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分煤样制备流程环节 减小制样误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2-14
/ 2

细分煤样制备流程环节 减小制样误差

石应山

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公司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206

摘 要:煤样制备的主要流程包括混合、筛分、破碎、缩分、空气干燥等程序。国标《GB474—2008煤样的制备》对上述程序宏观上做了明确规定,但具体操作和各自企业的实际情况衔接不到位。为了减小制样误差,通过细分煤样制备流程环节,提高制样的精密度,使存查样和分析样的热值差不超标。

关键词:细分 制样流程 减小 误差

一、前 言:

托克托发电公司是国家“十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厂址位于呼和浩特市南约70km的托克托县境内,南距准格尔大型煤田50km。公司共装有燃煤火力发电机组12台,其中60万千瓦机组10台,30万千瓦机组2台,总装机容量为660万千瓦,该公司机组设计煤种均为准格尔烟煤,电煤以火车和汽车两种运输方式进厂。该厂入厂煤制样班日平均制取煤样45个,全年均共制备煤样16425个以上,劳动强度巨大。

二、细分煤样制备流程环节,减小制样误差技术革新实施背景:

目前托克托发电公司(以下简称“托电”)燃煤煤样制备纯人工操作。制样室共有职工16人,班长、副班长各1人,制样员14人,分为两组倒班制,实际每天工作人员为7—8人;由于上述人员都是外聘员工,人员流动快,工作责任心不强和技能水平较低,导致分析样与存查样对比超差。基于上述问题,从2019年4月开始,托电质检部成立制样专业技术创新小组,以“细分煤样制备流程环节,减小制样误差”为主题,切实在入厂煤制样室大胆创新,推行精细化管理班组,力求使班组工作环境井然有序,设备可靠备用,分析样与存查样对比不超差,制样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

三、细分燃煤煤样制备流程环节,减小制样误差的内涵。

煤样制备的主要流程包括混合、筛分、破碎、缩分、空气干燥等程序,国标《GB474—2008煤样的制备》对上述程序宏观上做了明确规定,但具体操作和各自企业的实际情况衔接不到位。对此,托电制样技术创新小组在实施细分燃煤制备流程环节,减小制样误差的过程中,主要精力放在实践上,细分流程环节上,以《GB474—2008煤样的制备》和《GB/T 19494.2-2007机械化 煤样的制备》国标为依据,改进13mm煤样过筛方式、增加3mm筛分程序、减少水分损失、优化0.2mm煤样磨样方法、落实0.2mm煤样空气干燥程序等有力措施,预期制样室工作环境达到井然有序,设备可靠备用,分析样与存查样对比不超差,切实减小制样误差,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四、细分燃煤煤样制备流程环节,减少制样误差的主要做法:

(一)、改进13mm煤样过筛方式。

改进之前,13mm煤样筛分时,制样员提起13mm煤样样桶直接将煤样往筛子上倒煤样,边筛分边倒样,由于有的样桶过重,力度不好控制,煤样容易从筛子溢出,有些煤样没有筛分,造成粒度离析,产生制样误差。针对上述情况,制样技术创新小组就优化了13mm煤样筛分方法,要求制样员必须将煤样倒在铁板上,铁锹贴地铲起倒在筛子上筛分,避免直接用样桶往筛子上倒样破坏13mm筛子,减轻了劳动强度,亦防止煤样溢出,使制样误差减小,也延长了筛子的寿命。

(二)、增加3mm煤样筛分程序。

把联合破碎机制成的3mm煤样用3mm圆孔筛再筛分一次,筛上物重新破碎。托电公司为了减轻制样员工的劳动强度,采用联合破碎机将煤样制成3mm的煤样。由于破碎机的健康状况、筛板更换不及时、煤质过硬等因素影响,联合破碎机制取的煤样粒度不可能达到全部小于3mm,总有一些不合格的煤样。根据此现象,就增加了一道程序,把联合破碎机制成的3mm煤样用3mm圆孔筛再筛分,筛上物全部用3mm对辊破碎机反复破碎直到筛上物全部通过3mm圆孔筛。使煤样混合更加均匀,这样做不但减小了制样误差,提高了制样的精密度,也使存查样和分析样的热值差不超标贡献了力量,取得良好效果。

三)、减少水分损失。

1、通过技术创新小组仔细观察,发现制样员制取全水分样存在以下三个个问题,水分损失大,致使燃料成本增加。

1.1先制取综合煤样,后制取机械采来煤样(结算样),机采样放置时间长,水分损失增加。

1.2、“九点法”制取全水样不规范,煤样未掺合一次,煤样倒在地上直接摊饼制取全水样,不符合制样规定。

1.3、装全水煤样的样袋没有封口措施,造成水分损失。

2、针对上述三个问题,采取以下有力措施,把水分损失降到最低。

2.1、改变每天制样顺序,先制取机械采取煤样(结算样),后制取综合煤样(参比样)。全水煤样制取完成后,立即送到化验室化验,力争水分损失降到最小。

2.2、用堆锥四分法将煤样掺和一次后摊成厚度不大于标称最大粒度3倍的圆饼状,布点准确,从各点取样时,必须插板和取样铲配合使用,不准直接拿取样铲从样饼中取样,当日制取的全水样必须当日化验、出化验结果,防止水分损失。

2.3、采购带封口措施的全水样袋,煤样装进后立即封口,防止水分损失。

(四)、优化0.2mm磨样的方法。

由于分析样与存查样抽样对比超差,3月份超差1次,4月份超差2次。针对上述情况,我们仔细检查了制样流程各个环节,分析出超差的重要原因在于0.2mm磨样的方法不正确。

1、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磨样设备使用方法不正确。如改进前,制样员研磨0.2mm煤样时,先把冲击块、冲击环放进料钵内,再将烘干的3mm煤样加在冲击块、冲击环表面,少部分煤样进入料钵内,然后拿毛刷刷进料钵内进行磨样。由于冲击块、冲击环占料钵三分之二的空间,这种磨样方式导致倒3mm煤样时有少量煤样洒在外边,大颗粒煤样直接蹦在料钵外,煤样损失较大。

1.2、磨0.2mm煤样前将料钵表面吸附的杂物未清理,污染了煤样。

1.3、煤样全部通过0.2mm筛子后,没有摇匀混合,反复磨的煤样合并后存在分层现象。

2、采取的措施

2.1、先将0.2mm煤样倒入研钵,再放进冲击块、冲击环在研钵内磨煤样,这样防止煤样中大颗粒弹出和溢出研钵外,由于颗粒大点的都是低热值的,极易造成化验结果出现偏差,挽回了经济损失。从此以后,未出现分析样与抽查样对比超差。

2.2、每天磨0.2mm煤样前,料钵加入冲击块、冲击环后空转3分钟,把吸附在料钵表面的杂物清理干净,防止污染其它煤样。

2.3、煤样全部通过0.2mm筛子后,将筛子底盘内合并的煤样旋转摇动30秒使煤样混合均匀,消除分层现象,杜绝分析样与抽查样对比超差。

(五)、落实0.2mm煤样空气干燥程序。

在粉碎成粒度小于0.2mm的煤样之前,应用磁铁将煤样中铁屑吸去,再粉碎到全部通过孔径为0.2mm的筛子,在煤样达到空气干燥状态后,装入煤样瓶中。制样人员为了及时完成煤样制备,磨完0.2mm煤样后省略了空气干燥程序,直接装入样瓶。

采取的措施:

1.1、配备了磁铁块儿,吸去煤样中的铁屑。

1.2、0.2mm煤样全部通过孔径为0.2mm的筛子后,空气干燥20分钟后装入样瓶送到化验室化验。

四、实施的效果:

细分燃煤制备流程环节,减小制样误差取得的收益。

1、从2019年4月18日开始,分析煤样与存查样对比未出现超差。

月 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3mm存查样抽样个数

37

20

32

38

36

34

36

38

40

超差次数

0

0

1

2

0

0

0

0

0

2、取得的经济效益:实施细分煤样制备流程环节,减小制样误差以后,煤样的发热量比以往减小1千卡/千卡;当每月耗用煤量为160万吨,标准煤发热量为7000千卡/千克,标煤单价为400元/吨时,折算出相应的标准煤量M:

2.1 折算标准煤量 M=(每月耗用煤量*制样发热量减小值/标煤的发热量)=1600000*1/7000=228吨标煤。

2.2 月取得的经济收益=228*400=91200元=9.12万元。

2.3 年取得的经济收益=9.12*12=109.44万元。

2.4管理创新结合班组“6S”日常管理,使制样室工作环境井然有序,设备可靠备用,健康水平极大提高,制样流程愈加规范,逐步向托电公司标杆班组迈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