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校正方法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8
/ 2

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校正方法的探讨

刘静

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300

【摘要】:目的 针对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校正方法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间接诊的60例体检人员血液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清溶血(观察组)和未溶血(对照组)检验,并对两组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各项检测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血会对各系生化检验指标产生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和提高操作人员操作技能和提升其责任感后,能够有效校正生化检验结果,提升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溶血;生化检验结果;校正方法

The influence of hemolysis on the accuracy of biochemical test results and the discussion of correction methods

[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effect of hemolysis on the accuracy of biochemical test results and the correction method.Methods the blood of 60 cases of physical examinees receiv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8 to July 2019 was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serum hemolysis (observation group) and non-hemolysis (control group) were tested, and the biochemical test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 all the index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hemolysis can affect the biochemical test indexes of each department. After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of operators' operation skills and responsibility, the biochemical test results can be effectively corrected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results can be improved.

【 key words 】 : hemolysis;Biochemical test results;Correction methods

溶血是生化检验中的常见现象,且难以避免。已有相关学者针对溶血现象在生化检验结果中的准确性进行了研究,但因不同的项目类型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本文结合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间接诊的60例体检人员血液作为研究材料,对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展开分析探讨,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间的60例体检人员血液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清溶血(观察组)和未溶血(对照组)检验,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1~51岁,平均(38.1±1.8)岁。所有对象的各项身体检查都在正常范围之内,而且研究征求了所有对象的同意。

1.2方法

采用的仪器有BC-1800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以及相关试剂等。在取血之前,保证所有对象在24小时内未进食高脂食物,且在清晨空腹时抽取静脉血,血液标本主要为黄疸、脂血和溶血。每份标本都放在两个真空的采血管中,即一个为溶血血清标本为观察组,一个未溶血血清标本为对照组。两组均用3000r/min离心成为不同浓度的溶血,之后检测各项生化指标。用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清发生溶血的标本中的Hb浓度,如果浓度检测一样,可以在离心后加以检测。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检测的各项生化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应用SPSS19.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并进行t检验。P<0.05时,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检验,发现观察组的总蛋白、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K+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但在Na+的指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血液标本的各项指标对比 (5ec1f3c712d83_html_d8047ff2c0d5ce1f.gif ±s)

项目 对照组 观察组

总蛋白 37.10±22.12 61.87±18.49

肌酸激酶 126.59±66.87 169.52±77.54

肌酸激酶同工酶 6.49±1.32 78.59±16.31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71.24±3.79 79.24±4.49

K+ 3.79±1.01 6.38±2.14

Na+ 142.19±5.58 124.87±5.48

3讨论

在临床检验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溶血现象,是现阶段血液生活检验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溶血现象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而主要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血红蛋白会影响和干扰蛋白质的分析,有些血液生化检验结果会因为大量Hb释放进入血浆中而被影响。第二,血红素颜色对比分析会给结果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干扰。第三,红细胞中的生化成分会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在实际检测中,还会出现一些导致溶血的因素:体检者在抽血时负压较大;抽血速度过快;没有彻底清洁储存血液的试管;血液在进入试管时,泡沫较多;过度晃动采集试管等。所以,溶血现象会引发血液标本发生异常改变,使最终的生化检验结果受到影响。

在本次研究中,对来本院健康体检的60例研究对象的血液标本进行了研究,将其血液标本分别放入了两个试剂中进行处理,即一个未采用溶血处理,为对照组,而一个采用溶血处理,为观察组。两组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总蛋白、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K+和Na+的指标,经对比检测分析,两组的指标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为红细胞中的生化成分浓度要比血浆的浓度高,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是该物质浓度的10倍,肌酸激酶该物质浓度的69倍,所以,溶血现象会提高有些生化成分浓度。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医疗技术也得到了较大改善,比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被广泛应用在临床实践中,通过样本空间、生化检验结果分析标准化等因素尽可能减少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不良影响,更好地校正溶血对生化检验指标的误差,从而提升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校正方法还包括提升医护人员的责任感以及专业素质,在对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送检过程中和分离检验等过程中,都严格按照规范程序进行,比如,在采购真空采血器时,应严格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保证产品的合格性;在各项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比如具备规范且熟练的操作技能;选用恰当型号的一次性采血针头;在采血的时候,应选择正确的采血部位,不要在血肿部位进行采血,并选用恰当的抗凝剂;抽血管拔出时,操作人员应紧贴试管壁,这样减缓血流的速度,从而避免出现大量泡沫;在操作离心机的时候,应按照规定严格控制离心机的速度。如果发现标本出现溶血,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综上所述,溶血会对生化检验结果造成一定影响和干扰,而为了减少溶血现象的发生,一方面需控制人为操作因素的影响,提升操作技能,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另一方面需利用血清Hb浓度校正生化检验指标,通过各项目回归方程对轻度和中度的溶血标本进行校正,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但如果是重度溶血标本,应重新采集标本,并利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数据参考。

参考文献

[1]赵峰,刘勇.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处理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7,2(11):181-181.

[2]刘婷,李晶,高峰.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探讨[J].大家健康,2017,11(1):79-79.

[3]高宝珍,李浩.临床生化检验项目中溶血现象对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2019(2):15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