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 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4
/ 2

浅谈我国 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

李军

黑龙江省萝北县农业机械化管理局 154200

摘要:农业作为我国基础性产业之一,其在实际中逐渐向着现代化、机械化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业生产可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以下则通过对现今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情况进行分析来研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需求,并立足于此简单的探讨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

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有效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的效果,并且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农业机械化发展可以使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得到极大的提高,使农业生产可以体现出现代化技术水平。可以说农业机械化是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变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在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所需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

1.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

1.1农业机械设备数量持续增加

目前在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设备应用总量保持着不断增加的趋势,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在农业生产中其多数已采取机械化的耕种方法,并且在农产品收割中农业机械设备用量达到90%以上,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超过70%,并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1.2农业机械化服务效益持续增大

受我国人口基数的影响,在实际中人均耕地资源处于较少的状态,再加上受家庭承包制的影响,使得许多耕地处于分散状态,因此在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无法达到全面推行的目的。而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为了使农业生产效益可以达到最大化,农业机械跨区生产已经得到了良好的实行,农业机械的跨区生产有效地解决了家庭承包制在机械化发展上的弊端,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这也使农业机械化的服务效可以更好地在农业生产中体现出来。

1.3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我国近些年来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投入不断增大,而这也为相关的技术及装备的研究提供了更为良好的条件,而这也使许多农业机械设备其功能得到完善,相关的关键技术也渐成熟,技术水平的提高为农业机械化各项环节的展开创造了优秀的基础。

2.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

2.1农业机械化发展区域化

围绕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和各地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农业机械化发展将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结合资源分成和农业区域化、标准化、产业化、优质化发展要求,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化发展。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中城市郊区和有条件的农垦地区等,以高效、创汇的外向型和城郊型现代化农业为主线,重点发展种植、养殖等主要农产品生产、产后处理及加工、保鲜、储运机械化,为技术密集型、附加值高的农产品和出口产品提供服务;中部和东北粮食主产区巩固小麦基木实现机械化成果,突出发展农业产前、产后等生产环节的机械化,为大型商品粮、专用粮、饲料粮基地建设,为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及加快发展畜牧业和食品加工业提供服务;南方水稻主产区以水稻全程生产机械化为目标,以水稻机械化生产育秧示范为突破口,带动水稻机插秧,扩大机收,形成水稻种植、收获、产地烘干、加工“一条龙”机械化服务链,为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质量和效益提供服务;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积极发展牧草生产机械化、秸秆青贮加工机械化等,为发展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提供服务。发挥各地区农业机械化比较优势,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优势突出的发展格局,促进农业机械化健康、协调、持续发展。

2.2农业机械化的自动化发展趋势

在农业机械化过程中机械设备的自动化可以减少在农业生产中人工的参与,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劳动力的支出,还可以使生产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目前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其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得相关的智能技术及自动技术在农业机械化中得到了良好的推广,因此也使相关的技术、设备的研究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重要方向。在农业机械化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达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效果,现今我国农产品价格较高的原因是人力资源投入较大,机械成本低,如果农机实现了智能化或者自动化,农业生产率必然大幅提高。并且对于现代农业来说提高农产品品质也是其所需要注意的重点内容之一,农业机械化可以避免在农业生产中其产品出现品质不一的情况,借助自动化机械可以实现对农产品的高效管理、分类、加工、制造等要求,使农业生产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2.3农业机械的一体化发展趋势

农业机械的一体化主要是将多种功能集中于同一设备之上,以此来提高机械应用效率、降低机械应用成本。目前在农业生产中所应用的机械设备多数只具备单一的功能,如传统的打麦机只能单纯的将麦粒从麦秆上打掉;而现在的收割机却是直接将生长在地里小麦收割下来成为麦粒。农业机械走向一体化将会减少农业机械设备的种类与数量;同时也将会减少使用者购买设备的花费,即减少农民对农业的投资。

2.4强化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

推进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建立农机与农艺专家协同攻关的有效机制,制定适用于机械操作的作业标准和农艺规范。加大对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化技术与机具的研发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点研发水稻免耕栽培播种机械、超级稻栽插和收获机械、玉米收获机械、薯类收获机械、高效植保机械等;加强优势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努力实现油菜、棉花、甘蔗、花生等作物等关键技术装备的突破;积极开展机械化节本增效技术和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的研究,开发资源节约型的机械装备和应用技术,以及设施农业用小型农机具、畜牧业机械、多功能农业装备等,加快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

结论:通过上文分析可以对现今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了解,目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主要向着智能化、自动化、一体化方向发展,其可以使农业生产效率及质量得到极大的提升,这样也可以在农业生产中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必须要结合实际来不断的优化相关的技术,加强技术创新,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农业的完全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郭水全.浅谈未来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趋势[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3):132-132.

[2]汪奎.我国农机化现状及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趋势[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2).

[3]陆稳,庄怀宇,夏长坤.宿迁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新趋势、新问题、新措施[J].农技服务,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