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工程与附属设施设置方案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29
/ 2

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工程与附属设施设置方案探讨

王林芳

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 贵阳 550014

摘 要 本文结合山区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项目的特点,介绍了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改建方案,为今后高速公路隧道改扩建工程、大修工程中安全设施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速公路 隧道 交通安全 改造工程

1、前言

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全省地貌可概主要有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省内高速公路大部分为山岭地区高速公路,隧道比例大,数量多,隧道运营安全监管任务十艰巨。

由于各高速公路建设时间、设计单位、设计标准、建设条件等多方面的不同,各路段安全设施设计不一,同样隧道安全设施设置也是多种多样,通过多年的运营,隧道安全设施出现破损、老化的情况比较突出,加之高速公路隧道处发生有影响全国范围的特大交通事故,因此为加强隧道交通安全,所以本文结合贵州省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工程与附属设施现状情况,对隧道交通安全工程与附属设施的改造方案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2、隧道现状情况

通过对贵州省的800多座(单洞)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工程与附属设施进行了调查。主要表现如下:

2.1标志、标线设置比较混乱

(1)标志设置杂乱或不足

隧道入口前主要设计了隧道名称标志、隧道内开灯行驶标志、禁止超车(变道)标志、限速标志等。但由于是不同时间、不同建设单位、不同设计单位建设、不同的设计标准,因此从隧道标志类型、隧道标志结构形式等方面来看,隧道入口处标志设计中五花八门,存在标志缺失、相互遮挡、信息过载等方面的问题,影响隧道入口处及隧道内的行车安全。

5ea8eaef08119_html_6c210379eaace15e.png5ea8eaef08119_html_73935dac4b87d445.png

不同隧道入口前标志设置情况

(2)标线设置老化或缺失

各隧道入口前一般有横向减速振动标线、右侧导流线、隧道入口彩色防滑铺装、隧道洞门侧壁立面标记;洞内有车行道边缘线及分界线,突起路标由于使用年限较长,老化缺失严重,已不满足使用要求。

2.2 防护设施设置不足

隧道入口处,现场一般无安全防护设施或采用警示桩及防撞桶进行防护,只能起诱导和警示作用,在车辆失控时不能防止车辆进接撞向隧道壁或减少车辆的碰撞能量。

5ea8eaef08119_html_c2887369e740269d.png5ea8eaef08119_html_a5ad85b2ea94036.png

隧道入口处防护设置情况

3、隧道交通安全工程与附属设施优化方案

根据现状调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按照规范要求,本次设计中隧道交通安全工程与附属设施优化方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3.1 规范行车

通过隧道入口处设置相应的指示、警告、禁令标志及标线,指示车辆在隧道入口处按照规章行驶,保障交通行车安全,具体有以下几个措施:

(1)在隧道入口前150m至250m左右适当路基段设置隧道信息标志引导车辆行驶,标志隧道名称和长度,并结合设置“请开灯行驶”标志。

(2)在隧道入口150m左右设置隧道限速标志和禁止变道超车标志,禁止车辆在隧道入口前及隧道内超速行驶和弯换车道,减少隧道处安全隐患。

3.2 提醒车辆驾驶人员

(1)自隧道洞口前150m处至出隧道后100m范围内,将车行道边缘线和车道分界线改为实线振动标线,同时在外侧硬路肩位置设置导流线,导流线同样采用振动标线,当驾驶人员由于疏忽驾离车道时,通过振动标线提醒驾驶人员,从而减少安全隐患情况的发生。

(2)在长度超过3000m的特长隧道内,从距离隧洞出口2000m处开始每500m设置一块隧道出口距离预告标志,直至隧道出口。用以提示距离隧道出口距离,提醒驾驶员提前做好驾离隧道心理准备。

(3)隧道内应在紧急停车带前端设置紧急停车带标志,紧急停车带侧墙增设紧急停车带位置提示标志,版面内容应包括公路名称、隧道名称、停车带编号。两者结合使用,用以提示驾驶人员隧道内紧急停车带位置。

(4)在长下坡及视距较差的隧道内,应在隧道侧壁上设置线形诱导标,诱导标底面与路面边缘高差应为1.2m~1.5m;同时,应保证驾驶人员在曲线范围内能同时看到不少于3块线形诱导标。

3.3 加强夜间行驶效果

(1)在隧道内设置突起路标,加强路面标线的视觉效果。车行道边缘线外侧及车行道分界线上均应设置突起路标,布设间距为15m。其可以为驾驶员增加视觉参照、增强视觉诱导,提高驾驶员视认性。为保证突起路标使用效果及耐久性,推荐采用A3型突起路标,即猫眼道钉。

(2)在隧道内设置轮廓标,用以指示道路的方向、行车道的边界。轮廓标宜安装在隧道壁上60cm高度位置及检修道顶面,反射器颜色左侧宜采用黄色,右侧宜采用白色,布设间距为15m。

(3)反光环是针对隧道内视线较差,特别是隧道处于长下坡的地理环境,隧道内弯道较大,反光环不仅可以合理利用照明灯组,减少隧道照明用电量,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节能减排效益,还可明显改善隧道行车诱导效果,减少事故的发生。在隧道内增设反光环,第一道反光环设置于隧道入口进洞20m处,每间隔200m等间距设置一道,用于改善隧道内的行车诱导效果。

3.4增强隧道安全防护

(1)在隧道入口连续设置波形梁护栏进行过渡,把护栏从路基段的土路肩位置过渡到隧道口处检修道位置,同时在隧道洞口处设置与检修道断面相匹配的过渡翼墙,保证护栏设置的连续,实现失控车辆的路径纠偏,防止失控车辆直接撞向隧道壁而发生大的交通事故。

(2)隧道出口方向护栏与隧道壁搭接。隧道出口处的路侧波形梁护栏可采用与隧道壁搭接的方式;隧道出口处的混凝土护栏可采用正常线形延伸至隧道洞口的处理方式。

4、结语

通过对贵州全省隧道交通安全工程与附属设施现场情况调研分析,本次从安全提升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的角度进行考虑,从规范行车、警告提醒、夜间诱导、安全防护四个方面对隧道交通安全工程与附属设施进行改造和提升,从而降低隧道交通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保障高速公路通行安全,可为今后交通安全工程与附属设施安全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张亮.交通安全设施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 江西建材,2018(3):

张红彬.交通安全设施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 交通世界,2017(17):

董凯.隧道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的探讨 公路交通科技 2012年

作者简介:王林芳(1985-) ,男,汉族,贵州省贵阳市人,助理工程师,从事高速公路工程管理工作。

收件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青禾街7号成黔大厦66005 曹一山 1368311191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