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医学工作者如何防治职业损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21
/ 1

超声医学工作者如何防治职业损伤

邱英

自贡市沿滩区永安镇中心卫生院 643034

超声诊断技术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该技术属于临床新型诊断技术,借助该技术,可以帮助临床医务工作者们更好、更准确的判断疾病。但是你知道吗,超声科每日的工作量都很大,所以绝大多数超声医务工作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病损伤,并且超声医务工作者职业病损伤发生率已呈逐年攀升趋势。超声工作者脑力与体力均处于高负荷状态,加之工作压力较大,如果在日常工作中缺乏一定的防范措施,那么不仅不利于自身的身体健康,还会导致诊断过程出现问题,从而影响病人的后期治疗。你知道超声医务工作者会出现哪些职业损伤呢,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又该如何预防这些职业损伤呢?

骨关节和肌肉损伤

通过调查后我们发现,在西方发达国家,绝大多数超声医务工作者们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节以及肌肉损伤,其中以颈、背、腰损伤发生率是最高的,个别情况较为严重的损伤,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医务工作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为什么腰背部的损伤和腰肌劳损是超声医务工作者最常见的损伤呢,其实很简单,因为超生工作需要长时间久坐,而部分医务工作者的坐姿明显不正确,所以会导致腰段脊椎出现持续性地向后凹凸,从而引起腰背肌和韧带损伤;又或者是在长时间久坐的状态下,腰背部得不到支撑,致使椎间盘承受所有的躯干力量,长此以往会导致躯干力量出现损伤。并且在呈现坐位时,椎间盘承受的重力是呈现卧位的两到三倍不止,所以长时间的久坐,加之脊椎的弯曲会对椎间盘造成一定的损伤,在牵拉、再扭转以及压力、张力作用的影响下,腰椎间盘损伤就成为了超声医务工作者们最常见的损伤类型。

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呢?首先,在日常工作中要求超声医务工作者要端正坐姿,其次在端正坐姿的基础上来对工作椅的高度进行调整;在调整时要严格根据自己的身高以及超声工作监视器的屏幕来进行调节。在坐着工作时,确保双腿尽量垂直分开,不要跷二郎腿,更不要在单脚的支撑下来挪动另一只脚。在双脚有足够支撑的情况下是可以很好的缓解身体以及腰椎间盘的压力的,其次,在呈现坐位时可以适量的将脚踩在仪器的底脚上形成一个支撑,确保腰部与背部贴在椅子的后背,不要给腰背部留有空隙,从而保证脊椎保持正常的生理曲度。第三,在呈外展位置时,外展角度应该是小于30度的,并且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长时间久坐后可以起来伸展腰背,双手放松,双肘弯曲。在休息期间我们可以借助椅子的扶手支撑身体,进而进一步的减轻腰椎间盘的压力。但是从解决坐姿方面来说,我们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力学要求的超声专用座椅来进一步缓解腕部和手指的损伤,通过机械辅助装置来有效减轻对医务工作者腰背部造成的损伤。

视力损害有效预防

众所周知,超声医生每天的工作任务量是比较大的,并且要对动态图像进行近距离的观察,长时间在监视屏幕下使用眼睛,会对视力造成一定的损伤,如果超声工作者本身就已经出现了屈光或者是视力问题,尤其是远视者,随着超声工作年限和年龄的增长,晶状体的调节能力是非常差的,所以极易引起视觉疲劳。加之在坐姿不正确等因素的影响下,会导致超声医务工作者出现近视、视力障碍;主要以酸胀抽痛、视力模糊等等症状为主要表现。

要求每一位超声医务工作者工作前必须对自己眼睛的屈光和近视程度进行了解,如果已经出现了屈光不正者,我们建议可以通过焦距眼镜等科技产品来缓解或改善自身的问题。简单的来说,就是需要戴一副眼镜,缓解晶状体、有效减轻视觉疲劳。对于工作者来说,我们建议你最好在工作一到两个小时之后,眼睛完全离开监视屏幕休息十分钟左右,在这十分钟内,你还可以做眼保健操来缓解视觉疲劳。

心血管损伤及预防

调查发现,受高血压与心室早搏的因素影响,部分部分超声医务工作者出现了心血管损伤等情况;通过大量的随访和研究,我们证实了超声医务工作者出现心血管损伤的原因,主要与长期高负荷工作以及精神压力太大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少部分的基层医院,超声医师的工作性质和其他影像学医生存在明显不同,不仅需要做诊断工作,还要做技师工作,甚至部分超声医师还要承担打字员的工作,所以导致超声医务工作时间较长,加之超声工作室空间比较小,室内空气流通性较差,即便是夏天和冬天都开着空调房间里也不通风,所以在长时间电子辐射的影响下,导致超声医务工作者高血压发病率明显较高。在防治工作方面,我们主要从改善工作环境来入手,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把诊断和操作分开,在缓解压力的同时来解决其心血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