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中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1
/ 2

妇产科护理中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王文娟

山西省人民医院 山西 太原 030012

摘要:目的 探究在妇产科临床实践工作中引起病患常见感染的原因,寻找有针对性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择取我院住院治疗的96例科室病区病菌侵袭的病患为观察对象,这些病患均是因为医院内的病菌引起的侵入,根据病患的感染病情的情况,了解了在医院内引起病菌侵袭的原因。结果 发生在96名病患中的感染,患者最多见的被侵入部位是手术切口、呼吸道、尿路等。产科手术后的主要病菌侵入部位是手术伤口和呼吸道,被侵袭的发生率随着病患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加。结论 科室病区病人在护理照料过程中有各种病原菌引起不同部位的侵袭,引发不良后果。因此,为了减少妇产科病区患者住院期间的感染,应分析感染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和解决,与此同时不停地提升护理照料服务质量和水平,消除在护理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妇产科;院内感染;感染因素

引言:

妇产科手术后在医院内引起病原菌侵袭是当今妇产科临床实践医学中发生频率较高的医疗问题。为进一步解析病区医院内病原菌侵袭的具体过程及引发的后果,分析发生侵袭的原因,建立合理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法,笔者择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6例科室病区病菌侵袭的病患展开分析,这些病患均是因为医院内的病菌引起的侵入,根据病患的感染病菌的况,了解了在医院内引起病菌侵袭的原因。现将具体内容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96例妇产科感染患者均为医院感染,年龄在18~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9±2.5)岁。

1.2方法

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验)”,以及科室病区的诊疗护理记录和实验室检查的结果来确定被侵袭病例的数量,同时,它概括和解析各种传染原因。具体方法如下:①手术因素对策。严格按照规定和程序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减少器械的感染;医护人员需要实施接触性护理时,应当做好手卫生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②呼吸道感染护理。对探访人数进行控制;保持病房空气的流通,控制温度、湿度在舒适范围;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③泌尿道感染护理。减少肛门检查和阴道检查的频率;加强对患者阴道卫生知识的宣教;叮嘱患者每天对外阴进行清洗,保持外阴的干净、清洁;剖宫产患者应当适量食用抗生素。④切口感染护理。补充足够的营养,定期对敷料渗液渗血情况进行检查,避免出现血肿、出血现象;提高操作规范性,尽量降低侵袭性操作频率,在患者生产前做好消毒措施。

2结果

发生在96名病患中的感染。患者最多见的被侵入部位是手术切口(10例,10.4%),呼吸道(48例,50%),尿路(38例,39.5%)等。产科手术后的主要病菌侵入部位是手术伤口和呼吸道,被侵袭的发生率随着病患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加。

3讨论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质量越来越重视。妇产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提高妇产科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对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产妇及新生儿的抵抗力比较差,容易受到各种感染因素的侵袭,如果不能对感染进行有效控制,会极大的威胁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因此,针对这些情况一定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3.1感染的危险因素

3.1.1呼吸道感染

在妇产科手术中大多都需要实施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如果插管不合理,容易损伤患者的呼吸道黏膜,引起呼吸道感染。在统计中发现呼吸系统被侵袭的发生率非常高,其主要原因是手术结束后或分娩后患者相对较弱,全身免疫功能降低。黏膜纤毛清除功能较低。另外,产妇习惯性地关闭生产后的门窗,生产后经亲戚朋友频繁访问,病区内的空气不循环,导致病区空气传播细菌的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加,导致病患呼吸系统被病原菌侵袭的风险明显升高。妇科病患的手术一般采用的是吸入性全身麻醉,需要进行气管插管,麻醉方式是侵入性的。

3.1.2泌尿道感染

作为感染几率较高的医院感染,产后尿道感染的原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在实施接触性护理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刺激了尿道黏膜;消毒措施不到位。这样有可能会导致呼吸道黏膜的创伤,增加患者呼吸系统被病原体侵袭。而手术中由于手术器械的消毒不彻底,手术操作过程不标准完善,导致切口的内源性污染程度提升,而导致术后伤口被病原菌侵入难以愈合。对此,可以选择在手术前给予一定量的抗生素药物进行预防性的治疗,提高患者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3.1.3切口感染

切口感染作为比较常见的感染,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产妇围生期没有做好消毒工作;术后或产后没有洗澡,导致感染几率上升;产后很多患者体质太虚,能量消耗较大,容易引起感染的发生。

3.1.4手术感染

医疗器械以及手术操作是导致感染的手术因素,由于医生手术操作不规范或不熟练,会增加手术创口面积,延长手术时间

[1]。另外,医疗器械消毒不到位,医护人员手卫生不足等都会大大增加感染率。

3.2感染护理措施

3.2.1病房护理

对于一些害怕切口疼痛且引起咳嗽的患者,护理工作人员需及时协助患者进行体位的改变,加速排出病患呼吸道分泌液,创造病患优良的呼吸环境,降低病原菌侵入机会[2]。同时,要确保病区内的空气的质量,定期通风换气,管理加强病区的消毒,进行病区探访人员的管理。

3.2.2手术护理

在临床实践工作中,有必要改进通过阴道分娩的助产方式,尽量避免病患进行会阴侧切及撕裂伤。如果在分娩过程中必须要进行会阴侧切,那就必须避免在切口缝合期间形成死区。整个过程需要按照严格的无菌操作进行,尽可能避免大肠杆菌逆行引起的侧切口的感染等。在术后要提醒患者保证个人卫生,保持切口的干燥清洁等。在做了切除子宫术或剖腹产术的病患术后需要对切口进行换药消毒处理,保证切口的干燥清洁[3]。术后,要进行膳食重症监护,引导病患进食一些高蛋白和高维生素的食物,促进切口的早期愈合。

3.2.3尿道

在留置导尿管的操作过程中,医务工作者需要按照严格的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操作,动作轻柔。患者的尿道口和导管每天用无痛碘治疗,以确保导尿管的消毒。提醒病患增加饮水,通过排尿的方式做泌尿道的自然洗涤。在有或没有感染的情况下,密切观察患者的导尿和会阴部位,同时做好患者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导,从而减少尿路感染的可能性。

3.2.4医护工作人员需要对必要的医疗器械进行严格的清洁和消毒

在每次操作之前,所有必要的设施都需要使用癸醛进行浸泡灭菌。有必要通过浓度检测进行仪器检测,或使用环氧乙烷进行消毒工作[4]

总之,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较多的感染问题,通过分析感染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感染,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在科室病区护理照料过程中,存在许多危险的感染原因,这些原因对病患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各部位被病原菌侵入的概率也不一致。根据病患不同部位感染状况的原因,要全面了解,并采取有效科学合理的针对措施。实现系统科学的照料方法,使病患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于莎莎.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感染问题的分析和探讨[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5(31):149+154.

[2]付丽,杨海玲.分析妇产科护理感染问题与应对措施[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5(12):65-66.

[3]向英.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0):103+106.

[4]许从.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控制对策[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9):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