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护理对肺结核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和护理质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8
/ 2

延续护理对肺结核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和护理质量分析

张瑜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七医院 116041

摘要】目的:延续护理对肺结核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和护理质量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4例肺结核患者,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期间配合护理方法分差异,将其分别归入到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2例。常规组以常规护理为主,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延续护理,比较分析不同护理方法应用下发挥的临床效用。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得到了显著的好转、患者的护理质量相对于常规组更佳,P<0.05。结论:在肺结核患者护理中实施延续护理,有助于患者肺功能指标以及护理质量全面改进,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延续护理;肺结核患者;肺功能指标;护理质量

肺结核属于临床慢性传染性疾病,主要临床症状体现为低热、盗汗、乏力等症状,相关资料显示,在患者实施治疗期间,配合有效的预后护理工作能够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为此,本研究通过对我院选取的32例肺结核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并与常规护理进行对比,以下就具体护理过程实施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以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4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期间配合护理方法分差异,将其分别归入到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2例。常规组的32例患者中,男女患者比例为17:15;年龄在51~72岁之间,均龄为(62.35±3.35);实验组的32例患者中,男女患者比例为19:13;年龄在53~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39±3.29)岁;患者组间并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护理方法

常规组以常规护理为主,对于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延续护理。

早期健康知识宣教:基于延续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在患者病情稳定出院时,要做好患者以及家属健康安全知识宣教工作,通过向患者发放健康安全知识宣教手册严格落实后期康复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提升患者以及家属对疾病的重视程度,基于该疾病具备的传染性,在后期康复期间加强患者日常生活管理,合理内的区分日用品,加强家属的防范意识,防止出现传染现象[1]

后期运动康复:注重患者的康复护理理念,在具体护理开展期间,进行缩唇呼吸训练,在平卧状态下半闭嘴型,保持吹口哨的形状用嘴呼气,每天2次,每次10分钟[2]。指导腹式呼吸,以平卧位为主,后仰头部,做好肢体放松,用力吸气隆起腹部,呼气时尽量缩回腹部,根据训练时间延长呼气时间,每天2次,每次15分钟。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要注重运动康复活动,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在实施护理期间指导患者进行床上翻身运动,并逐渐向床下活动进行引导。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在护理期间要指导患者进行一些有氧活动,例如常见的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运动训练,在具体训练期间要根据患者自身的耐受能力来调整运动量,保证运动康复的安全性[3]。结合患者康复情况定期开展随访工作,做好疾病的复查。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以及护理质量。

肺功能指标从肺功能指标从FEV1%(判定哮喘的重要指标)、FEV1 /FVC(用力肺活量)判定[4]

护理质量以SF-36为基准,对患者的生活精力、睡眠质量、躯体功能以及社会情感进行比较。

统计学方法

把肺结核患者的数据资料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患者的护理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护理质量用t检验,表示为(5ec2322600824_html_7e6a9e15730fd0c4.gif ),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肺功能指标得到了显著的好转,P<0.05,差异明显(见表一)。

表一: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5ec2322600824_html_7e6a9e15730fd0c4.gif

组别

例数

FEV1 %

FEV1 /FVC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常规组

32

1459.45±32.43

1552.56±31.20

58.35±5.41

63.27±3.24

实验组

32

1448.42±33.21

1664.54±31.26

58.45±6.35

68.39±3.22

T

1.3442

14.3554

0.0678

6.3405

P

0.1838

0.0000

0.9462

0.0000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

实验组患者护理质量相对于常规组更加稳定,护理效果更佳,差异明显,P<0.05(如表二所示)。

表二: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5ec2322600824_html_5d84c519fdd3673c.gif

组别

例数

生活精力

睡眠质量

躯体功能

社会情感

常规组

32

71.13±2.85

79.91±0.71

74.73±4.24

80.78±2.24

实验组

32

83.24±2.62

86.21±0.11

88.71±4.25

91.23±2.11

T

17.6955

49.6028

13.1731

19.2098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 讨论

肺结核属于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药物治疗的方式来控制疾病感染以及带来的死亡率,相关研究显示,在对肺结核患者实施治疗后,由于临床护理干预措施的缺陷,难以为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5]。为此,在本研究当中,通过对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予以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延续护理,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肺功能指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患者的护理质量更佳;P<0.05,护理价值显著。在具体护理应用过程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了患者的预后工作。注重患者以及家属的健康安全知识宣教,提升其对该疾病的认识程度,在后期康复期间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改进工作,协助患者尽早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做好疾病管控,为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

综上所述,对肺结核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护理,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林宏,李翠虹.早期介入康复治疗老年肺结核病的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05):6-8.

[2]王莹.早期康复护理对肺结核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7):32-33.

[3]宋美双.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伴肺结核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8):142-144.

[4]冯娟珍,刘乐.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在提高肺结核治疗效果中的作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2):119-120.

[5]宋敏,管鑫.呼吸护理小组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6):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