中红丝沟、东红丝沟、中沟、胜利沟、截岗沟等6条沟和阜蒙河进行综合整治,主要实施内容包括河道疏浚拓宽工程、生态补水工程、沿河截污工程、护岸工程、新建节制闸工程、跨河桥梁工程、景观绿化及防护林工程等。

4、农村水系生态整治

加大农村沟河整治力度,改善农村水生态环境,满足美好乡村建设对水环境的要求。加强大沟蓄水,保障河道生态用水量。

4.1 农村沟河治理

试点期间,利辛县结合美好乡村建设,统筹考虑河流水系治理对策,加快利辛县内农村沟河水系生态整治工程建设,采取沟河开挖疏浚、岸坡整治、生态修复等主要措施,消除死水塘、臭水沟,充分保持河流的蜿蜒性和河流断面形状的多样性,有效恢复主要沟河水系的基本功能,改善农村水环境。重点治理规划的28个新农村建设片的沟河,结合示范镇、示范村创建,以“水清、流畅、岸绿、景美"为目标要求,改善水体水质,种植水生植物,改变片区河网水系面貌,展现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生态村。

4.2 农村河道环境整治

试点期间,利辛县印发《利辛县河道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旨在集中整治西淝河、茨淮新河、阜蒙河、利阚河、阜涡河等沿主要交通道路及县际周边河道堤防、水域、滩地、堆土区的违章建筑、养殖、拦河设障、开垦种植、垃圾堆放等行为。同时加强日常管理,建立长效机制,稳固整治成果,长期保持,全面提升全县河道沿线环境质量。工作内容有:河面清洁整治,清理河面杂草、垃圾漂浮物,整治工业污染向河道内违规排放,确保水面清洁、卫生;河坡滩地整治,清理河坡及河道滩地种植农作物,拆除河坡及河道滩地非法沙石料场、码头、看渔房、厕所等违章建筑物、构筑物,清除垃圾、杂物堆放;河面畅通整治,清除乱占河面建筑,整治在河道内乱填乱挖现象,清理网箱、拦网、渔网、抬网、迷魂阵等违法设障,确保河道畅通。协同推进县、乡级“一河一策”的实施,各级河长加强调度、督察和巡河,推进河道突出问题的整改,切实改善河道水环境面貌。

4.3 大沟蓄水

为了充分利用地表水资源,改善枯水期河道生态环境,保障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加强水系连通性, 至2017年,在各大沟上分段建成56座水闸作为拦蓄控制工程,并对部分老化、规模偏小的54座现有水闸进行改造,来拦蓄地表水,抬高地下水位,增加总畜水量,合理调配上游来水,改善水环境。

5 水源地保护

试点期间,利辛县加强地表水源涵养与地下水源保护,划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建设隔离防护工程,采取相应措施加强饮用水源保护,依法清理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和排污口,开展茨淮新河、西淝河沿线饮用水源地专项检查行动。

参考文献:

1、南昌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思路与保障措施, 韩圣明 、李英、刘佳佳、涂安国,《中国水土保持》,2015.10.05

2、美好乡村建设背景下安徽旅游型村庄规划对策研究, 陆文宇, 《安徽建筑大学硕士论文》,2016.06.01

3、利辛县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探索, 侯磊, 《治淮》,2019.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