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合作成果分配模型研究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07
/ 2

动态合作成果分配模型研究及应用

汪林清

淮南矿业集团设备租赁有限责任公司,安徽 淮南 232001

要:通过探索建立动态合作成果分配模型,结合实际情况、灵活机动运用模型,尽可能客观公正的量化合作成员的投入及贡献,维持合作的长期稳固性,减少利益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动态合作成员整体效率提高,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此模型在技术创新合作,日常生活,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等都可较好地灵活应用。

关键词:动态合作;利益分配;分配模型;制约机制;资源优化配置;绩效考核。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0 引言

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化分工日益精细,围绕重要工作的开展,为提高效率或获取更大收益等原因,往往需要多个成员动态参与完成,动态合作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由于合作是动态的,合作成员基于利己心里,往往会争功诿过,合作成果的分配问题成为制约动态合作的桎梏,一旦分配出现问题,合作关系就极可能出现瓦解,从而制约效率的提高以及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1 动态利益分配模型研究

动态合作分配建模

合作的根本动机在于能够从合作中获取单干所不具有或比单干获得更多的利益。合作的目的在于资源共享、减少成本、降低风险等,实现群体收益增加和个体自身效用最大化。

设动态合作成员有n个组成,记N={1,2,…,n},动态合作总收益为 V(N),ui为第i个成员的效用函数,成员单干暨合作的起点为q={q1,q2,…,qn},在动态合作中,设利益分配向量为X=(x1,x2,…,xn),那么动态合作的最大收益增量为:

Max∏ ( U(xi)-U(qi))

那么动态合作的总收益为5e8be7baa1bfe_html_770eff6952af95bc.gif =V(N)

动态合作成员由于对合作的任务内容更加理解,根据情况,相关合作成员根据成员的合作贡献分别进行分配Ys={d1,d2,…,dn},s≦n, d1+d2+…+dn=5e8be7baa1bfe_html_770eff6952af95bc.gif =V(N),

设Zi={5e8be7baa1bfe_html_1d006905bcb357ec.gif /s, 5e8be7baa1bfe_html_5ee60165638f7035.gif /s,…, 5e8be7baa1bfe_html_f3d3b4272c5def89.gif /s },

那么,5e8be7baa1bfe_html_1d006905bcb357ec.gif /s /s+5e8be7baa1bfe_html_5ee60165638f7035.gif /s +…+5e8be7baa1bfe_html_f3d3b4272c5def89.gif /s =5e8be7baa1bfe_html_770eff6952af95bc.gif =V(N)

Zi={5e8be7baa1bfe_html_1d006905bcb357ec.gif /s, 5e8be7baa1bfe_html_5ee60165638f7035.gif /s,…, 5e8be7baa1bfe_html_f3d3b4272c5def89.gif /s }即为动态合作成员N={1,2,…,n}分别对应的成果分配。

动态合作分配制约机制

由于动态合作的相对复杂性,若分配细节考虑不周,仍可能出现合作成员因考虑个人感情喜好等非成果贡献因素而导致分配结果一定偏差,因此考虑建立动态合作分配制约机制。

针对n个合作成员分配成果情况,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后评价管理。动态合作成员对获得成果分配的人员分别进行满意度评分,设As={a1,a2,…,an},s≦n,那么动态合作成员对应得分函数Bi={5e8be7baa1bfe_html_30e665d576776265.gif /s, 5e8be7baa1bfe_html_3b6125a950919f6e.gif /s,…, 5e8be7baa1bfe_html_471582eba93b6826.gif /s },每个成员多次合作成果满意度评分可累积求得平均分,满意度得分可作为以后参与动态合作的参考数据。

动态利益分配模型分析

2.1 主体思想

该动态利益分配模型基于简单有效、灵活可变的原则设计,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概括起来主要有动态合作成员相互打分求均值以及根据成果分配进行满意度打分求均值并累计平均,作为以后合作参考。

2.2 模型解读

该模型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使用。如,若成员打分都很公正合理,可去除满意度评分;若成员成分简单,可通过纸条打分后人工计算;若成员相互之间对成果贡献的理解不够深刻,合作成员可将自己对于成果的贡献专门说明;可根据需要去除打分的最高分、最低分等后进行分值平均;合作成员即可是组织,也可以是个人;成员是组织的,组织内的人员可根据该组织获得的分配结果参照此分配模型进行二次分配;合作的成果可是奖励荣誉等的分配,也可以是处罚、责任等分配;打分可以是实名的,也可以是匿名的;分配成果有协议的按协议执行,无约定的可参照执行。

应用举例

3.1 技术创新成果的分配

某项技术创新成果由甲、乙、丙、丁四人共同完成,获得奖励1000元。丁为挂名,实际未付出对成果产生正面影响的事情,不参与分配。甲、乙、丙三人中甲牵头并付出较多,现三人决定共同庆祝一下,吃饭花费300元,剩余700元。

现三人开始分配剩余的700元,由甲、乙、丙三人分别提供分配方案甲={300,200,200},乙={400,150,150},丙={500,100,100},那么甲、乙、丙三人对照模型应分配额分别为(300+400+500)/3=400,(200+150+100)/3=150,(200+150+100)/3=150,甲和丙都获得了比自己预想的要多的收益,乙获得了与自己预期一致的收益。

3.2 房租分配

A和B二人决定合租一套两室一厅公寓,房租每月600元。1号房间是主卧室,宽敞明亮,单独卫生间;2号房间是次卧,小一些,用外面的公共卫生间。A的经济条件稍好,现在开始分摊房租:

A和B两人分别将大小房间的租金分配写出,即为A1、A2和B1、B2,显然A1+A2=B1+B2=600。

若A1大于B1(必然B2大于A2),那么A住1号房间,B住2号房间,反之则A住2号B住1号。比如,A1=400,A2=200;B1=350,B2=250。可以看出A愿意多出一点,所以A住1号房间,B住2号房间。

房租的确定:每间房的租金等于两人所提数字的平均数。A的房租=(400+350)/2=375;B的房租=(200+250)/2=225,结果A的房租比自己提的数字少了25,B的房租也比自己愿意出的数字少了25,A和B都感觉自己占了便宜,都很满意。

3.3 企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等

企事业单位可结合实际,根据工作难度、工作量等制定工作评分体系,通过系统平台开展考核。如某一项重点工作评分为100分,由1,2,3共三个部门共同完成,1部门为牵头部门,付出较多;3部门负责人能力不足,推诿扯皮,表态好落实少,最后工作在1的牵头下,2的配合下,3的表面配合下完成了。

现对100分分值进行分配,1,2,3三个部门分别打分:{50,30,20}、{50,40,10}、{30,30,40},最后1,2,3三个部门的分配得分分别为:(50+50+30)/3=43.3,(30+40+30)/3=33.3,(20+10+40)/3=23.3。1,2,3三个部门均未获预期的分值,三个部门都很埋怨。1和2两个部门按要求认真工作没有得到预期分值而埋怨;而部门3因喜欢做表面文章、喜欢占便宜,这一次便宜占少了没达到预期,也比较埋怨。

现根据以上获得的最后分配结果,对三个部门进行满意度打分,分值最高10分。1,2,3三个部门分别打分:{10,8,3}、{9,9,4}、{8,8,9},最后1,2,3三个部门的满意度得分分别为(10+9+8)/3=9, (8+9+8)/3=8.3, (3+4+9)/3=5.3。随着时间的推移,部门3的满意度得分一直很低,渐渐其他部门都不愿意和其合作开展工作,部门3可有可无,可根据情况降低职级、工资,甚至撤销等。

分值分配的运用:部门1,2,3时间段内工作总量一目了然,人均效率=工作总量/部门人数,容易计算。由于部门1牵头工作多,管理能力强,工作认真,可根据其需要增加人手、提高职级、提高待遇,部门和人员都争着干事;而部门3将被逐步淘汰。

结语

通过建立动态合作成果分配模型,采取结合实际情况、灵活机动运用模型,尽可能客观公正的量化合作成员的投入及贡献,维持合作的长期稳固性,减少利益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动态合作进入良性循环状态,促进动态合作成员整体效率提高,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张朋柱等.合作博弈理论与运用[M].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15-2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