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中的“空中花园”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3
/ 2

住宅中的“空中花园”研究

陈习阳

上海植物园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当前的住宅除了要能够满足其功能性,在美观程度以及自主调节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提出了“空中花园”概念。本文通过对“空中花园”建设项目需要完成任务的研究,研究了住宅中“空中花园”的具体施工项目,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完成的施工质量管理项目,让整个工作系统的施工质量获得大幅度的提升。

关键词:住宅项目;施工技术;空中花园

引言:建筑中的空间花园项目施工阶段要根据设计标准完成任务,并建立参数比较他管理体系,从而让获取的施工水平获得大幅度的提升。在实际的施工阶段,要研究向其中加入的土壤类型和土壤对建筑本身造成的影响,并通过对各类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的同时合理建设,让该系统能够处于正常发展状态,从而让最终建成的综合性管理系统更好发挥应有作用。

1 住宅中的“空中花园”建设项目

1.1 空间布局设计

在空间布局的设计阶段,一方面要根据该建筑物的本身外部表现和构造形状,合理探讨其中需要建成的专业化工作项目,另一方面要根据现有的工作管理体系,全面专业分析相关硬件设施的搭配方法,基于此才可以让最终建成的工作效果具有更高的可实施作用[1]。在前项工作的落实阶段,通常为了能够实现对于自然空间的合理使用,会在建筑顶端和外部空间中的相关位置通过加入土壤、花盆以及各类支撑硬件的方式,构造设计方案中已经形成的层次性,并分析对于植物资源的栽培工作。对于后项工作,则需要确保所有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的安装质量符合工作指标,防止其在后续的运行过程中出现安全风险。

1.2 土壤回填设计

住宅的空在花园建设项目中必然涉及土壤回填工作,除了对于屋顶区域的土壤回填,也包括建筑外表面其他区域的土壤设置模式,只有所有任务都完全根据设计指标完成之后,才会确保该空中花园的实际施工质量符合设计水平,实际设计内容包括土壤的本身类型确定、土壤中各类颗粒的直径、土壤的回填厚度、土壤中的肥料施加方式等,需要所有的参数都完全根据选用的植物类型和工作方法,完成专业化的工作任务,基于此才可防止后续获取的工作参数和建筑的生长要求不符。

1.3 植物类型选择

在植物类型的选择中,一方面要根据选用的植物对该建筑承力结构方面造成的干扰,另一方面要分析不同类型的植物生长方式,通过针对所有参数的分析才可以让最终选择的植物类型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在具体的选择阶段,设置内容包括该植物在栽培之后的实际生长方式、植物的搭配数量、植物对于土壤和养分等参数的需求等,要求所有的参数都要被纳入考虑范围,只有在所有工作指标都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才可认为该参数能够符合整个建筑的后续运行要求。

2 住宅中的“空中花园”施工项目

2.1 土壤施工项目

在土壤的施工项目中,要求根据目前已经完成的设计工作指标实现对于所有参数的自主控制和应用,从而让该区域的土壤能够满足植物的生长要求,需要根据当前该建筑物的本身力学参数、承力标准,向其中合理确定各类土壤的实际施加总量,要求已经建成的工作系统要能够根据该建筑物的本身体系和工作参数,将各类数据都提交给已经配置的综合管理系统内,并分析当前该施工区域的土壤厚度和土壤其他参数。另外在后续的土壤施工阶段,需要把所有的土壤都进行平整和透气程度的进一步调整,并且在完成施工任务之后,由专业工作人员参与管理,当发现某参数的实际配置水平和设计方案的参数不符时,则需要经过进一步的调整。

2.2 硬件安装项目

在硬件的安装过程中主要涉及两项工作任务,一个是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类支撑性项目,另一个是各类机械设备,而且这两个工作参数都需要纳入监管范围[2]。对于各类支撑性的连接构件,要根据该建筑的现有承力特征和工作标准,将其固定在整个建筑物的外表面,如花盆的外部支撑框架。而对于各类机械设备,需要完成对于电力设备和相关设施的安装、相关电力设施的固定等,要求在完成设计任务之后,通过对于各类参数的记录和装配,让建成的新型硬件管理项目和安装项目都需要能够提高该系统的实际运行水平。

2.3 植物栽培技术

在植物的栽培阶段,首先要根据该植物的类型和特点分析需要向土壤中加入的养分和水分量,其次要确定合理的埋设深度,最后要分析相关植物的实际生长状态,只有所有参数都符合指标的情况之下,才可提高该植物的成活率。比如在某空中花园项目的建设阶段,要求栽培的植物生长土壤中,含有的氮磷钾元素比例为4:3:2,同时要求土壤中的含水量相对较高,要求在该参数的设定等任务完成之后,选择了植物栽培土壤后要向其中加入适当数量的复合肥,并通过对水分的合理配置让植物的生长水平提升,另外在具体的工作中,也要分析当地的天气状态,尤其是在今后可能出现大规模降水的情况之下,要降低向土壤中施加的水分总量。。

2.4 资源调配技术

在资源的调配过程主要包括植物所需过程中的肥料资源、水资源等,需要所有的资源都根据实际的工作情况进行合理的配置,要求在具体的资源配置过程,根据相关植物的自身生长特性、植物的本身生长数量、植物的覆盖空间等参数,分析各类农药、肥料以及水资源的调配总量,在此基础上让建成的综合性管理工作规范具有可操作意义。。

3 住宅中的“空中花园”质量管理措施

3.1 土壤施工管理

在土壤的施工过程,首先要落实对土壤的筛选工作,要求防止选用的土壤中存在过大颗粒的砂石材料,并且要保证整体上的透气性和稳定性,在具体的使用阶段,要根据设计指标研究该土壤的稳定性参数,其次要根据实际的设计指标对其进行合理的筛选,比如在某批次的土壤使用中,要求其中直径高于5mm的砂石占比不得高于5%,则需要对相关滤网的使用,由专业施工人员进行筛选之后,再将该土壤资源调用到铺排的区域,再次是对于整个土壤使用区域的分析,要求根据已经规划的施工区域和施工范围,合理确定在区域内需要设置的土壤厚度,并且将所有产生的土壤都纳入具体监管范围,通过实际测量方法,研究实际铺垫的土壤厚度是否符合施工标准。最后是对该区域土壤的整平和数据调整,包括土壤表面的分析、土壤中相关设施的加入、该土壤的实际覆盖区域是否会出现积水等问题等,要求所有的数据都要和设计标准完全相同,唯有如此才可以提高栽种植物的成活率。

3.2 硬件安装管理

在硬件的安装过程,首先要根据不同类型硬件的发挥作用和建设区域确定实际的装配位置,其次要研究相关设备的具体加工方式,最后确定实际的建设水平是否符合工作指标,基于此才可以让所有建成的综合性工作项目具有可操作意义比如在某空中花园建筑项目的实际建设阶段,会在楼体外表面通过设置花盆支撑槽的方法,以实现住户的自主空间规划和植物覆盖面积的提高,在具体的建设阶段,首先要在墙体上根据设计标准,确定各类连接装置的安装位置,其次要分析各类支撑物的水平程度,可使用专业设备进行分析并调整,最后才是研究该装置的实际工作强度,包括能否有效支撑相关事物、实际的系统工作标准等,只有所有参数都符合工作指标的情况下,才可认为硬件的安装水平具有保障。

3.3 植物栽培管理

在植物的栽培管理工作中,首先要研究在不同时间段内需要向其中加入的养料,以及该系统中存在的水分总量,其次需要分析应价,设施的实际保有水平,最后研究植物在一段时间之后的成活率,要求所有的参数都要符合设计标准,在具体的工作中,首先要求所有的硬件设施,都能够根据设计标准完成四个任务,包括土壤厚度维持,土壤含水率的分析等,之后在其中通过,坑洞开凿以及相关营养物质加入的方式,对植物幼苗进行固定,而在完成了固定工作之后让其运行,并确定今后一段时间之内的当地气候环境,在此基础上才可以确保实际的栽培质量提升。

3.4 资源调配管理

在资源的调配管理过程,要根据该建筑的实际工作表现和具体运行模式研究可以向其中加入的肥料类型,通常情况下,可考虑采用化学肥料以及有机肥结合的方式对该区域的土壤类型进行改善,从而让建成的专业化资源配置管理系统具有可利用价值[3]。在资源的调配阶段,也需要通过对于相关辅助设施的加入,根据后续的实际生产水平进行相关物资的合理运输,比如可以在土层中设置含水量的探测装置,研究当前土壤是否能够支持各类植物的正常生存,之后把该信息纳入后续的管理范畴,包括自动控制系统、信号接收器等,分析整个区域的土壤营养物质含量和水资源总量,把该参数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范围。

结论:综上所述,住宅工程的设计过程需要完成的任务有土壤系统的设计、支撑系统的设计、软件系统的设计等,要求所有建成的设计内容都需要具有可利用价值。在具体的施工阶段,要完全根据设计方案完成对于相关参数的记录,并且落实原材料的处理工作,之后按照设计内容进行正确铺排,基于此才可以保障建成的专业化工作系统具有可操作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智鹏.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J].山西建筑,2020,46(02):24-25.

[2]陈明.屋顶花园对城市环境的影响[J].区域治理,2019(50):66-68.

[3]付小敏,李雪齐,孙月园.空中花园回填土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19,50(09):1138-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