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病因是什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9
/ 1

黄疸病因是什么?

江鑫竹

四川省开江县人民医院 636250

黄疸在临床上是一种十分多发的症状,我们也可以称其体征是常见症状与体征,黄疸为什么会发生?其致病因素是什么?原因有很多,值得我们去研究,当前的研究表明,主要是因为当人体中的胆红素不能够正常代谢出来,进而导致血液中的胆红素升高,从而出现黄疸。临床症状主要是巩膜、黏膜以及其他组织呈现出黄色。而胆红素往往会和巩膜中弹性硬蛋白亲近,所以很多黄疸症患者都是因为巩膜出现黄色而引起重视,进而确诊。

一般而言,血清中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时,用肉眼不太能够看出黄疸时,这个时候我们称之为隐性黄疸;但是当血清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后,就成为了显性的黄疸,根据发病原因,我们可以将黄疸分为以下几类:

一、胆红素生成过多

主要是因为红血胞被大量的破坏,导致非结合的胆红素被大批运送到肝脏,然后肝脏就不得不承受较大的压力,需要不停地对非结合胆红素进行摄取,吸收,最终肝脏不堪重负,非结合胆红素不能被肝脏吸收,然后血液中的胆红素就会升高。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人体大量非正常的溶血从而引发了贫血,这时,肝细胞会处于一种缺氧的状态,这样一来,肝脏对非结合胆红素的摄取和吸收能力也会下降,从而引发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的现象。

二、肝细胞功能低下或有功能肝细胞量减少

这种情况主要是发生在一些晚期肝硬化以及急性肝炎和肝衰竭病例中,这些患者往往因为肝脏疾病导致肝酶功能下降,而在肝脏内另外一些还在发挥功能的肝细胞也在不断减少,肝脏基本上不能够摄取和吸收胆红素,使得血液中的胆红素非常高,进而引发了黄疸。

上述就是生理性黄疸的起因。病理性黄疸由各类疾病引起,成因复杂,具体在如下阐述。

5ec373297762b_html_654885b6b1928446.png

三、肝细胞破坏结合胆红素外溢

肝脏疾病患者,他们的肝细胞很多时候都已经出现了较大的损伤,甚至还有坏死的成分,这一部分受损伤的肝脏细胞不能够摄取以及吸收胆红素,导致了血液中胆红素浓度上升,同时,另一部分正常的肝细胞虽然可以继续维持着对胆红素的少量吸收,完成非结合胆红素的结合工作,从而形成结合性的胆红素,但是这其中的一些结合胆红素依旧不能够正常被排到毛细胆管中,反而是通过肝脏中已经坏死的部分进而流入到了人的血液和肝脏中的淋巴液中,最终又导致了血液中胆红素升高,另一方面也会使得病人转氨酶升高,引发黄疸。

四、肝内型胆汁郁积性黄疸

也有一部分肝炎病人,肝细胞不正常的膨胀甚至扭曲变形,或者是血栓在毛细胆管以及小胆管中形成,胆红素在经过这些管道时,不能够顺利“通行”,导致结合胆红素溢出来,流到肝脏淋巴中或者是血液中,也有患者是因为毛细胆管、小胆管的病变,在小胆管中形成了血栓,也导致胆红素不能顺利通过。

当然,还有很多病人是因为胆汁分泌障碍等诸多原因导致自身的胆汁的分泌量减少,以及毛细胆管的通透性增加、胆汁浓缩、淤滞而致流量减少,最终导致最终在胆管内形成胆栓。

五、大胆管的梗阻引起的黄疸

在肝脏内部或者是胆总管中,不管什么位置出现阻塞,胆汁都会郁结其中,无法流通,这就导致胆管的内压力升高,胆管向外膨胀扩展,压力一直升高,就会引发胆管破裂,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胆管中正在通行的胆红素不断向外溢出,流到人体的血液中,血液中的胆红素升高就引发了血栓。

六、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成因与成人生理黄疸成因类似,胎儿在腹中时,其肺部还没有完全张开,所以这个时候,胎儿是不能够依靠自身的肺部和空气直接来交换,。胎儿所需要的氧气主要是来自于母亲的血液,进一步再经过胎盘和脐带输送,所以很多时候,胎儿并没有十分充足的氧气,多数胎儿都是相对缺氧的,需要更多的红细胞输送和利用这些氧气。而神奇的大自然已经设计好这些红细胞脆性较大,容易破坏,寿命也较短,为出生时机体清除多余的红细胞做好了准备。

5ec373297762b_html_fc48e87582695847.jpg

当胎儿顺利分娩以后,他们的肺部就会自然张开,这时再进行氧气交换就十分顺畅了,氧气的交换增多,相应的,其他一些主要集中在脾脏部位的无用的红细胞就会被破坏,那么渗透在其中的黄色素也就是胆红素就会被不断的释放,主要是间接胆红素。其实和成人比较,刚降生的婴儿还是不能够顺利处理好胆红素,所以,胆红素堆积,就会出现黄疸的现象。当婴儿逐步的发育成熟起来,能够更好地处理这些多余的胆红素,相应的黄疸自然就会慢慢下去了,家长不必过分担心,这个过程中,对婴儿不会造成什么不可逆的损伤。当然,黄疸褪去的时间因人而异,家长不用因此过多担忧。

温馨提示:总而言之,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发现黄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临床症状或者是体征,黄疸本身不是一种疾病,所以当出现了黄疸,我们不是应该从黄疸入手进行治疗,而是应该追溯引起黄疸的各种原因,然后从病因入手,这样才能够准确的把握住治疗方向,早日恢复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