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文物保护及修复的相关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0
/ 2

新时期文物保护及修复的相关研究

米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古迹保护中心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由于文物保护与修复内容的特殊性,且拥有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形成一门独立的专业。但在文物保护与修复过程中仍存在“变旧”还是“变新”等问题的争议,所以在有关文物修复效果、对文物干预的程度、修复与保护的理念等方面,如何尊重前人为文物赋予的思想内涵、尊重文物承载的精神意义,需要研究者在文物保护与修复的技术上和思想上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内外兼收,使文物在被保护和修复的同时使其内在的文化意义最大化,从而推动文博事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文物保护;文物修复;文物

引言:

当前背景下,文物保护与修复为考古工作提供保障,同时也影响着考古发掘工作的进展。近几年文物保护与修复也因为《我在故宫修文物》等文博节目或纪录片的播出而进一步走近公众视野。关注文物保护与修复的相关信息不难发现,时有某地文物被过度修复的报道,因而引发一些争议,当前有关文物保护与修复度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1文物保护与修复措施的影响因素

现代的考古发掘更注重遗址、遗迹、遗物在发掘过程中及其后的保护,如实验室考古在海昏侯墓地的运用。而针对文物保护与修复的争议,主要在于是“变旧”还是“变新”的问题。文物修复后“太旧”,掩盖了文物本身的魅力,难以窥见文物的真实面貌,如青铜器除去铜锈后实则表面为金色,因而也不难理解古代为何有称青铜器为“吉金”一说;修复后“太新”,缺少文物原本应有的沧桑感和岁月的沉淀感,没有了历史的凝重和肃穆,同时抹去了“污迹”、划痕本身承载的历史信息。所以掌握保护和修复的尺度很有必要。不同价值、不同类型侧重的文物不应进行统一的规划,应当有不同的保护和修复方法。

1.1文物破损情况

文物修复应当明白,修复的过程也会带来文物信息的损失,如古人在使用这件器物时留下的痕迹,这些痕迹都是考古研究中对过去社会面貌进行了解的依据和参考。这样的运用尤其体现在对石器时代石器的微痕分析以及陶器、青铜器等的残留物分析上。当埋藏环境对有较高价值的文物造成的破坏性损伤如变形、破碎等,影响人们对文物的欣赏和价值认定时,应当采取措施进行修复。例如,殷墟博物馆内放置有一件变形的甗,有观展者对这件器物形态的讨论和疑惑。而像铜锈、文物失色等现象,并不会在本质上影响文物的研究和美学价值时,不应当采取“用力过猛”的修复手段,因为这些痕迹体现的是文物“经历”,是历史的印记。

1.2文物的价值侧重

文物的修复需要能体现文物本身的意义,如修复秦始皇陵封土西侧出土铜车马的碎片,可更好地了解铜车马的制作技术以及秦代的工艺水平,这样的技术了解也为修复其他文物提供经验和借鉴,同时有助于世人对秦始皇陵陪葬规模的认识。带有宗教意义(如潼南大佛寺的佛像),或者拥有地域文化特色或特殊价值意义的文物,更应当将恢复其本身的作用价值放在其作为面向社会的文物这一角色之前,在追求作品合乎其对应使用人群需求的基础之上,达成对公众需求的呼应。这也是对文物保护的基本目标中真实性原则的反映,修复不仅是尽最大可能的保护,更是在于恢复文物在原对应人群心中的状态。一味地追求新或者复古都是“一刀切”的标准,是片面的。

1.3文物类型

对于以大型青铜器为代表的形制较大的器物,则不应过度清理器表,以帮助随时通过器物表面的化学或者物理分析得到更多与器物出土背景相关的信息,同时为文物保留因历史而带来的神秘感[1]。面对文物的保护与修复与否并不能采用过于绝对的划分标准,仍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实际情况做出合理判断和科学规划。陶器、石器、玉器、漆器等质地的文物中,对于形制较小且具有代表性、研究意义、欣赏价值的器物,可以对器物表面进行较为精细的处理,以便更清楚地了解器物在纹饰、装饰、制作工艺等方面的信息。

2新时期文物保护与修复分析

2.1修复技术在进步

对于损毁严重、在修复上实在无迹可寻的文物,可以不对文物进行修补、拼接等工作,仅对现有部分进行保护处理,同时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以及快速成型技术对文物进行计算机上的模拟修复,针对不同意见可以形成多个修复版本提供参考,同时还可以在允许的情况下或在文物展览过程中向社会集思广益[2]。这样结合计算机的修复早有先例,如1992年西安黑河引水工程工地出土的吴虎鼎,该鼎有一腿断裂,口沿破裂且整体有变形。由于该鼎铭文很多(断裂部分也有铭文),且是西周纪年与王年推算的支点之一,因而修复意义较大,采用的方法便是三维计算机辅助建模(CAD),通过有限元进行力学分析,模拟修复过程。

2.2文物保护与修复的不同理念

2.2.1文物保护与修复理念

近年来,文物修复工作者在文物的修复理念和技术上也在不断学习西方先进之处。而关于文物的修复痕迹是否要体现的问题上,西方的观念较为倾向于修复后不做任何修饰,明显表现出器物的原貌以及修复的状况。是否体现修复或修饰痕迹应当取决于人们希望通过展出该文物而达成的目的。以后母戊鼎为例,其耳的修复是基于对完整方鼎欣赏的需要而进行的,虽然后母戊鼎有两个耳,但是二者在细节上仍有差别;故宫博物院中纺织品的展览,也是为了让世人更直观地了解明清时期皇家的生活起居,对于展出的纺织品,文物修复工作者都会定期进行修补、养护,这里的修补则追求的是与文物本身的协调一致

[3]。文物的保护与修复不仅是为了当代,也是为了后世人们能够有机会在未来以他们的视角看待同一件文物。所以当前的保护与修复需要在极大程度上减少对后世人们的价值判断的影响,要求保护和修复活动对文物本身的欣赏和研究产生尽量小的影响,这也就提出了“最小干预的度”这个概念,即最小干预的度是在不会对所修复的文物造成二次损伤的前提下,把文物修复尽量完整和完美。

2.2.2文物展览

首先,文物带给观展者的感受与其复制品完全不同,这样情感上的区别源于文物带给人们的庄重与威严感,还源于文物可以使人产生对历史无法替代的直接参与感,文物给观展者带来的体验是观展者对历史的见证。其次,不能因为文物修复和保护的难度和成本而因噎废食,放弃文物的展出,而在博物馆内过多采用复制品代替实物,或者用复制品代替关键的、有较高价值的但允许进行展出的文物;也不能因为对文物的过度保护而矫枉过正,通过减少对文物的使用而减小对文物的伤害[4]。最后,还存在一种修复方式,即展现文物本身较为严重的残缺,仅对细部进行修复,也就是体现文物的残缺美。典型的例子有卢浮宫镇馆三宝之一的《胜利女神像》、吴哥窟中的“断壁残垣”,亦有乾陵的翼马、罗丹的《巴尔扎克像》等。当修复从审美上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时,保留残缺的方法则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语:

总之,文物在本质上是与价值观相结合的产物,是与一定价值观相结合的实物遗存。要尊重前人为文物赋予的思想内涵,尊重文物承载的精神意义,也需要通过文物反映当前人们希望向公众传达的讯息。毕竟,文物作为博物馆的藏品内容之一,同时体现的是博物馆作为面向公众的教育机构所具有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饶媛兰.纸质文物保护修复的传统方式与现代技术[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3(10):39-41.

[2]张学慧.从文物保护修复理念看博物馆VR技术的应用前景[J].文物世界,2017(05):65-67.

[3]詹长法,徐琪歆.现代文物修复的思考——以千手观音造像保护修复为例[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6,1(04):54-62.

[4]王明明,王小蕊.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成果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03):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