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血液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1
/ 2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血液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

黄蕾 李美琴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广西南宁 530021

摘要:血液学检验作为检验专业中一门较为重要的专业课程,是检验专业学习中一个难点,其中骨髓细胞形态学是专业学生应着重学习的部分。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发布任务引导学生以任务为线索进行探索式学习,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能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本文将针对血液学中检验学专业的专业特点,提出如何利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提升该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血液学;检验学

引言:血液学作为检验学中一门较为重要的专业课程,其复杂程度不言而喻。细胞形态学是血液学检验中的教学难点,主要表现为骨髓细胞形态种类繁多,导致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调查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认为血液学检验课程枯燥、难懂,他们认为相关理论过于抽象、很难理解,给正常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各高校为了提升血液学检验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满意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了新型教育方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法。高校通过将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融入传统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重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血液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

(一)正常骨髓细胞形态教学

掌握正常骨髓细胞形态是学习血液学的基础,学生只有熟练地掌握正常骨髓细胞的形态特点,才能够在后续学习病理骨髓细胞形态时举一反三,理解骨髓细胞形态的变化规律,为血液疾病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以往的血液学检验课堂上,教师通常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教师通过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音频向学生讲授不同细胞的特征、形态,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接受,很难集中注意力动脑思考,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教师应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改变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因此,血液学检验的专业课教师可以将骨髓细胞看作一个系统,通过带领学生拆分系统中的各个任务向学生讲授不同细胞的形态特点。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小组教学,将班级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向每个小组发布不同的学习任务,任务内容可以为:利用书籍、网络查询各个系统的细胞形态并制作成视频或PPT,最终在课堂上由小组依次讲解。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更能够让学生学习其他教学小组的教学优点,取长补短。但当前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仍存在着一些缺点,部分学生可能会无视老师布置的任务或敷衍了事,部分学生可能会将错误的专业信息传达给同学,产生误导。针对这些情况,专业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给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教师应在布置任务前向学生简单讲解各个系统细胞在不同阶段的发育特点,并指出最突出且容易辨认的特点。学生在了解了细胞的主要特点后,有了学习的方向性,可以有目标地进行资料的搜集并结合教材制作视频或PPT。在使用小组教学法时,教师可以引导每一个小组推选出一位进行授课的代表,在学生讲课时,教师可以利用视频进行记录。所有小组讲解完毕后,教师应立刻向学生发放骨髓片,趁热打铁,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找到自己研究的细胞,巩固基础理论。在实验课收尾阶段,教师在细胞图库中抽取细胞图片对学生进行知识检验,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一种由学生主导,通过教师发布任务驱动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此同时,通过鼓励学生自主查阅资料进行教学设计,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数据整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调查发现,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经初步教学应用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习血液学检验课程的学生对细胞的认知能力以及辨认能力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二)病理骨髓细胞形态教学

血液学检验中的病理骨髓细胞形态教学包括红细胞系统疾病、白细胞系统疾病以及血小板系统疾病。由于人体器官的复杂性,不同位置、不同病症的细胞形态大不相同,即便是同一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其细胞形态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于初入学的检验专业的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各种病症的特点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为了将枯燥难懂的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理论,高校在讲解病理骨髓细胞形态这一部分内容时,采用了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血液学检验的课堂上,专业教师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某一类型白血病的病史、病状、体征、临床表现以及结果分析,着重讲解了骨髓涂片检查,并强调了病理骨髓片对于血液病诊断的重要作用。理论内容讲解完毕后,教师向学生分发相关病历资料及利用显微镜拍摄的外周血、骨髓图谱,并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查询相关资料对给出的骨髓象进行分析并得出具体的诊断。

(三)改革考核制度

为了提升检验学专业学生对细胞形态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视骨髓细胞形态学的重要作用,教师可以设置严格的考核制度。专业教师可以将通过卷面检测胞形态转变为通过课堂考核及卷面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检测细胞形态。这一方式降低了卷面成绩的占比,其中,课堂考核包括日常考勤、课后作业、团队作业以及课堂讨论等。

其中,教师设置的团队作业可以为小组讲解骨髓细胞形态或对常见血液病骨髓片进行分析。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学习能力较差,缺乏深入学习的动力,教师应积极改善这种情况。专业教师通过布置团队作业,设置团队考核,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浓郁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造一个专心学习的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集体学习活动,进而优化教学成果。

二、探究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血液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一)研究与方法

第一,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级的240名检验专业学生,其中男127名,女113名,年龄在1921岁,随机抽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名学生。针对血液学检验这一专业教学内容,观察组在教学中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式教学法,观察及研究两组学生在不同教学法中的学习效果。

第二,对于学生不同教学法学习效果的考核,主要内容有期末笔试考核、实验考核、平时成绩考核,其中笔试考核占60%、实验考核占30%、平时成绩占10%,满分为100分。

第三,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统计方法,依据教师的考核方式,学习成绩得分在85100分为学习效果好,7584分为学习效果良好,6574分为学习效果一般,64分及以下为学习效果差。

(二)结果

不同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效果的基本情况。观察组,学习效果好84名,学习效果较好27名,学习效果一般7名,学习效果差2名;对照组,学习效果好54名,学习效果较好27名,学习效果一般21名,学习效果差18名。具体情况如表一:

组别

学习效果好

学习效果较好

学习效果一般

学习效果差

观察组

84

27

7

2

对照组

54

27

21

18

(三)讨论

在血液学检验教学中,可以引进多种教学方法,如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对提高血液学检验的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如此,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教学满意度,此教学方法值得在血液学检验教学中广泛应用。

结束语:综上所述,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发布任务引导学生以任务为线索进行探索式学习,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能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种教学方式深度结合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了学生的学习目标、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团队协作能力。高校通过将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融入传统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重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血液学检验教学过程中是合理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季男.案例导入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33):45-47.

[2]南颖东.在内科护理学病例分析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09):224-226.

[3]周驰,汤佳佳,翁嘉,马晓蕾,任建萍.基于任务驱动式的情境模拟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以行为医学课程为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12):112-113.

[4]赵慧敏. 浅谈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经济信息,2016(03):418.

[5]刘红梅. 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的构建与应用[J]. 江苏高教,2016(04):71-73.

[6]马畅. 任务驱动式阅读教学法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18.

2、作者简介:

黄蕾(1978.12.23- ),女,汉族,广西南宁人,大学本科,主管技师。研究方向: 医学检验。

李美琴(1980年11月19日- ),女,汉族,广西南宁人,硕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 医学检验。

3、通讯地址: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