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工安全技术与安全健康控制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1-14
/ 2

关于化工安全技术与安全健康控制措施探讨

焦涛

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山东滨州 2565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国民经济建设成就斐然,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与日俱增。在如此利好的背景下,我国的化工行业也获得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化工产业的发展势头良好。在化工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有关化工作业的安全问题,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认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化工行业的安全技术也不断提升,这些安全技术的更新、优化,给化工行业的健康高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安全技术在化工行业的有效利用和积极渗透,进一步满足了化工企业的高效发展诉求,大大降低了化工安全问题的发展,推动了化工企业生产作业的顺利开展。本文从化工安全风险的成因入手,对常见的化工安全技术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与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化工安全健康的控制措施,以期为我国化工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化工安全技术;安全健康控制;措施探讨

化工行业生产作业的安全风险较高,一直属于我国的高危型产业,有关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问题一直是全行业、全社会极度关注的重点问题。化工行业的生产工艺较为复杂,会面临许多意想不到的突发情况,在施工作业的过程中有时候还会连带的产生相应的化学反应,隐藏着许多不易察觉的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如果化工作业的安全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那么不但会影响化工行业的生产作业效率,阻碍化工企业经济效益的达成,同时还会危险化工行业从业工作者的生命安全,严重时还会爆发大规模的化工安全事故,不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展开对化工安全技术与安全健康控制措施的分析、探讨,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化工安全风险成因

(一)原料因素

化工生产所需的许多原料属于易燃、易爆物质,一旦操作不良,造成泄露,将会引发严重的爆炸事故和安全问题,同时有的化工产品原料具有强腐蚀性,并且会向外界释放有毒物质,吸入的人群往往会出现生理上的不适,严重时还会威胁人类的生存繁衍。

(二)工艺因素

化工作业的工艺复杂,对生产作业的条件要求极为苛刻和严格,所有的操作都必须依照相应的作业标准来有效执行,一旦在生产工艺环节出现纰漏,不但会导致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严重时还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三)设备因素

运行完备的设备是支撑化工作业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化工生产设备一般体量较大,并且有着自己独有的操作方式。许多化工生产设备往往处于连续性的工作状态中,超负荷的运转,后期维护工作的滞后,也在很在程度上增加了化工作业的安全风险。

(四)制度因素

一般来说,化工企业会设定相应的生产规章制度,在实际的作业环节,操作人员需要按照规章制度的内容开展作业。但是在实际的作业环节,一些操作人员并没有严格依照规章制度来完成作业,对于一些化学危险品的存放、管理不到位,这也加大了化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二、化工安全技术

(一)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监控与故障诊断技术是化工安全技术的重要构成。化工生产作业的难度较高、工艺复杂,外部环境的细微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化工生产的作业安全,此时采用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可以有效的对生产环节出现的故障、问题等进行有效的检测、快速的诊断、积极的处理,从而降低安全风险的发生几率,确保化工生产的质量安全。当前,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的监测与故障针对技术在化工领域已经得到了极为广泛的推广、应用,收获了积极的成效。

(二)安全仿真技术

安全仿真技术的核心是一种化虚拟为现实的技术,它通过三维立体模型的构建,让化工生产的全过程都能够在一个可视化的动态运行模型中的得到相应的展示。化工企业可以借助安全仿真技术对化工生产的实际进行虚拟构建和模拟演示,从而有预见性的处理一些在模拟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安全问题,进一步提高安全防治工作的实效。

三、化工安全健康控制措施

(一)对化工项目进行环境风险评估

为了实现对化工安全健康的有效控制,就需要积极的开展化工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估工作,有效减少环境风险因素对化工作业的不利于影响,为化工作业的有序开展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在具体评估环节,化工企业可以根据国家《关于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进行风险评价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并结合自己企业化工生产的实际情况,采取工程风险识别计算、环境危害后果计算等方式,来对自身化工项目的环境风险展开科学有效的评估,进一步探寻化工项目对外部环境风险的可接受程度,树立预警意识,形成应急预案,有效降低环境风险危害的存在。

(二)建立化工安全健康的技术标准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标准不成系统。为了提高化工生产的安全性,就必须建立建立化工安全健康的技术标准,让化工作业的相关环节能够有据可依、有迹可循。具体来说,化工安全健康的技术标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重要内容:第一,消防方面,常压及低压储存罐应该与防火堤保持合理的距离。消防设施的配备、消防水系统的设计都应该健全完备;第二,泄压方面,要根据相关的安全要求,将压力储存罐放空,让其在紧急状态下可以实现有效的隔断、泄压;第三,防护方面,工作人员应该穿着相应的防护套装进入工作区,遵循相应的作业准则。对安全通道、危险区域等做出标识,便于工作人员有效识别。

(三)优化化工安全健康的项目设计

优化化工安全健康设计的项目设计,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化工生产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低环保成本,提高环保效益,让化工项目作业中涉及到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得到妥善有效的处理。在进行化工安全健康的项目设计时,要尽可能的让化工生产环节产生的污染物料得到封闭性的循环处理,对一些可回收材料,可以通过工业废弃物的循环治理,让其重新成为有益原料,这样既可以提高化工原料的利用率,又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有序排放。

(四)构建化工危害事故的信息系统

化工企业可以借助时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与化工职业危害、伤亡事故紧密相关的管理信息系统,对现阶段化工行业出现的职业危害、伤亡事故等进行统计梳理、查询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性,进而有效预测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预防、消减,让化工危害事故信息系统成为控制危害形成、降低事故发生的重要武器。与此同时,化工企业的安全管控部门还可以根据化工危害事故信息系统,形成事故报告、调查、处理、预防为一体的管理程序,及时的调查事故的诱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纠正和预防,避免同类事故的二次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在新时代,我国化工行业的安全作业问题也呈现出新的特点,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化工企业来说,提高化工安全技术与安全健康控制力度,是其有效规避和控制化工安全问题的不二法宝。在实际的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树立相应的安全作业意识,借助监控与故障针对技术、安全仿真技术等来及时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安全健康技术标准的建设,来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提高自身的安全作业能力,从日常的点滴中积累安全作业的能量,推动化工产业进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参考文献

[1]李海滨.“四沿”化工安全的战略性分析[J].南方农机,2019,50(23):278.

[2]赵学英.浅析化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化工管理,2019(34):107-108.

[3]牛富增,赵勇,张彬,胡芸华.基于光学燃气报警器的户内燃气安全管理服务系统[J].化工管理,2019(34):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