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临床护理及术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1
/ 1

肾结石临床护理及术后护理

邓艳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人民医院外四科 611430

肾结石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泌尿系统疾病,是由于钙、尿酸、草酸、胱氨酸等晶体物质在患者肾脏的异常聚积所致,主要发生在肾盏、肾盂及与输尿管连接部位,多数发生于肾盂或肾盏中,仅有少数出现肾实质病变,肾结石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多发于青壮年男性,我国多发于沿海及南方地区,左右侧发病率无明显的差异,肾结石中约90%的肾结石含钙,以草酸钙结石最为常见,多数肾结石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当肾结石从肾脏掉落到输尿管,并造成输尿管尿液堵塞时会表现出腰腹部绞痛、呕吐、恶心、腹泻、血尿等症状,若患者合并有尿路感染,将会出现畏寒、发热等症状,急性肾绞痛常使患者疼痛难忍,肾结石对患者带来了巨大痛苦,同时结石可引起梗阻,梗阻诱发感染,感染又促成结石,加重梗阻,最终破坏肾组织,损害肾脏功能,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目前临床上治疗肾结石以对症支持治疗、排石、溶石、体外震波碎石、经皮肾镜取石碎石术、经输尿管镜取石碎石术、腹腔镜切口取石术等方法为主,肾结石的护理和术后护理与临床治疗同样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对肾结石的临床护理和术后护理进行简单介绍。

肾结石非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嘱患者注意休息,对疼痛部位进行局部热敷,作深呼吸,放松,遵医嘱应用解痉镇痛药物,并观察患者疼痛缓解情况;鼓励患者大量饮水,多活动;观察患者尿液的颜色、性状,监测体温、尿中白细胞数,及早发现感染征象,并观察结石排出情况;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为患者讲解肾结石的常见病因、治疗方法等,指导患者建立合理的生活、饮食、运动习惯,告知患者建立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目前临床上最为常用的外科治疗有体外冲击波碎石和内镜碎石,下面就来介绍体外冲击波碎石和内镜碎石的术后护理。

体外冲击波碎石后护理,碎石后可正常进食,多饮水,增加尿量,防止术后血块阻塞尿路,术后经常变换体位,促进排石,肾下盏结石者可取头低位,结石位于中肾盏、肾盂、输尿管上段者,碎石后取头高脚低位,巨大结石碎石应取患侧卧位,以便结石随尿液排出,肾结石碎石后一般取健侧卧位,同时叩击患者患侧肾区,利于碎石由肾盏排入肾盂、输尿管;观察排尿与结石情况,再次碎石间隔不少于7天;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术后留置导尿管,观察尿液颜色,术后第一天指导患者下床活动;观察碎石排出情况,收结石碎渣,碎石后复查腹部平片;观察患者有无血尿、发热、疼痛等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以及有无石街的形成,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治疗,结石碎石或颗粒排出可引起肾绞痛,应给予患者解痉镇痛治疗,暂时性的肉眼血尿无需特殊处理,有石街形成时可行输尿管镜取石或碎石。

内镜碎石术的护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尿液颜色、性状。肾造瘘管的护理,妥善固定肾造瘘管,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量、颜色、性状,术后3~5日若引流尿液颜色转清、体温正常可考虑拔管。双“J”管护理,嘱患者尽早取半卧位,多饮水,勤排尿,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但需避免做过度弯腰、突然下蹲等动作,以防止双“J”管发生滑脱或上下移位,留置4~6周左右,于膀胱镜下取出。并发症的护理,出血,若患者术后短时间内造瘘管引出大量鲜红色液体,则应警惕是否出血,除了遵医嘱常规应用止血药、抗感染等处理外,可再次夹闭造瘘管1~3小时,使肾内压力增高,以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感染,术后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和白细胞水平,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嘱患者多饮水,保持各引流管通畅,留置导尿管者应做好尿道口和会阴的清洁。

以上就是肾结石非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和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临床护理工作与治疗密不可分,护理人员应将具体护理措施落实到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并降低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