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5
/ 2

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刘 鹏

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安全工作是任何一个行业生产活动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建筑行业中,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长、施工复杂性等特点导致安全工作尤为重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的安全,安全管理的好坏是建筑施工单位信誉与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是施工质量的最终体现。虽然目前社会各界对建筑施工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措施,但在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再加之施工人员的流动性较大、技术水平、素质参差不齐等特点,进一步加大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因此,需要对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不断的优化,进一步推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现状;安全管理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1有利于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将安全管理放在首要位置,严格落实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措施,所有施工人员均需要树立并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因此,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中,建筑企业需要加强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视,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推动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1.2建筑工程现场提供安全保障

在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为了追赶施工工期、获取更多经济效益,忽视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导致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频发,直接威胁着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影响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建筑企业需要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力度,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提供安全保障,确保施工现场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避免因施工安全问题造成经济损失。

2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2.1对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不全面

有关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法律法规都是为了约束各方主体在法律的框架内开展各自的生产活动,各项规章制度的健立健全能够很好地对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和施工作业流程等进行约束,保证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体系更加健全和完善,从而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与使用安全。但是,由于各个地区对建筑施工安全的管理标准有所差异,导致了不同的地区对建筑施工安全的管理有一定的缺失,而一些建筑企业对工程施工安全的管理也仅仅停留在整体框架之内,并没有全面的解析相关法律法规,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理解程度不够,实际的工程施工也不能对安全管理制度完美执行,不仅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对建筑业的整体发展也存在阻碍。

2.2安全施工意识不强

安全意识薄弱也是工程中常见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施工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没有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思想认识上也麻痹大意,再加之操作能力有限,难以满足现代建筑施工的要求。比如在脚手架工程中,架子工嫌麻烦不正确佩戴安全带;吊篮内作业时不系安全带或未将安全带锁扣正确挂在独立设置的安全绳上等,在未采取安全措施或安全措施未到位的情况下就违章施工,这都是工人安全意识不强的体现。

2.3安全管理不到位

施工单位为未认真履行法定职责,未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包代管,向施工项目部派驻不具备执业资格要求的管理人员;在施工前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应急救援预案或未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方案组织专家论证;未对特殊工种及分包单位的资质、人员进行审查,未对工人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安全技术交底;现场的安全检查、整改流于形式等都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3.4安全监管不到位

监理单位在建筑施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有效的监管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并未发挥自身的职责,对施工现场的监管大都只是表面功夫,未能及时的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改进,或者对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常常顾及建设、施工单位的意见、情绪,犹豫不决,不能快速下达“工程暂停令”和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交“监理报告”,任由事态发展从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施工单位对于监理所下达的整改通知并未重视,一些小毛病也为进行改正,而监理对施工单位的整改结果缺乏关注,导致一些安全隐患仍然存在。

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3.1加强安全基础管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做好控风险、除隐患、防事故的安全生产工作,关键在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重点在于加强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构建、落实从企业、项目、施工队伍班组到一线员工的全员安全生产职责,健全、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资金科学合理投入,强化应急救援工作,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督促落实好各项措施,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促使企业安全生产形势良性、向好发展。

3.2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提升企业安全监管水平

3.2.1理清管理与监管的职责

安全管理贯穿于企业整个活动集体中,安全管理是企业全员参与的一项重要管理内容,是需要各个业务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实现安全目标。安全监管人员是对整个企业履行监管职责,对企业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督促。

3.2.2加强安全监管队伍能力建设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监管人员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培训计划,及时安排参与培训和交流,提高安全监管能力。畅通安全生产监管人员职级晋升通道,充分调动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的业绩考核制度,对不能胜任及不能认真履行本岗位职责的安全生产监管人员,要及时调离监管岗位。

3.2.3强化安全监管效果

上级企业监管人员开展的专项检查或督查的核心应是对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进行监督,通过查看现场排查出的隐患,结合安全内页资料更深层次地反映出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存在的问题,能够切合实际地指导企业从安全管理体系的根源解决问题。同时,对于现场排查出的隐患,即时督促整改,并进行后期重复验证。

3.3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强化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安全应急管理是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出现问题时的应急机制,最大程度地降低和减少事故损失,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应在机构、资金、预案、演练、救援队伍等互相融合、共同提高的原则下,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完善应急管理机构,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救援水平;确保应急管理专项资金的投入,保证应急物资储备有效;结合本企业、项目生产实际,编制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及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预案培训,特别是一线员工的应急研判、处置能力的培训;应急队伍选择侧重于一线,定期邀请内部或外部专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指导训练;开展应急演练,结合实际情况侧重于一线需要,切实提高生产一线应急救援能力,并进行演练总结评估,进一步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3.4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

文化影响着思想,思想指导着行为,行为决定着习惯,良好的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内在动力。企业必须重视安全文化建设,确立安全理念体系、优化制度、加强安全文化宣传、促进安全文化落地,来提升安全能力、塑造安全行为、改善安全环境、营造安全氛围等,使员工的安全意识普遍具有对安全工作的职业认同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自主安全意识。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各界越来越注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建筑企业不仅要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施工人员安全,加大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力度,还应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优化安全监督管理方式,促进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武世伟.浅谈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J].四川水泥,2018(12):219-220.

[2]毛云山.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J].居舍,2018(32):112.

[3]邱继衡.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7):52.