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电缆管网规划方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1
/ 2

配电网电缆管网规划方法分析

王宏茹 王心怡 谢彬 赵建贞 王晓博

国网郑州供电公司 , 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负荷量以及负荷密度也在逐渐攀升,针对城市配电网供电能力以及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有效节约资源,城市电力企业需要以电缆线路为主,同时需要有足够的电缆管网支持城市快速发展。本文对电力系统配电网电缆管网进行研究,提出了电力系统配电网电缆管网的优化规划方法,包括确定电力系统配电网电缆管网的规划用量、配电网电缆管网的规划、配电网标准网架规划、电缆管网全过程管理等,确保配电网电缆管网规划的质量。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网电缆管网规划;方法

1 配电网电缆管网优化规划方法的研究思路

  对电力系统配电网电缆管网进行优化规划,主要方法应该以“分析现状—合理分区—明确目标—逐步推进—闭环评估”5个方面入手。①电缆管网现状调研。通过调研,确定规划区现状已有电缆管网的情况,主要包括敷设方式、建设规模和已使用规模,在规划区市政规划地理背景图上,较精确画出现状电缆管网图。②合理分区。按照相关规划要求来对供电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并根据该区域的发展走向对供电类型进行设计,同时采用对应的技术标准来实现配电网电缆管网的建设工作。③明确目标。结合规划区域配电网电缆管网现状的网架、设施、运作等标准,④逐步推进。参照电力系统配电网电缆管网的现状以及电力系统配电网电缆管网划分情况,通过使用“差异化”方式来制定电力系统配电网电缆管网优化规划方案。

2 配电网电缆管网的优化规划方法

2.1 确定电力系统配电网电缆管网的规划用量

   根据电力系统配电网的目标网络架构和电缆管网的规模和铺设方式,综合考虑电缆管网的裕度,比如通信需要的电缆管网需求,来确定电力系统配电网目标网络架构的电缆需求量,从而最终确定规划主干道路与次要道路电缆管网的规划规模。笔者认为应当首先确定配电网的目标网络架构,其次,从电力系统配电网电缆管网的规模现状以及铺设的方式上,最后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分清楚主干道路与次要道路的电缆规模。

2.2 配电网电缆管网的规划

   从不同规划区域电力配电网的发展情况来看,城市属于负荷密度比较大,但是变电站比较密集的地区,因此,应当建立网状形式的电路通道,不断提高我国电力系统电路管网的贯通性质,提高电缆铺设的灵活程度,给我国规划其余配电电网的建设提供发展的空间。城市之外的郊外以及农村地区属于符合密度不高,变电站分布比较稀疏的地区。电缆管网大部分集中在变电站的周围,相互之间的连接性也不强。因此,电力系统电路管网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市政主干道路。因此,在建设城市配电网络的电力管网建设过程中,应当多以市政主干道路为主,次要通道为辅助,打造清晰明确地电力网络架构,充分保证配电网电缆管网的落实。

2.3 配电网标准网架规划

  规划区负荷预测。第一,结合规划区市政规划图纸,来对该区域的负载密度进行分析,并对规划区的发展标准进行全面考虑,对不同区域的负载密度进行合理的规划。第二,将规划区域中的道路情况、环境情况以及地貌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把规划区域划分成3个部分,其中包括大区域、中区域以及小区域。第三,结合施工面积、施工容积率以及所需参数等信息,通过采用小区域负债密度指标法的方式来对规划区域的今后发展饱和量以及负载量进行明确。(2)规划配电网标准网架:结合现代的基础网架、包和负载测量结果以及相关的规划标准来看,采用10kV新出线路走廊的方式可以实现10kV线路的建设工作,并以此来构建配电网标准网架的出线规模,建设不同型号变电站之前的联系通道,进而构建成一个稳定、安全的配电网标准网架。

2.4 电缆管网全过程管理

外审流程的规划。规划外审流程,也就是对流程管理作出进一步规划,从而保障不同建设工作均可以被相关管理人员了解,其中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投资人员和应用人员等,这样能够让相关人员均实现权益最大化,促使每个人员标准均相对统一。

内控环节的完善。对职责进行明确分工,针对发展规划部门来说,其属于电力管沟策划施工以及应用审批工作的统一管理部门,其主要工作就是针对电力管沟作出科学规划,同时还需要对电力规模作出规划设计,针对相应规划作出进一步审核。当检修完成之后,电力管沟资产管理部门承担的主要职责就是针对电力管沟具体施工情况,施工后的具体运行情况等作出相对全面的监督和管理。对审査环节进行初步设计,同时结合电力管沟的施工情况和相应环节规划方案,进行重点审核,从而确保审核流程以及规模之间相互吻合,以避免规划环节当中存在风险。对于施工环节而言,具体实施期间,必须要有专业研究所针对规划方案进行严格审核。对工程进行验收期间,相应检修管理部门针对电力管沟进行严格验收,然后对电力管沟实际情况作出全面核实,并将核实完毕的信息递交给研究所。具体应用期间,专业研究所需要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的应用方案,然后将其上交到规划部门,对这一内容进行审批。此后研究所对相应的建设结束信息进行收集,最后制定相对规范的台账,并对这一台账进行及时更新。

3电缆管网全过程管理机制研究

  (1)规划外审流程。所谓的规划外审流程主要是指对流程管理进行规划,确保每一项建设工作都被相关人士全面了解,其中包括管理人员、投资人员以及应用人员等,确保相关人员的权益最大化,保证相关人员的标准统一性。

  (2)完善内控环节。①职责分工。发展规划部作为电力管沟策划施工、应用审批的统一管理部门,它的主要职责就是对电力管沟进行规划、电力规模进行设计以及规划方案进行审核等。检修部作为电力管沟的资产管理部门,它的主要职责就是对电力管沟的施工情况以及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管。②初步设计审查环节。针对于电力管沟的施工以及应用环节的规划方案进行重点核查,保证和核查流程规模吻合,防止规划环节中存在风险。③施工环节。在进行施工时,需要由研究所对规划方案进行初步审核,并由检修部对其各个环节进行检修。④验收环节。检修部需要做好电力管沟的验收工作,全面核实电力管沟的实际施工情况,并将核实的信息递交给研究所。⑤应用环节。在进行应用时,需要由研究所制定详细的应用方案,并交给规划部进行审批,审批合格以后,才能进行应用。⑥资料归档环节。由研究所收集相关的建设结束信息,并制定完善的规模台账,并及时对其进行更新。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地电力系统配电网电缆管网的优化规划方法进行分析,针对完善电力系统配电网电缆应用与规划提出自己的一些心得与体会。从而明确电力系统配电网的供电范畴,充分保证电力系统配电网的安全与稳定,保证电力系统可以保证“一流配电网络”的发展与需求,从而加快我国电力系统的完善以及电力事业的健全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江.配电网络中电缆线路的运行维护和检修管理[J].通讯世界,2016(20).

[2]吴炳卫,赵磊,董俊,邓华,陈义忠.高原10kV配电网电缆线路带电作业开断空载线路试验研究[J].环境技术,2015(01).

[3]陈暄.浅谈10kV电缆线路的运行维护与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11).

[4]陈创伟.关于10kV电缆线路运行维护与管理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52).

[5]娄国辉,吴强迪,孔祥超.配电网络中电缆线路运行和检修[J].科技风,20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