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对不耐热高温、高热器械的灭菌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8
/ 2

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对不耐热高温、高热器械的灭菌效果分析

马兰 王益文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四川泸州 646000

【摘要】目的:探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对不耐高温、高热器械的灭菌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1月本院消毒供应室医护人员23例和器械27件医疗器械作为对象,医护人员采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观察并记录其灭菌效果以及对医护人员受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有器械受损5件,记录得到的灭菌有效率为86.00%(43/50),灭菌无效率为14.00%(7/ 50);对医护人员造成的不良情况发生率为5.0%;器械消毒使用时间为(60.34±5.78)分钟,灭菌后的有效时间为 (8.14±3.81)天。结论:将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用于不耐高温、高热器械的灭菌中,可以有效起到杀菌作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不耐高温;高热器械;灭菌效果

对于医疗器械灭菌的工作不容小视,若产生差错, 便会造成严重感染问题,一旦大范围发生传染将一发不可收拾[1]。因此,就要求工作人员做好器械灭菌工作,将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技术应用在不耐高温、高热器械的灭菌中是很有必要的, 其具有高效安全、无副作用等特点,但是,相关效果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对此进行研究[2],探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对不耐高温、高热器械的灭菌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1月本院消毒供应室医护人员23例和器械27件医疗器械作为对象。医护人员,年龄(22-37)岁,平均(25.83±2.76)岁;职称:护士23例,器械:电钻3件, 镜头10件,其他14件。

1.2 方法

器械灭菌具体处理:在使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进行灭菌时,需要先做好器械清洁 的有关工作,使用清水进行冲洗→去除污垢→使用超声 波机洗→酶液进行浸泡→漂洗→放入干燥机,擦拭干净后进行包装,将化学指示卡逐一重新贴在包装外,随之放入灭菌器中 进行灭菌消毒的处理,通常控制灭菌时长在1 h内,待结束后,把试管和指示卡片及时拿出来,认真对照颜色情况。 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指导工作:定期对常用腹腔器械名称进 行统一学习并详细了解其使用方法以及保存方法。使用前对水流和水温的观察,对菌机的工作状态情况进行确认。在进行灭菌时对腔镜的保护措施要做到位。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整理:对从各科室收回的相关器材,进行分类整理并分别放置,按照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流程,进行消毒、灭菌。注意细小部分不要刮蹭到,不可以对器械暴力拉扯整顿:定期进行大检查、清洁、以及相关用品更换等,对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调整。清扫:每天卫生扫除消毒供应室,以保证室内的干净度。清洁:每天对器械、室内进行消毒,防止细菌滋生以及不良传播,让病人用起来更放心。安全:积极观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遇问题时,早发现,早解决,早维修,及时发现及时改正,尽量避免发生问题。在处理较锋利的器械时,要戴好保护手套尽量避免受伤,同时注意镜面完好。

1.3 观察指标

灭菌效果:采用过氧 化氢等离子灭菌化学检测的指示卡,若 灭菌后的胶带颜色呈黄色,就将试管放进 灭菌舱,完成后拿出来进行进一步判断。试管放在在细菌培养箱中48 h,对试管变 化情况进行评估,灭菌效果有 效时就会呈现出紫色,无效时意味着灭菌效果未 达,就会呈现出黄色。记录在实验过程中为医护人员带来的不良影响。对腔镜消毒使用时间以及灭菌后维持的有效时间做好详细记录。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5ec2309b8aa7e_html_743b7257eca439e9.gif )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有器械受损5件,记录得到的灭菌有效率为86.00%(43/50),灭菌无效率为14.00%(7/ 50);对医护人员造成的不良情况发生率为5.0%;器械消毒使用时间为(60.34±5.78)分钟,灭菌后的有效时间为 (8.14±3.81)天。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医疗器械种类越来越多,随之即来的就是医疗器械安全问题,若消毒、灭菌不合格,便会造成很大影响。器械 多为高精密的光学仪器和电子设备,温度过热或过于潮湿都会被损坏,其有着严格的存放条件[3],器械本身结构较复杂,潜在的感染 风险就会增高,所以对灭菌的要求极为严格;而且价格昂贵,很少有备用器械[4]。所以,选择合适的高精密仪器的灭菌技术就尤为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腔镜器械的重复使用率,减轻了医护人员工作上的负 担,对于病人的手术安全以及医疗质量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本研究中,有器械受损5件,记录得到的灭菌有效率为86.00%(43/50),灭菌无效率为14.00%(7/ 50);对医护人员造成的不良情况发生率为5.0%;器械消毒使用时间为(60.34±5.78)分钟,灭菌后的有效时间为 (8.14±3.81)天。说明此方法具有安全且耗时短、经济环保、无副作用等特点,也是目前医疗中较常用且不可或缺的的 传统灭菌方法之一。过氧化氢,在临床上被称为双氧水,灭菌器配套使用的则为55%- 65%的 高浓度的过氧化氢。低温灭菌,在灭菌过程中对灭菌舱的工作温度要求极为严格,通常持温度为45-55°C,不得超过60°C

[5],其工作原理为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在恒定的温度、真空环境下,灭菌剂在布满到整个灭菌舱体环境以及菌物品的表面,气化过的氧化氢充分布满接触到灭菌器的内、外表,将等离子程序协同杀菌启动,便可达到最终灭菌水平。与此同时,等离子过程会对覆盖在器械、包装材料等表面上的剩余的过氧化氢有效解离,变成水和氧气进行排除掉。

综上所述,将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用于不耐高温、高热器械的灭菌中,可以有效起到杀菌作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李惠君. 等离子过氧化氢灭菌对医疗器械的灭菌效果分析[J]. 海峡药学2018,30(09),225-226.

张汉阳、欧阳雄、邓英钊等,凯斯普CASP-120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仪的常见故障维修[J],医疗装备2020,33(05),142-143.

王喆, 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和脉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对金属医疗器械的灭菌效果对比 [J] 中国医疗设备2019,34(S2),103-105,

周琛,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对腔镜器械的灭菌作用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35(26),76-77.

陈伟豪、罗定芳、谢伟柯、李彤等,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工作原理、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故障[J]. 医疗装备2019,32(13),133-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