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检测,我应该相信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9
/ 1

病毒检测,我应该相信谁

罗雪

米易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攀枝花 6172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我国虽然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但放眼国际,国外的疫情仍然不容乐观,新发病例增长速度极快,各种各样的言论甚嚣尘上。其中西班牙媒体质疑我国生产的试剂检测盒检测精度不够的新闻沸沸扬扬。当然事实证明,这是西班牙媒体对我国形象的恶意抹黑,而且他们的检测人员对试剂盒的操作并不规范,导致检出率大幅降低。我们都知道病毒检测做不到百分之百准确的检出率,甚至有一些患者连续多次病毒检测结果为阴性,最后仍然被筛查出阳性结果而被确诊新冠肺炎。那么在病毒检测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相信谁?检测结果是否能让人信服呢?

病毒检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分离鉴定

病毒的分离鉴定是最经典的病毒检测方法。首先通过细胞培养的方式分离出来病毒,因为病毒需要寄生在细胞当中,所以需要将分离出来的病毒接种在细胞中进行培养,并观察细胞的变化,通过培养3代细胞观察是否有病变来明确是否存在病毒感染。这种检测病毒的方法虽然准确率高,但是操作上复杂,而且等待检测出结果的时间太长。等检测结果出来的时候,可能早已错失了最好的治疗时机。

二、免疫学检测

当病毒感染人体后,病毒被称作抗原,人体需要分泌一些物质来打败抗原,这些物质被称之为抗体,因此如果在体内能检测到目的病毒的相应抗体,就能确诊感染了该病毒,这种检测方法便是免疫学检测。比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中就明确了可以将血清中的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作为确诊的证据。其中IgM是最早出现的抗体,大多在感染病毒后几天后出现。而IgG虽然产生的晚,但是在体内存在的时间更长,而且浓度高容易被检出。总体来说免疫学检测的准确率是比较高的,而且检测需要的时间也更短。但是有一些早期感染的患者,抗体尚未出现或是抗体产生的量很小,检测结果容易出现假阴性,进而出现被检查者被漏诊的情况。

三、核酸检测

病毒具有其特殊的结构,主要由两部分构成——RNA和蛋白。RNA又叫做核糖核酸,是病毒的遗传物质。病毒通过RNA的复制来完成病毒核酸的扩增,病毒越多对人体的损伤程度越大。为了保护作为遗传物质的病毒RNA,病毒用蛋白组成的外壳将RNA包裹起来。而核酸检测的过程就是让RNA暴露出来,然后通过探针和引物来检测病毒的特定RNA序列。如果能识别出目标病毒的特定序列,便可以判定感染了该种类的病毒。我们国家颁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已经将核酸检测方法定位为诊断新型冠状病毒的金标准。因为核酸检测的阳性率较低,大约可以达到50%,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将核酸检测定位为诊断标准。

我们要知道的是,对于病毒检测来说经过几次检测才出现阳性检出结果,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因为很多感染者的患病前期,病毒分泌量很少,随着病情进展,体内的病毒量才会增多。而且一些无症状的感染者相较于有症状的感染者来说,病毒量也相对较低。核酸检测是依赖于病毒浓度的,在采集的标本病毒浓度不够的前提下,是无法检测出来病毒的核酸的。新冠肺炎留取的标本大多是通过采集咽拭子的方式。研究表明,咽拭子的检出率比气道深部痰和肺泡灌洗液的阳性检出率要低。因为很多患者的咽部病毒含量非常低,并不能满足检出的浓度。另外有些机构对于标本的保存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比如用了聚乙烯的保存管,这种材质的很容易吸附核酸。核酸被容器壁吸附后导致保存液中的核酸含量减低,进而造成假阴性的结果。因此核酸检测阳性可以确诊病毒感染,但检测阴性的结果并不能排除感染。相比于免疫学检测,核酸检测需要的时间较长。

综上所述,病毒检测的方法各有其优势和特点,只要是正规的试剂盒和检出方式都是可信的,但要结合需求选择合适的病毒检测方法。分离鉴定法准确率高,但是检测耗时长。免疫学检测的检测迅速,但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核酸检测需要时间略长,但是是病毒检测确诊的金标准,呼吸系统疾病可以通过留取深部痰液和肺泡灌洗液等标本来替代咽拭子标本提高检出率。但无论何种检测方式都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方式,比如肺CT、血常规等来综合诊断患者的病情才是最准确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