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维技术中的智能化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3
/ 2

变电运维技术中的智能化技术分析

王逍祎 赵晨灏

国网宿迁供电公司 江苏省宿迁市 223800

摘要:目前,我国变电运维技术不论是软件还是硬件与国外还存在差距,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如果这些不足能得到有效解决,将会给我国变电自动维护带来可靠性和稳定性,我国变电运维技术的智能化技术将会得到大幅提高。

关键词:变电运维技术;智能化技术;分析

1导言

变电运行技术的大数据智能技术的使用是一种发展的方法,智能化变电运行不仅可以将变电站的工作与日常的维护变得科学简便,还能为信息网络、自动技术提供专业科学的保证。但是智能化变电运行技术在目前的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还是有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但还是有实现的意义和必要的,只要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科学规范操作方法,及时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那么电网的运行就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2变电运维中智能化体系结构

在结构上,变电运维技术中的智能化技术主要分为三层——过程层,间隔层和站控层。过程层主要包括隔离开关、变压器、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还有一些智能化的设备组件;间隔层是站控层以及过程层中的二次设备,主要包括监测、保护等装置。在变电站中,过程层和站控层能够通过间隔层相联系。站控层是变电站中最高级的智能管理设备,主要包括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等。站控层主要控制一些智能化的操作,如设备监控、操作开关及信息交互等。

3变电运维技术中智能化技术的优点

3.1可以保证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

变电站中应用智能化技术,能够实现数字化控制。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通过分析调度指令进行各种操作,保证了操作的稳定性。在变电站系统中应用智能化技术,改变了变电站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实现了技术创新。通过引进新型智能化设备,实现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管理,保证了检测设备更加科学、合理,确保设备管理中的各项工作能够正常开展,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3.2能够实现变电设备的自动化管理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要实现变电设备的自动化管理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设备的管理,二是变电站的管理。设备管理的重点是管理电气设备,主要通过运行信息管理模式来实现。变电站的各项信息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实现融合,然后借助智能技术构建数字变电站,从而使电力系统在运行时能够有相应的基础支持,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实现变电站的运行优化,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

4对设备管理模式的要求

目前,变电站设备采用的是专业设备管理方式进行的管理,即变电站的设备检修、设备技术、设备试验、设备缺陷的管理是由电网部门设专人进行管理的,电网管理部门根据变电设备的运行需求来决定变电设备的运行方式。可见,由于管理手段和技术水平的局限,对设备的管理和对设备技术运用是分开进行的,这样就给变电运维带来了很多弊端。比如,一是多余的运行方式。为了使供电更具可靠性,操作人员会在不了解变电设备运行状态的情况下,采取冗长多余的操作。二是,风险大。由于对设备的管理和对设备的技术运用是分开执行的,致使操作员不能足够了解设备的工作状态,这是变电站设备使用的潜在风险。一种崭新的设备管理理念的出现是因为变电运维技术中智能化技术概念的提出,这种理念将变电设备的管理上升到了对整个变电站的管理,这是设备管理和运行管理的高度结合。智能化变电技术的运用,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的了解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假如出现问题,设备可以自动地向管理人员发出维修的请求,这就是智能化的运维管理,大大提升了设备管理的效率。

5变电站运维技术中智能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5.1缺少完善的智能变电站运维体制

电力企业是基础的能源单位,既关系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当前,电力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愈加激烈。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发展,需要电力企业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尤其是技术和管理,要加强对各种智能化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加强技术创新。但是,智能变电站的运维体制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与变电站的运维及企业的需要相适应。

5.2智能变电站的巡视工作存在的问题

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要保证运行质量,需要做好智能变电站的巡检工作。在智能变电站中应用智能化技术,能够使工作流程更加简单,使得一些维护人员不重视现场巡视工作,难以及时发现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利于变电站的稳定运行。

5.3变电站的设备故障没有及时解决

智能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故障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会使故障更加严重,不利于变电站的稳定发展,甚至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因此,要保证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就要时刻关注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6变电运维技术中智能化技术管理

6.1对设备管理模式的要求

变电站的所有仪器都是由专门的仪器监管方法统一管理,所以变电站仪器的修理和更换、仪器的测试、仪器缺点管理都是由内部设置专门的监管人员管理。管理部门根据仪器的运行状况来制定整个系统的运转方式。控制和技术能力有限,设备的管理和设备的应用是分开的,例如,额外的运行方式。为了使电力更安全,工作人员在不了解变压器仪器工作状态的情况下,进行长时间不必要的操作。仪器的管理和技术应用是分开的,工作人员无法充分了解仪器的运行情况,这使得整个工作过程存在一定的危险。新的设备管理概念产生于知识技术的应用。在变电运行转换过程中,将变压器设备的控制提高到整个变电站的控制水平。使用智能技术转换器,得到变压器设备的运行情况的信息,一旦出现问题,仪器可自动对维修人员发出维修提醒。智能操作控制,极大地提升了仪器的使用安全和信息化的统一管理水平。

6.2有效查漏补缺

对变压器仪器的专门检查分析是变电站日常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的专业要求和针对性都比较强,需要专门的人维护,在变电运行领域工作的工作人员应该合理地规划时间,安排各项仪器的隐患排查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工作。在确定变电测量设备潜在风险因素的过程中,必须保证严谨地完成仪器检测工作。随着科技的发展,变电所的各种变电站仪器也在不断进化。变电运行的工作人员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把握每台仪器的运行周期和使用方法,及时查明变电运行工作中的问题,有效解决问题。

6.3信息保障体系

在变电运行的过程中,信息网技术是大数据智能化的关键,包括控制面和转换过程层,以及整个智能化操作。在交流电测量领域的信息收集和信息交流有助于网络的智能化技术的使用。在建设智能网络的过程中,必须建立信息网络保护系统。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的效率以及管理水平。在智能电力系统管理和智能网络领域的交流控制的基础上,需要有一些关键的条件,信息的获取途径和下载方法需要安全稳定。这些条件在目前变电运行操作中使用的智能技术和网络技术比较困难,主要原因是整个变电运行系统的网络信息系统不稳定,不同信息之间缺乏联系。

7结语

总而言之,变电运维技术中智能化技术的运用是一种发展趋势,智能化变电运维技术不仅可以将变电站的运行与维护工作得到完善,还能为信息网络、自动化技术提供专业性技术保障。为信息网络、自动化技术带来了技术性的保障。虽然智能化变电运维技术在目前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技术上问题,但从总体来看还是利大于弊的,只要不断提升操作队伍的专业技能水平,不断完善运行中出现的问题,那么整个电网系统的变电运维的效率将会被大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东,李杰,史明旭.浅谈变电运维人员的素质提升[J].电力安全技术,2018,20(05):9-12.

[2]董立,王晓辉.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化运维管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8):52+132.

[3]隋新世,孙明亮,滕军,吴春明.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模式的探讨[J].农村电工,2016,24(08):4-5.

[4]苏青松.变电运维智能化远程管理系统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