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与高等继续教育招生发展趋势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20
/ 2

教育现代化与高等继续教育招生发展趋势浅析

王艳琴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昆明  650304

摘要:新时期下,继续教育发展呈现成人学历教育出办学失衡、非学历教育迅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更迭迅速、教育体系发生结构性转变等特征,在此背景下,本文列举了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继续教育政策,并对可预见未来招生走向进行初步分析。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高等继续教育;招生;发展趋势

引言

继续教育作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我国数以亿计社会成员的学历层次、技能水平、文化素养和国民素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担负着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但继续教育在高校中相对于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处于弱势与边缘定位,社会受众对其认识有所误区和偏差,使其发展面临诸多限制与困难。高校继续教育当下发展面临诸多困惑与挑战。

二、高等继续教育招生及发展现状

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对高等继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高等继续教育在办学目标、招生制度、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等方面还有诸多差距,在新的形势下,高等继续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高等继续教育办学目标失衡

办学目标决定办学方向,从目前高等继续教育办学来看,“普教化”严重,需要通过成人高考的高等学历教育已经不适应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工学矛盾”突出,重学历轻能力,考试模式单一。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关注农村青年和城市劳务人员群体的需求,也没有考虑地域差异、学校特色、专业特点。在现代化目标下需要高等继续教育在办学目标上重新定位,不仅要符合大众化学习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也要开展以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知识更新为主的成人非学历教育,以发挥高等继续教育为终身教育学习服务的重要作用。

(二)高等继续教育招生制度亟待改革

目前高等继续教育招生模式存在的弊端主要有国家统得太死、计划高度集中、管理体制僵化,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行政部门权力过于集中,预定招生计划即便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也必须按计划录取,调剂手续繁杂,给录取带来难度。二是以文化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手段,难以有效地评估成人考生的综合水平。三是成人高考实行的是全国统一试卷,忽视了地域差异、学校特色及专业特点。四是成人高校没有招生自主权,不能创新,缺乏危机意识。这对这些问题,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逐步放开成人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实施“省级统筹、以考为主、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模式。

(三)高等继续教育教学质量亟待提高

目前我国高等继续教育教学质量不尽人意,亟待提高。首先是教学所选教材大都是普通高校的教材压缩版或是基础版,缺乏成人特色。其次教学方法单一,高等继续教育的课堂上依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最后高等继续教育同质化严重,各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开设的热门专业大都基本一致,没有凸显特色专业优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要制定适应成人学习特点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全过程的管理,二要建立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反馈机制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三要利用普高的教育资源建立资源信息共享平台,高校成人的教学质量将大幅度提高。

(四)高等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急需重新定位

目前大众对高等继续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学历文凭的“补偿教育”上,这种观念导致学校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育管理等方面“普教化”严重,再加上“自学 + 辅导”教学模式,对他们系统性、操作性及技能性的培养目标很难达成。高等继续教育的培养目标急需重新定位,从补偿学历的教育逐步转移到培养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面向基层生产、管理一线具有爱岗敬业精神、创新创业意识、终身学历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标上来。科学定位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优化继续教育专业结构和设置,完善课程质量标准,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五)高等继续教育管理缺乏统筹协调

当前高校的继续教育监管主要是依附普通高校的教育管理机制而进行,由于缺乏统筹管理的政府机构,各类教育资源不能有效地统筹使用,大大制约了高等继续教育全面化发展的动力,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推进学校教育和行业及其他社会教育的资源整合,逐步建立满足终身教育需要的继续教育投入和分担体制、机制;一是在国家层面上,共同推进各种形式继续教育之间的融合、沟通、衔接和协调发展。二是上级主管部门应简政放权,给高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三是各高校积极推进普通高校、成人高校、电大系统、自考系统等继续教育机构资源的整合。四是高校内部整合组织机构,确定合理的组织管理层次,重新分配各部门间的职权,做到权责分治、权责明确、奖罚分明。

三、新时期高等继续教育发展趋势

在教育现代化目标下,我国的高等继续教育应该是大众化、开放的教育,可以最大限度上满足社会成员的求学需要。依据欧美日韩发达国家的教育实践经验,证明高等继续教育实行注册入学招生制度是可行的。在我国实行注册式入学制度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需要,实施开放教育,是大众型高等继续教育区别于精英型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特点。实行注册式入学,有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有利于深化高等继续教育的体制改革;有利于加强高等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使之更好地为社会及科学发展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

“学分银行”制度是一种以“学分”积累为主要手段的教学、学籍管理制度,它的核心机制是“选择”,强调学习者对学习行为和学习计划的灵活安排与自主选择,同时也关注到学习者的主动性和个体差异性。“学分银行”制度在招生方式上体现了“宽进严出”的模式,最大限度地保证人人都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建立高等继续教育的学分银行制度后,无论男女老幼,基础如何,都可以接受成人高等教育,只要他们在学习平台上注册,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在修够一定的学分后,就会获得相应的文凭和学位。“学分银行”的推行,不仅从教育的起点上确保了教育的公平性;还有利于解决“工学矛盾”及各类教育的沟通衔接,完善我国终身教育的体系。

新时期,以新技为主要特征的新学习形态进入主流教育。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以慕课为典型代表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席卷全球,教育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传统的网络教育和广播电视大学带来了冲击,但其灵活便捷的学习方式让我们离终身学习教育制度的建立和教育全面普及化的目标更近。蓬勃发展的高校MOOC,正在改变着高等教育的学习方式。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资源建设、学习分析、管理模式等正在发生变革,正规课堂学习的边界正在淡化,正式与非正式学习、在线学习和大规模在线网络课程、学习社区和学习空间等得到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的互联网学习模式正在逐步形成。高校继续教育在各教育联盟、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背景下,大力发展网络教学资源,“后学历补偿时代”已经来临,阶段性学校教育已经向终身教育观念转变,我们正处在“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中。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技术等新技术逐步广泛应用,经济社会各行业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社会整体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互联网学习对高等教育领域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四、结语

纵观继续教育60多年的发展,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教育政策和技术一直在影响着继续教育的发展。教育政策基本上遵循鼓励-治理-促进-调控-推动-规范的规律。而教育技术对继续教育的影响则是从低级到高级从外围到中心从简单到综合的过程。作为一名继续教育管理者正确理解和解读继续教育政策、把握继续教育运行规律,掌握新技术与继续教育的融合对于推动继续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昌军,高均玉,刘文华,单鸿恩.天津市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1):3-31.

[2]王建明.新时代高等继续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J].终身教育研究,2019,30(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