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观察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1
/ 2

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观察研究

王嘉嘉,黎展文,文永海,钟潇羽,庞金海,廖信祥 *

广西玉林市中医医院 推拿科二区 广西 玉林市 537000

摘要:目的:探究在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行治疗时,选择银质针导热疗法的效果。方法:于本院在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间接治的所有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中挑选出其中78例进行实验,随机均分两组,单组样本量设置为39。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中药联合局部热敷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口服中药配合银质针导热疗法的基础上进行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髋关节活动度进行对比。结果:在实施不同治疗方案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9.49%,明显低于实验组的97.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银质针导热疗法联合口服中药治疗方案应用于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能够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改善,同时使髋关节活动度得到缓解,可以在临床宣传推广。

关键词银质针导热疗法;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安全性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临床上被认为是一种破坏性退行性疾病,这种病症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病情进展,引发患者软骨下骨和关节面软骨出现塌陷,影响患者的正常骨骼功能[1]。这种病症在我国中医理论中被认为属于骨蚀、骨痹、骨瘘范畴,属于临床上常见的疑难杂症。这种病症在现代临床医学上通常采用手术方案进行股骨头置换治疗,但在近年来临床研究中认为这种病症如果处于病症早期,可通过药物进行修复,恢复患者的骨关节功能,避免手术创伤对患者造成的影响,所以中医辩证治疗被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中[2]。本次研究探究在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行治疗时,选择银质针导热疗法的效果,现将详情归纳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本院在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间接治的所有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中挑选出其中78例进行实验,随机均分两组,单组样本量设置为39。所有患者均符合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标准,对照组中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为(28:11=71.79%:28.21%),年龄信息在42-64(52.6±3.5)岁范围内;实验组中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为(26:13=66.67%:33.33%),年龄信息在43-65(51.9±4.1)岁范围内;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具有正常认知功能和机体功能;所有患者符合相关临床诊断标准,并由医务人员确认;患者入院后确认不存在生命危险可耐受此次实验。

排除标准:患者处于妊娠期内;患者存在其他禁忌症或实验禁忌因素;患者缺乏正常认知功能;患者无法接受后续随访调查不具有随访耐受性。

所有患者个体资料在纳入实验前,均由我院医务人员进行资料统计,患者的相关资料录入Excel表格统计分析后未见明显差异,可比性良好(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中医药方进行辨证治疗:气滞血瘀型患者选择:黄芪、骨碎补各15g,鹿角胶、百草霜10g,血竭12g,土鳖虫9g进行治疗;肾阳虚型患者可选择:续断、仙灵脾各15g,乌蛇、制草乌各5g,牛膝、赤芍、申姜各10g,葛根、泽泻各12g。所有药物取水煎服,每日煎熬一剂,分两次进行早晚服用。同时由医务人员对患者缺血性坏死的股骨头部位进行热敷,每日热敷时间控制在30min左右。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加用银质针导热疗法进行治疗。

根据治疗需求对患者进行合适的体位摆放,选择骨内收肌作为起点,于患者股骨大转子后上方、髋关节外侧、股四头肌作为起点,根据患者病变状况,选择不同的正确进针点,采用龙胆紫对患者局部皮肤进行标记,常规采用利多卡因注射液对患者进行皮肤局部麻醉。对患者进行常规针刺后,应用无菌纱布覆盖于患者针刺区,与银质针球形针尾上套装直径大约为2cm的艾球。艾球采用95%酒精进行浸泡,直至半湿。将艾球点燃询问患者感受,患者应逐渐觉得针刺部位有温热舒适感。待艾球燃尽后直至银质针冷却后,可将银质针拔出,拔出后立即采用无菌纱布对针孔进行按压,避免出血。常规对患者的针眼局部进行消毒,叮嘱患者治疗后三天内不可碰水。

1.3 评价标准

临床疗效判定指标[3]: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未见功能障碍,能够进行正常工作与生活;有效:治疗完成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在患者劳动或过度劳累后,可见病变处有不适但未见复发;无效:治疗完成后,患者症状以及功能基本无改善。

同时采用JOA标准对患者的肢体功能进行评价,其中包括:直腿抬高试验、髋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等10个指标,单项标准为0-3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症状越严重,总分为30分,对两组患者的总分进行记录,分析组间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实验数据选择SPSS22.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收集校正。本次研究统计操作由同组检验人员开展,计量资料(年龄)选择T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有效率)选择X

2值进行检验,以P<0.05作为数据差异界限,说明统计学差异存在。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在实施不同治疗方案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9.49%,明显低于实验组的97.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n=39)

11

20

8

79.49%

实验组(n=39)

22

16

1

97.44%

2.2 两组患者的JOA数据对比

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其JOA评分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患者改善状况更为良好,数据对比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对比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n=39)

25.6±3.5

13.6±2.5

实验组(n=39)

24.9±2.9

8.7±1.9

3讨论

软组织出现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后,会在炎性因子的影响下,导致患者组织内形成纤维化或瘢痕,这种病理改变会导致患者局部神经或运动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导致患者肌张力出现持续升高,甚至出现痉挛的状况。患者关节腔内会出现压力增高的病理改变,对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环造成影响,进而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疼痛感[4]

银质针导热疗法能够有助于消除患者病变部位的无菌性炎症反应[5],使患者的肌肉痉挛状况得到改善,以增加患者局部的血流供应,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而银质针还能够通过艾灸对经络进行的刺激,达到去痛致松的效果,消除患者的炎症状况,有助于血管再生和血液循环增加[6]。银质针穿刺能够在患者的病变区域留下较多的腔隙,而腔隙内可充满血液甚至出现血管化,进而大量增加患者病变,区域内的供血量使患者病变区域的血液循环得到进一步改善。血流增加能够促进患者局部区域的致病物质排泄,使患者病变区域的软组织出现明显松弛和痉挛解除,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还能够使患者的良性循环得以维持神经稳态效应[7]。在消除患者体内的无菌性炎症后有助于改善患者病变部位的新陈代谢,加快其炎症修复,以达到长期缓解疼痛的效果。

综上所述,将银质针导热疗法联合口服中药治疗方案应用于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能够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改善,同时使髋关节活动度得到改善,可以在临床宣传推广。

参考文献

[1]姬成茂,袁小华,崔超伟,周丽萍,陈海城,周映红.医用三氧关节腔注射联合腹针及密集型银质针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8,35(07):601-604.

[2]杨晓敏. 传导痛理论指导下的银质针治疗Ⅲ级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8.

[3]侯永梅,侯京山.银质针松解术结合蒙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疼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6,22(08):27-29.

[4]王一帆,木彬,李代斌,李小峰.银质针疗法在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中的应用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01):126-129.

[5]章恒,曾明珠,冯强.补肾活血方联合银质针导热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4,46(02):103-105.

[6]钟硕,孙子雯,孙国栋,孙士飞,师彬.银质针导热疗法的研究现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6,24(11):76-78.

[7]闫洪涛,王建国,贾春雨,张雷,霍龙,刘兆强.银质针导热和体外冲击波联合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2):2047-2049.

通信作者:

廖信祥(1963-),男,广西北流人,广西名中医,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脊柱相关疾病研究,邮箱:Email372361959@qq.com  联系电话:1397758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