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01
/ 3

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田万伟

山东金城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000

摘要:现当今,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安全施工管理、工程建设防范不到位等问题,极易引发一系列安全事故,严重威胁建筑企业工作人员以及财产的安全性,影响建筑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建筑企业需要针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实施安全防范策略,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引言

新时代建筑技术的推动与进步无疑需要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要求公司转变观念,不断优化和调整其安全管理体系,并建立顺应建筑业发展的安全管理机制。企业需要从技术适用性、专业知识和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知识框架的角度出发,培养一支具有安全意识和创新型安全管理的队伍,因此,如何通过具体的措施提高施工管理的效率与安全性成为了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1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中确保建筑安全管理水平的质量以及安全文明的施工现场建设是安全管理的主要方面,对提升建筑安全管理质量,减少施工现场的事故以及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设备财产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建筑施工过程当中进行安全生产管理能够有效的帮助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建设的目标,满足行业当中对于安全管理的技术要求,能够有效的提升施工的安全质量。同时提升建筑的安全性能够进一步了规范施工的标准化,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的整体建设以及安全管理水平。在进行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过程当中企业管理团队应当积极的加强对企业施工人员安全管理意识的提升,帮助施工人员掌握合理先进的安全施工措施,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到安全工作当中,在企业当中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管理。在施工的过程当中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当明确地树立施工人员的安全保护对策,为提升现场的安全施工质量提供一定的保护对策。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面临的困境

2.1工程施工主体安全责任与法律意识淡薄

首先,建筑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有一些建筑单位没有建立全面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以包代管现象非常严重,从而使得施工主体不能够尽到应尽的责任。其次,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没有起到监督的职责,缺岗现象突出,无法有效的实施安全管理职能,造成实际的安全管理效果较差。再次,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具有非常详细的规定,但是许多建筑单位没有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对这些法律法规也不甚了解,经常会拖欠农民工工资、随意的更改施工周期,没有充分重视安全管理问题。最后,一些监理方的玩忽职守也给建筑施工安全造成较大影响,主要表现为对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对自身的职责范围不清晰,在面对一些建筑施工安全问题时不能够快速的解决,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力度不足。

2.2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专业意识不足

很多施工的工人都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与安全的培训,大多为农民工,自身的安全意识并不高,在施工时会产生很多的安全隐患。再加上在管理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不足,也没有对施工进行安全管理的意识或者意识不足。很多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并不会对施工者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或者培训,在施工期间工人的安全素养并不能达到标准的要求。一般一个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很少,不能够满足施工安全管理的需要。并且有的安全管理人员的自身安全意识很低,也不善于管理,对于安全问题置之不理。再加上的施工人员会有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以上问题给施工的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2.3对施工材料、设备缺乏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对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管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施工项目的安全性。但是对于大多数的施工企业来说,其对施工材料和设备的管理缺乏一定的重视,对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来说,由于其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周期性,使用的材料和设备也比较多样,相关的材料和设备在型号、规格和标准参数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不同之处,如若对相关性的材料和设备缺乏管理,则会直接给施工工程带来严重的影响。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施工材料存放比较混乱、施工设备缺乏优良的性能,以及在采购材料和设备的时候采购人员没有对材料和设备给予严密的分析,致使购买了一些不符合标准的材料,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3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分析

3.1提高相关人员安全意识,认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至关重要,而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对确保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要从根本上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非常有必要,必须要使建筑管理与施工人员从思想深处感受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为施工工人做好安全榜样,并积极的引导施工人员养成安全工作意识。其次,在进行项目施工准备阶段时,工程管理人员要在手续办理过程中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条例,确保后期在处理施工安全方面问题时有法可依。在确定好工程建设内容后,要设立相应的安全监管部门和从业人员,对施工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不断的促进安全管理制度融入到规范化施工监督工作中,确定好各个岗位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从而使得安全管理工作能够真正落实到施工工作中。

3.2鼓励项目领导及施工人员等积极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活动

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中应当严格的落实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加强其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提升。这两类群体是工程安全管理时的主要培训对象,同时由于不同人员的思想意识不同在工作当中存在着不少的难点,如何更好的加强各级人员的技术引导,确保施工中安全管理的高效性,对于工程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日常的安全教育与培训的过程当中,管理者首先要积极地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政策、规章体系及操作技巧等方面的掌握和了解,并及时将学习到的知识灌输给现场一线的操作人员,同时,要及时地检查一线操作人员的落实情况,并根据安全生产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相关人员出现的违章事件、违反生产纪律及操作要求等造成的安全事故等进行第一时间的教育和警示,引起作业人员重视并激发作业人员重视安全,并主动学习安全生产知识,使他们认识到提升安全生产意识并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对于自身安全的重要性。

3.3提高建筑材料的技术达到安全指标

施工材料的管理作为建筑工程安全发展的先决性内容,施工单位需要严格把控建筑材料的质量,从建筑工程的本身才讲与需求才讲进行两方面质量与安全管理。对建筑地区的地基质量进行分析,首先对建筑区域内的才讲进行改进,保证土壤、环境能够满足建筑要求。然后根据国家建筑材料的选择标准进行水泥、钢筋等材料的选择,对材料给供应商的合格证明与相关资质进行检查。同时对建筑现场的材料管理与存放进行严格控制,防止才讲在使用过程中的不规范出现二次损坏。进行防水、防火管理使得建筑材料从选择到使用都有全面化、规范化的安全管理。

3.4构建科学化安全生产场地

近些年国家相继出台了一部分建筑工地标准化建设的规范,很多企业尤其是大型建筑安装企业都积极响应开展了标准化建设,但在工程后期,很多标准化的东西就被忽视,不能有效保持。同时,很多小的建筑安装企业为了节省成本,不愿意主动投入资金进行标准化建设。近期,政府颁布的一些标准化条例要求企业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安全管理体系、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积极排查施工漏洞、全面监控风险源、构建防御体系、规范生产活动,确保每一个生产流程都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政策及标准制度的相关要求,人、料、法、环、机等均处在最佳的运行状态下,且不断完善和优化,持续促进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建筑单位在修建围墙、五图一牌、场内道路、加工场地、安全防护设施等方面均会投入建设,但在后续的维护中,常常会被破坏、拆除等,疏于管理,造成安全风险时而出现。关于生产设备的配置问题而言,也需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条例、标准规定等。配置规范、合适、达标的设备产品。关于设备设施的运行状态管理而言,企业务必要对其实施规范化、有序化监管,确保其正常、有效运行。同时企业也要指定专人对相关安全设备实施规范化监管,设立台账机制,做好定期维修和维护工作,对不合格的设备、设施需要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对其实施报废处置。针对现场安全设施设备而言,禁止自由拆卸、挪动或丢弃等;如果通过检修之后确认需要拆掉的,则需要实施临时安全策略,待其维修工作结束后对其及时复原。不过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大部分设备设施都是带着异常问题运行下去的,这就是很多同类事故层出不穷的原因。在施工现场管理和施工过程控制中,企业务必要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并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地管控。对施工环节、物料、设备、环境等存在的不足之处实施深入地研究和控制。针对一些风险较大的作业诸如动火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务必要加强作业许可资质管理,对其审批流程进行全面监管。作业许可证的内容相对复杂,一般包括两大内容,即:危险因子研究、安全策略制定。施工企业在基坑开挖、吊装设计等危险施工过程中,需要聘请专人实施现场安全管理,保证安全生产规程得到准确、全面的遵循。并且,施工企业需要促进生产活动的高效安全管理。对活动风险、设备设施风险、工艺技术风险等展开全方位地研究,并实施有效控制手段。同时,施工企业需要按照作业场所的具体要求,根据规范条例,在存在安全隐患的生产场所及设备设施上,粘贴醒目的安全警示标语,由此能够对其中的风险、隐患等给予警示和提醒,向作业人员说明风险的类型、影响及应对方法等。施工企业需要在设备设施检修、维护、建设及吊装等过程中粘贴警戒线条及警示标语,在检修、维修的过程中需要设置安全防护栏及警示标语等。

3.5建立全面的信息安全管理平台

通过建设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平台,提高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管理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大数据技术能够与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管理相契合,安全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大数据统计平台迅速对项目预算和以及项目工程用时等关键指标进行响应,解决实际统计问题出现误差的问题并降低了能够严重影响项目质量特殊情况的概率。在安全管理平台上,安全管理人员能够与工程师、施工人员等多方面的技术人员实现互联,对所遇到的问题实现迅速访问并寻找解决方案以提高安全管理效率。通过质量监控平台,安全管理者与工程师能够及时地进行项目质量的指导与宏观监控,确保工程的完整性。同时,企业应当优化反馈通道,使技术人员在发现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时能够及时地反应与改进,促使企业提高对施工安全问题的重视并将其纳入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行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已成为各大企业极为关注的一个话题,良好的施工管理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实际作业中,企业应采取有效地措施来进一步保障施工的安全性,积极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促进建筑企业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绍军.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展望,2016(19).

[2]林鑫.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发展导向,2018(15).

[3]卢静.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化工管理,2018(01).

[4]陈道礼.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与对策论述[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