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电经济性的特点及提高方法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2
/ 2

中国核电经济性的特点及提高方法探析

李磊

海南核电有限公司 海南省昌江县 572733

摘要核电产业是一项较为特别的产业,这一产业的特别之处也就意味着其在经济性方面与我国其他传统发电产业有着根本性的不同。本文将从我国核电经济性的基础特点和发展情况入手,对核电经济性的特点及提高方法进行探析。

关键词核电;经济性;提高方法

【引言】核电作为我国电力产业的一个关键部分,对电力发展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努力建设核电产业,才能为我国不断提高的能源需求量进行供应,同时也能够为我国保持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对能源开采应用的安全性和电力产业的优化进行保障,有利于缩小我国在经济水平、技术水平与核电发达国家的差距。

一、核电经济性的基础特点

(一)、工程造价与所需成本较高

由于核电本身的特殊性,核电的整个应用过程都需要我国相关的核安全监管部门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监督。核电产业在进行建设时,从最初的工程设计、材料购买、整体构建、最终调整等各方面都必须保证达到远超传统产业的高标准高要求的质量水平。

造成核电产业的工程造价与所需成本费都较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核电产业的专属设施需要投入大量成本进行制造,制造完成后无论是设施的投入、维护还是日常的运用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和人力物力;第二,核电产业工程的施工要求十分严格,在工程开始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需要较长的时间,同时施工工程也必须保证精细,因此工期较长,成本较高;第三,核电工程中的首炉核燃料费用需要有超过三分之二的部分归纳进工程的总投资成本中,这就导致工程造价较高。

(二)、燃料成本投入不高

核电目前在我国乃至世界中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合理应用,因此燃料成本相对来说较为节约,通常情况下,百万千瓦级别的核电厂每年仅消耗大约50吨的燃料。

(三)、运作后期需要进行专业化处理

众所周知核能是一种具有高强放射性的物质材料,因此核发电厂从核反应堆堆堆芯中取出的乏燃料也同样有着高危险性。因此,核发电厂在在运作后期需要有专业度极高的工作人员和设施对其进行处理,这样才能保证乏燃料相关的应用工作不出现任何闪失,保证整体工作在高效监管下进行。

(四)、投资风险较大,回收过程较长

核电产业一直是一项高风险产业,其中的投资量大和工程周期长优势较为明显的两个特征,不仅如此,核电产业一直在群众信任考验和技术安全水平等方面承受着着巨大的压力。因此,与我国传统发电产业相比,核电产业的投资风险更大和回收过程更久。在风险程度无法降低的情况下,经济发展更加成熟的其他国家通常要对核电产业进行细致严格的评估,判断投资核电产业是否能够获得比传统产业更高的回报收益。

二、提高核电经济性的方法及建议

(一)、设施选择方面,选择容量更大技术更完善的机组

在相同的核电产业应用范围和相同的发电技术条件下,核电机组的容量越大,核电产业的工程造价也就越低。想要提高核电经济性就必须有效控制核电产业的工程造价,因此,在我国当前核发电厂数量较少、规模不大、发展经验有限的情况下,应该选择容量更大技术更完善的发电机组进行应用。

、投资选择方面,选择同一种群堆效应系列

在生产周期有限制的条件下对核发电厂的同一种产品进行大量生产,这一行为使得系列化效应得以产生,与此同时,相关的经验与群堆也会随之产生一定的效应。此时,对批量生产建设中的技能熟练度、生产链的完整度、生产设备的完善度、整体运作的信息化程度等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这些方面均达到要求,才能保证产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才能提高厂内的工作效率同时减少投入的成本。在进行核电产业的发展建设时,生产前期准备工作中的材料选购、生产中的设施规划投入等都体现了批量效应,此时系列化效应会使产业工程整体的设计规划、施工过程、成本投入、最终调整等方面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工程管理的精准程度,有效见习少了工程整体的支出成本。

综上所述,当核发电厂具备了多名投资方时,可以通过核电群堆的相关系列效应对其进行更完善的管理,同时能够对资源的分配和运作方法进行结构优化,选择同一种群堆系列效应能够从根本出发减少发电产业的建设投入成本,从而有效的对核电经济性进行提高。

、设计方面,对自主化设计的推进和设施的贴合度进行优化

我国的核发电产业如果能够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推进自主化设计的完善,就能够对各方面的投入资源进行最大幅度的有效利用,同时也能够最大幅度的对投入成本进行减少。设计自主化能够使生产技术更加贴合核电产业自身的发展,同时也能使设计方案得到优化,能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优质选择。产业选择范围扩大后,相关的国内产业能够相应地提高自身产能,创造更多的良性竞争,有利于减少核电产业的工程造价成本。

当前,我国制造电力设施的技术水平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只有高度贴合产业自身的设施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从而为产业的整体结构优化和未来发展方向带来更好的促进作用。

(四)、建设方面,尽可能对工程工期进行控制和缩短

当前,核电产业工程建设工期通常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前期准备部分,指的是投入正式建设之前的工作;第二个部分为投入建设部分,指的是从投入建设到机组完成运作的工作,这一部分中通常涉及到对机组进行的改进和升级。第一个部分通常需要一年半以上,第二个部分通常需要五年左右。因此核电产业在进行建设时需要对工期进行有效控制,尽可能使工期缩短,这样才能对投入成本进行节约,避免额外的费用产生,为产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五)、对工程投资环节进行严格要求和有效控制

想要对核电产业的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和降低,就必须对产业建设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要求和控制。

第一,通过对国内及海外的各项核电工程进行观察和实际的考察,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无论工程规模是大是小,想要控制工程造价必须从初始设计环节开始着手。在这一环节中,可以对工程经济学中的相关知识入手进行分析,对设计决策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分析其工程价值从而控制工程造价。

第二,在核电工程的建设工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进行施工,同时根据招标投标的具体要求对市场供应商及施工团队进行筛选,选择综合能力最优类型,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工程造价。

结束语目前,我国的核电产业正在进行平稳发展,但与其他核电技术更为成熟的国家相比,我国的核电产业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例如产业投入成本高,对国家政策依赖度高等,在这些经济性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只有对核电产业工程建设的设计环节、建造环境、运作环节等各方面进行不断的发展和突破,才能将工程造价和投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实现核电经济性提高。

参考文献

[1] 翟彦彬. 浅论核电经济性[J]. 东北电力技术,1997, 10: 54-57.

[2] 罗安仁. 新阶段条件下我国核电经济性分析,中国电力[J]. 1992,25(6):12-17.

[3] 邹树梁.中国核电经济性分析[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1: 1-4.

5eba50cc959c7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